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为了更好的扩大静脉穿刺输液手臂的自由程度,克服目前手部托垫的不足性。本实用新型提供手部稳固托垫功能,该托垫使手臂与手掌部保持直线一体化,不会因为手部弯曲而造成滚针,不仅可以扩大手臂活动范围,而且可以降低二次静脉穿刺的风险,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详细介绍:
发明目的与思路: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在直板托垫上,添加了左右两条绑带,绑带具有固定手臂部的作用,将输液手臂部与手部有效固定,形成直线一体化,减轻了手腕部的压力。防止针头由于手臂和手的乱动而从静脉中滑出,增大了输液手臂的活动范围,有效降低了二次静脉穿刺的疼痛与风险。 技术关键与技术指标: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其特征是:左右绑带连接长方形的稳固托垫,稳固托垫与左右绑带采用软连接。左右绑带的两侧和中部都采用一体的不锈钢材料制作,长方形托垫与手臂接触部分可采用棉填充物与合金材料制作,左右绑带的沾粘带采用帆布,沾粘技术采用刺带与粘带。 对于静脉穿刺保护手部及扩大手臂部位活动范围的有效工具。能够使手部与手臂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让手臂在静脉穿刺输液的同时活动范围加大,也保证了输液患者由于手部不稳定而带来的不便与其他风险。

作品图片

  •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 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发明目的与思路: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在直板托垫上,添加了左右两条绑带,绑带具有固定手臂部的作用,将输液手臂部与手部有效固定,形成直线一体化,减轻了手腕部的压力。防止针头由于手臂和手的乱动而从静脉中滑出,增大了输液手臂的活动范围,有效降低了二次静脉穿刺的疼痛与风险。 技术关键与技术指标:静脉穿刺手部稳固托垫,其特征是:左右绑带连接长方形的稳固托垫,稳固托垫与左右绑带采用软连接。左右绑带的两侧和中部都采用一体的不锈钢材料制作,长方形托垫与手臂接触部分可采用棉填充物与合金材料制作,左右绑带的沾粘带采用帆布,沾粘技术采用刺带与粘带。 对于静脉穿刺保护手部及扩大手臂部位活动范围的有效工具。能够使手部与手臂固定在同一直线上。让手臂在静脉穿刺输液的同时活动范围加大,也保证了输液患者由于手部不稳定而带来的不便与其他风险。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先进性说明:目前国内还没有特别针对儿童和大人静脉穿刺输液时使用的手部稳固托垫。大多相仿的托垫都是由医护人员自己动手制作,没有统一标准,实用性与稳固效果不好。众所周知的输液过程手部不能够乱动,容易造成针头从静脉血管中滑出的现象,即我们所说的滚针。如果是血管细小的孩子或者是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以及对静脉穿刺恐惧的人群(其中包括过敏,晕血,晕针等)。在输液时由于手部乱动而造成滚针,需要重新进行静脉穿刺,从而带来不便和额外的疼痛。本托垫的创新性可以有效保证以上人群手部输液时的前半臂摇摆不脱针。加强了病人输液时手臂部分的自由程度。降低了病人进行二次静脉穿刺的风险。 发明内容:为了更好的扩大静脉穿刺输液手臂的自由程度,克服目前手部托垫的不足性。本实用新型提供手部稳固托垫功能,该托垫使手臂与手掌部保持直线一体化,不会因为手部弯曲而造成滚针,不仅可以扩大手臂活动范围,而且可以降低二次静脉穿刺的风险,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于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作品于2011年3月正式公告。

作品所处阶段

发明专利公告

技术转让方式

一次性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手工模型与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设计是:采用在以直板为主的托垫两旁添加左右两条绑带,左右绑带采用沾粘带设计,左右绑带起到的效果是进行手部固定,绑带的下部分采用的是不锈钢硬质材料,使手部与绑带接触时可以固定绑带自身的位置,从而起到固定手臂与手掌部在一条直线上。当病人或患者进行输液时,输液手臂活动不自如,因为手腕部分失去活动机会,下方又没有依托保护,所以人们感觉输液手臂劳累及手臂活动空间降低。为防止针头脱落,造成手掌与手臂都失去了灵活性。但是当人手臂与手掌部固定成为直线一体化时,手腕下方有了依托。人输液的手臂部活动的可能性加大,相对于没有使用手部托垫的人来说,活动的可能性增大了很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医学器材统计信息》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 田凤娥 《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研究进展》谭耀坤 《浅析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董淑惠 《静脉穿刺体会》李卓玛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