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大学生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为此必须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详细介绍: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原始数据的采集,通过对相关数据地整理,最终了解了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现状,分析了内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指导作用的大小;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普遍重视等等结论;随后从自身、环境、制度设计以及学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改进措施,使得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让大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作品图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激发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唤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同时为高校的相关工作出谋划策,以帮助大学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祖国发展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主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辅以相关文件、报刊、杂志、网络资料的查询进行数据采集,而后通过专业分析软件的辅助分析得到统计数据,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原因,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此作品首先选题瞄准了当代大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而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次,样本地区分布广泛、样本量充足,无重复样本,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最后,我们遵循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先找出问题,然后分析具体原因,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科学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结论的科学性,建议的有效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首先对于正处在迷茫中的大学生指明了道路,指出应该及时进行自我认识找出适合自身的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通过此项研究,引起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最后,作品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建议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进行相应的改革。

作品摘要

当今社会外部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充满着各种诱惑,面对种种诱惑,大学生们往往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面对这样内外交困的状况,我们唯有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如今的我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究竟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我们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我们的规划来源于哪里,规划曾经是否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按照规划执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我们的帮助究竟有多大,我们的教育部门、高校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大学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顺利执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研究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于2011年获得校级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张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0)   [2] 刘永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2007,(04) [3] 陈亮.大学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研究[J].湖南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4] 刘善球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5] 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 匕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6]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7]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设计方案及调查报告.安徽师范大学海星调查研究社,2009. [8]简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来源:光明日报 2010年03月26日 [9]曹金华,曹爱华.萨柏的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江苏高教,2006 [10]吴克明,孙百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的经济学分析[?],教育与经济,2005(4) [11]王本贤.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教育与职业,2003(11). [12]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 [13]王存象.邵强.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科学之友,2005(6). [14]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15]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16]刘恩良.塑造自我[M].香港: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 [17]孙天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调查方式

问卷、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文件、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 1909年,帕森斯撰写了《选择职业》,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20世纪60年代至今,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继续得到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为霍兰德的类型论与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论。霍兰德把人和环境区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以及传统型六大类型。 国内:191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专门刊出《职业指导》专号,进行宣传和推介。此后,在二、三十年代,一系列有关职业指导的著作不断出版。早在1923年,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不久,邹恩润就编译了《职业指导》一书。其后,喻鉴清和陈重寅的《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江恒源的《如何办理职业指导》,何清儒的《职业指导学》,潘文安的《职业指导》,等等,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家就业政策也逐步向“自主择业”的方向演变,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1996年出版的朱启臻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等。改革开放以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论著的相继出版,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通过对于网络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关键字的搜索,我们发现:国内外对于同样类型题目的调查研究比较简略;他们往往针对于更广大的群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并非把研究的群体锁定在大学生上,不太符合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实际。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