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法律
- 简介:
- 法律是维护我们正当权利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 详细介绍:
- 法律意识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现行的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实的特殊组成部分。从内容上讲,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对各种法律以及主体法律行为的理解、感觉和评价;从形式上讲,法律意识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感觉、评价,以及关于法律的知识、愿望和情绪。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人们的一切法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意识支配下进行的,法的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无不渗透着法律意识,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知法、懂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那我们学校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如何?最近笔者在青岛农业大学开展了一场有关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态度有了初步了解,为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生,时间2010年11月24日至2010年11月30日。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派发200份问卷,共回收142份。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我们学校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如何?最近笔者在青岛农业大学开展了一场有关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态度有了初步了解,为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有利于初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态度,为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客观依据。结合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大环境,积极响应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的决策,从大学生开始知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另外我们的调查数据从青岛农业大学里获得,更准确,更真实。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此项调查报告,可以客观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状况。并可以以本文的数据和分析作为参考,让全社会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方向,有助于大学生知法懂法。
作品摘要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培养公民现代法律观念,推动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就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李显东.《劳动纠纷法律解决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汇》CJ[1995]309号第12条[Z]. [3] 丁曼丽 黄河.《劳动者权益保护彰显法律不足》[EB/OL]. [4] 左祥琦.《诠释劳动权益》[M].中同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67-89页. [5] 杨一青 林斯丰.“浅谈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保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0页. [6] 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第67页. [7] 陈月霄.关于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体系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4):60-63. [8] 王宝仁 张俊明.《捍卫你的劳动权益》[M].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3页. [9] 郭克利.“对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学杂志,2004年版:第24-26页. [10] 曹婷 李鸿建.“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7年,第2期:第33页.
调查方式
- 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派发200份问卷,共回收142份。随后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中国在法律类期刊在全世界来讲是个大国,有600多种。分三个类别,一个是法律文化生活类的,像法制新闻、法制文学,为法律生活类。这是一个消费型的,消费法律文化的刊物,这类刊物在中国比重比较大,大概有400多种,这是非常大类别的期刊。第二类期刊是部门实务为主,大概有100种,《公安大学学报》、《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监狱学刊》、《中国版权》、《中国公证》等,这些都是部门行业为主的期刊。第三类是以法学学术为主要的期刊,在我国大约有180多种。 目前我法学存在的问题。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中国法学研究都遇到了头号的问题,套用红色电影《南征北战》来讲,"不是兄弟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刊物的都想发好文章,但是问题是没有好文章可发?这是最大的问题。这是中国法学期刊所面临的最尴尬的形势,也是中国法学研究最令人担忧的一个事情。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学研究作品没有规范的标准,中国的法学家如果把汉语文本翻译成英语,一般的论文是进不了英语世界和德语世界的法学学术期刊的。我们做的评价体系不是按照英美和德语的评价体系来的。好的法学论文遵守了国际通用的主流法学学术的规范。这样才是是好论文。西方的规范更接近世界法学主流的规范。 很多刊物是不登载单纯研究国外的东西的,而有些刊物是专门做对国外研究的选题的。《政法论坛》还有一个例外。从法学学术期刊的品格和品位来分类,可以分三类。一类特别注重意识形态,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比如说,登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同志讲话、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的讲话,比如《中国法学》。如果你要发表什么讲话,最好在《中国法学》登。还有一个是研究和中国社会官方最密切最热的问题,这类刊物有,他不注重学术性而注重前沿性。《中国法学》在这方面是老大,写这方面的论文最好往《中国法学》投。还有一类刊物特别注重技术,我称之为"技术法学",以《法学研究》为代表。《法学研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它不登宏大叙述的论文,它不太重视理论和思想,它注重技术。你把一个东西做得很精细,这符合《法学研究》的风格。当然美国的学者、行业对《法学研究》提出了批评。哈佛大学教授过来讲座的时候,说哈佛大学法学院只收了中国三家期刊,一家是《法学研究》,一家是《中国法学》,另一家是《政法论坛》。而按照哈佛大学的教授评论,美国人更喜欢《政法论坛》这样的风格。《法学研究》很精细,但是眼界太窄,不注重理论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