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文围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四大方面: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人格,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肯定我省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因素,以此来发现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高低的因素条件,并通过进一步统计研究针对目前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所折射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进而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详细介绍:
调研报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项目简介,介绍了本次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的目的,概况和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综合考虑了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和年级等方面因素,开展问卷调查; 第二部分为调查结果及分析,即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其中既包含问卷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又包含了问卷主体部分的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实证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Matlab软件、EXCEL等针对问卷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量化分析,对不同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汇总,同时通过采用模糊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对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出相关结论。该部分同时也是本次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中我们首先从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四个角度出发借助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进而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间的创新素质进行了比较,最后再度结合调查中涉及的五个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因素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科学、可靠的分析; 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针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所提出了建议及意见,建议及意见既有基于数据的理性分析,同时也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对省内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进行多视角分析: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各种因素进而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本文并通过调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以第一手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剖析高校、大学生在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主体作用和努力方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通过均布抽样对浙江省内7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充分并真实。文章只选取在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直接反映问题。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采取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的权重集,实现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判,所得结论科学真实。文章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为相关建议找到了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为目前我省高校的创新教育与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相关的对策建议也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让大学生更加适应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品根据当前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该建议不受地域限制,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为高校更理性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相关依据,科学地提出了作为引导、教育、管理青年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优势和举措。

作品摘要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素质教育是形势赋予高校的时代命题。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四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对浙江省7所高校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别一般调查报告简单的统计分析手段以及最后的定性评价,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价。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的大学生在创新素质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大学学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作用,进而从高校及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刘伟伟.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就与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2] 孙波,杨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3] 李林.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 2000(5). [4] 张修志 周 霞.基于创新素质体系的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6). [5] 王桂娥.对创新思维的深层文化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 廖晓科,张一斌 王伟平.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应形成固有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7] 段步玉.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 [8] 廖湘蓉,杨志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0(5). [9]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创新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 [10] 张金华.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内涵 国内学者对创新素质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 1、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素质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2、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素质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3、从创新素质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 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素质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认为影响创新素质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理念观念的束缚,早在2001年刘树仁便针对目前高校教育理念僵化的问题提了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彭旭、胡弼成等曾提出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极其巨大,不可忽视。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等提出高校创新素质培养的阻抗因素,主要来自已有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文化上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2、 教学手段单一,岳晓东、辛雅丽等都曾经指出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等问题。3、教学技术落后,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潘建广、何彗星、蔡卡宁等都曾提出: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培养方式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的建议主要有如下几点:1、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2、不断探索新的创新素质培养模式;3、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4、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其中,在各方学者的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胡弼成提出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解读、影响因素分析及方式方法都做了研究与探讨,但很少部分的研究能建立在对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调查下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的,并且这部分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初始阶段,已与现阶段状况有所脱节。本作品以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对三个客观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同时给出了五个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