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西部志愿者选择动机及生存现状对其择业方向的影响探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使用《情感平衡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重点对146名志愿者的生存现状展开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3名志愿者的访谈,调查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今后就业方向的影响,且基于调查结果为西部计划提出有意义的可行性建议。调查结果显示,与常模相比,西部志愿者调查样本的情感平衡均分显著低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均分及总体幸福感均分显著高于常模。
- 详细介绍:
- 一、调查结果:(一)西部志愿者的生存现状: 1.被试样本总体情况 问卷调查得出本次西部计划志愿者调查样本的情感平衡均分(平均分4.25,标准差1.57)显著低于常模(平均分6.7,T=-18.771,P=0.000<0.01),情感平衡度较差,且来自城镇的志愿者的情感平衡均分(平均分4.64,标准差1.67)显著高于来自乡村(平均分4.07,标准差1.50)的志愿者(T=2.057,P=0.041<0.05)。社会支持水平均分(平均分37.82,标准差6.93)显著高于常模(平均分34.56,标准差3.73,T=5.688,P=0.000<0.01),有更多的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调查的结果(男生平均分110.56,标准差12.36;女生平均分110.4,标准差11.23)显著高于常模(男生平均分75,女生平均分71,t=25.887,P=0.000<0.01;t=28.275,P=0.000<0.01),有更好的总体幸福感。 2.志愿者日常生活条件差异比例 西部志愿者的生活条件存在差异,统计得出日常生活条件差、一般、好的西部志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2%、35%,33%,经访谈得知,在城市服务的志愿者生活条件明显优于农村。 3.西部志愿者的情感状态 经访谈资料统计得出西部志愿者选择自我情感状态的形容词所占比例为(含多选):奉献(38.24%)、激情洋溢(29.41%)、感恩(20.59%)、没意义(2.94%)、无所谓(8.82%)、迷茫(17.65%)、无助(5.88%)、困惑(11.76%)。志愿者中抱有积极情感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消极情绪。但是,在访谈中仍有接近半数的人都选择了某些消极词汇以形容其情感状态,也有人表示在志愿服务初期带着奉献的心情激情澎湃,而后在现实困难中滋生出诸如孤独、寂寞、压抑等消极情感。 4.西部志愿者的家人、朋友和同学支持度比例 志愿者的支持大多来源于父母亲人和朋友、同学。其家人的支持比例(85%)远大于反对比例(15%),且家人非常支持的比例(41%)最高。朋友、同学的支持比例(62%)略大于反对比例(38%),但其较反对的比例(29%)大于比较支持(24%)、非常支持(24%)的比例。可见,志愿者得到家人的支持远高于朋友、同学,而其朋友、同学较反对的比例较大。 (二)志愿者对“西部计划”的评价与建议 志愿者在访谈中对“西部计划”的评价比例最高的是基层锻炼(44.12%),他们认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学到有益知识,并让自身在基层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社会重视不够(23.53%)、补贴不足(23.53%),服务期满就业(35.29%)、希望留岗就业(14.71%)和政策落实(35.29%)等问题,是部分志愿者对“西部计划”的整体评价,并期望这些问题能实际解决,从而强化这种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二、对策与建议: (一)西部志愿者维权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访谈调查得出23.53%的志愿者反映待遇低、补贴少,故建议设立西部计划志愿者专门管理机构,真正的为志愿者服务,并建立监察举报机制,维护志愿者利益,提高其幸福感和情感平衡。也可通过考察志愿者工作绩效,调整待遇水平。第二,为志愿者提供五险保障和工龄证明,建立与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可靠的和长远的发展保障。 (二)西部志愿者服务期满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第一,设立就业创业平台,推荐就业,提供创业培训。第二,服务单位应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具体工作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第三,将志愿者的专业与服务单位的需要相匹配,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三)关注西部志愿者心理健康的建议: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制,进行心理疏导培训,使志愿者减轻心理负担,更好的融入服务地的生活和工作中,关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爱护、关心志愿者,维护志愿者激情洋溢的服务奉献精神。 (四)关于“西部计划”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将志愿更多的安排到基层支教,而不是乡镇机关的闲职,更好的实现志愿者的自身价值。第二,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壮大志愿者队伍,并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机制,增强其相互依存性和安全感。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本调查致力于通过研究志愿者的生存现状,选择动机及其对择业意向的影响,发现西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促进西部计划的长远发展。 基本思路:本调查通过《情感平衡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46名西部志愿者进行生存现状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辅以非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调查,补充丰富调查资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样本选择:被试样本达到179人,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的被试有146人,访谈法33人,具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方法:采用标准的心理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信效度高。且以非结构式个别访谈法调查,更有利于志愿者对问题的阐述和发现问题。调查方法上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研究内容: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选择动机、生存现状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具有开创性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研究以心理学专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为西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现状提供资料支持。且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更有利于倾听志愿者内心的声音和诉求,从而切实反应其志愿服务期间遇到的困难。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调查西部志愿者选择志愿服务的真实动机、生存现状及其对择业方向的影响,在调查结果与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计划政策、志愿者维权、高校、政府及志愿者个人就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实践意义。
作品摘要
- 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本调查试图了解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今后就业方向的影响,并基于调查结果为西部计划提出有意义的可行性建议。方法:本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非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使用《情感平衡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重点对146名志愿者的生存现状展开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3名志愿者的访谈获得有关其参加西部计划的选择动机和服务期满后的择业方向的情况。结果:与常模相比,西部计划志愿者调查样本的情感平衡均分显著低于常模,来自城镇的志愿者的情感平衡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志愿者,有更好的情感平衡度。西部志愿者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常模,来自乡村的志愿者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志愿者;非独生子女的志愿者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调查样本的社会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常模,家庭经济状况贫困的志愿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志愿者,其他家庭经济状况间不存在差异。结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生存现状和选择动机对其择业方向有很大影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4月21日于乐山师范学院篮球馆举办的2011年乐山师范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DIENER E,BISWAS-Diener R.New direction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research:the cutting edge[J].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27:21-33. [2].Lackne & Coldenberg S.The Contingency of Social Sup-port[J].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994,4(2):224-243. [3]徐坤英.西部志愿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5): [4]旺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79-80. [5]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56-57. [6]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46-348. [7]吴晶晶.西部志愿者遭遇尴尬[N].西部时报,2005-07-02(2). [8]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2):40-42.
调查方式
- 以县为单位组成35个小组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从心理学及社会学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通过QQ在线调查,对146位志愿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且对33名志愿者进行非结构式个别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已往研究方法主要为小样本个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采访报道法,且多为小样本调查,存在调查方法单一、样本代表性不足、研究内容不系统等问题。如:薛立明(2003)主要针对朱立波、马妍、张学坤三名志愿者进行个案访谈。2.已有研究着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但自编问卷存在信效度不高的问题,故此研究有采用专业量表调查及编制有效的西部志愿者量表开展调研的发展趋势。如:李听怡(2009)对30名志愿者进行了自编封闭式问卷调查。徐坤英(2008)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对135名志愿者进行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得出,与常模相比,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西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有关,志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较更差,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3.吴晶晶(2005)、王珊珊(2007)等人对西部志愿者所遇的困惑、困难和就业问题进行采访报道,研究得出,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却面临种种就业的困难,就业政策不完善,意向基层政府的态度并不甚积极,相关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致使一些志愿者心理开始不平衡,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关于西部计划的已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1)在校大学生对西部计划的态度研究,如刘茜、王颖(2008)采用自编问卷对250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对西部计划支持程度和成为志愿者可能性的调查。(2)西部计划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如白鑫刚(2007)(3)西部计划实施效果的思考和分析研究,如狄伟峰(2009)的西部计划情况的研究和思考。(4)西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对策研究,主要涉及服务期满志愿者的长效就业机制的探索,如陈汉强(2009)的关于长效就业机制探析、孟芳兵(2010)的关于服务期满就业对策研究、和盛洁(2009)的推动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的思考。其次,还涉及王锃、杨凤勇、张波(2004),吴薇、刘继亮(2008),等人对项目办的建议、对服务单位的建议、对高校的建议、对志愿者本身的建议等研究。 总之,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志愿者参加西部计划的原因、生活工作情况及在服务期间遇到的问题展开的。如朱同庆(2010)、 狄伟峰 (2009)等人的研究,并基于其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