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的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
小类:
社会
简介:
攻击行为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也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行为。长期以来,人类的攻击及其控制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是目前对外显攻击中的关系攻击、内隐攻击的研究尚未成熟。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大学生的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详细介绍: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师范大学1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Arnold H.Buss&Mark 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简称AQ)和Loudin等编制、梁凤华修订的《关系攻击行为量表》,研究被试外显攻击,对外显攻击的性别差异、类型差异结果进行验证;采用偏好测验,使用攻击词与中性词为实验材料,用信号检测论方法处理,研究被试的内隐攻击及其内隐攻击表现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及其类型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之间的关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攻击与暴力问题日趋严重,攻击成为“全世界一个主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对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关系的探讨也有利于减少攻击行为、预防和控制暴力犯罪,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外,目前涉及内隐攻击的研究中,大多是整体考察内隐攻击,并没有对内隐攻击进行分类研究,并未系统地考察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对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1)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以往研究多单独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或内隐攻击进行了考察,但是对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之间的关系则缺乏相对系统的探讨。本文探讨了外显攻击和外显攻击的性别差异及两者间关系。(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的量表来评定各个年龄段被试的关系攻击,本文尝试使用偏好测验对被试的关系攻击进行测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学者的极大重视。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近一二十年来,攻击成为“全世界一个主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关注国内,从前几年的马家爵事件到现在校园暴力事件,校园内的攻击行为比比皆是。因此,对攻击行为的探讨利于减少攻击行为、预防和控制暴力犯罪,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具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品摘要

采用问卷法和偏好测验,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外显攻击与内隐攻击的性别差异、攻击类型差异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外显攻击上,男性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性,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个体言语攻击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之间差异不显著。(2)在内隐攻击任务上,相对于攻击词,被试更加偏好中性词,说明人们除非万不得已,不愿卷入或扮演攻击者的角色。(3)在内隐攻击上,性别差异不显著,攻击类型差异不显著。(4)大学生的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综合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性别差异、攻击类型差异、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是两个独立的心理结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Crick, N.R., & Grotpeter, J.K.(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 Child Development. 66,710-722. 2Crick, N.R., Jamie ,M., Ostrov, Jean, E., Burr, Crystal Cullerton-Sen,Elizabeth Jansen-Yeh, Peter Ralston.(2006) .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lation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in preschool.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27, 254–268. 3Shium Andrew Chen,杨治良.(1996)“攻击性”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 2),75−79. 4戴春林, 杨治良, 吴明证. (2005). 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28(1),96-98. 5叶茂林. (2001). 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24(4) , 418-421 6Murray-Close, D. & Ostrov, J.M. (2009) .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orms and functio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3, 828–842. 等

调查方式

调查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走访、问卷、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书报刊物、统计图表、实验调查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Greenwald 和Banaji等研究者将社会认知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后,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S.A.Chen、杨治良(1996)率先借鉴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结果发现攻击具有内隐性。随后,研究者开始利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研究内隐攻击,证明了人类内隐攻击的存在,并发现当不考虑攻击的不同类型时,整体内隐攻击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内隐攻击不同类型间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少,结论也不一致。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2006)发现在内隐身体攻击和内隐言语攻击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徐德淼(2007)发现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 对比内隐攻击,有关外显攻击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多。目前,一致认为男性外显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研究一致发现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对于言语攻击而言,尽管有个别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言语攻击,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事实正好相反。考察成人关系攻击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均是以儿童为被试。对于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有些研究认为女孩的关系攻击多于男孩,但也有研究表明女孩并不比男孩有更多的关系攻击。近来又有研究者指出,不同文化中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表现不同。 就外显攻击而言,在某一横断年龄上攻击的类型差异尚不明确,而且已有研究也较少关注这一问题。张文新等曾采用追踪观察的方法测量3-4岁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现3-4岁的儿童最普遍的攻击类型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发生频率较低。但是目前对于成年期攻击的类型差异尚不知晓。在内隐攻击上,目前只有一项研究考察了攻击的类型差异,研究以初一学生为被试,发现青少年的内隐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内隐言语攻击(朱婵媚等,2006),并未考察内隐关系攻击与二者之间的差异。 以往研究多单独对外显攻击或内隐攻击进行了考察,对内隐攻击与外显攻击之间的关系探讨较少。张东宁(2005)、戴春林、吴明证等(2006)两研究均是对整体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考察,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攻击类型之间内隐、外显的关系。徐德淼(2007)运用IAT测验对内隐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相关不显著,但同时也指出在内隐攻击、外显攻击不同类型(身体/语言攻击)上存在相同的性别差异,可能暗示内隐外显存在某种联系,这种推测是否成立呢? 目前尚不知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