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贫困问题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小类:
经济
简介:
通过感性认识发现,关注成都市存在的贫困群体,通过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子女教育、心理感受、社会诉求,并发掘其贫困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根据森的贫困能力范式,探究城市贫困产生的根源,发现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贫困的必要性和复杂性。通过研究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及根源,提出将“还权”与“赋能”两方面政策以及对社会综合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为缓解城市贫困提供有效机制。
详细介绍:
贫困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贫困是一个绝对概念,它是社会中一部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的集中表现,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而普遍存在。贫困更是一个相对概念,儒家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即是说明“均”与“安”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相对贫困是在人类存在分工制度之后而产生的。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城乡之间与城市内部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到我国农村的长期支持,加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城市建设取得了惊人成就,但城市内部关系却显现出了多样性特征。到90年代中后期,城市内部贫富差距随经济高速增长而扩大,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贫困居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却无法与别人一起享受发展的成果。他们在经济上贫困,没有土地,甚至没有房产;他们在社会资源方面贫困,自身和子女大多都得不到优质的教育;他们在政治上贫困,他们生活得不到保障,苦衷无处诉求;他们在精神上贫困,成天为生计而忙碌奔波,被社会磨平了棱角…… 本文通过感性认识发现,关注成都市存在的贫困群体,通过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子女教育、心理感受、社会诉求,并发掘其贫困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根据森的贫困能力范式,探究城市贫困产生的根源,发现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贫困的必要性和复杂性。通过研究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及根源,提出将“还权”与“赋能”两方面政策以及对社会综合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为缓解城市贫困提供有效机制。

作品图片

  •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贫困问题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唤起人们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揭示城市贫困人口的严酷的生存现状,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城市反贫困措施。 思路:感性认识→深入调查→理论升华→概括结论→提出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选取成都市贫困典型区域进行调研,采用对贫困群众进行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相结合,对社会大众进行抽样调查的调研方法,为本篇调研报告取得了一手数据。 ·前瞻性:城市贫困由来已久却并未像“三农问题”那样得到充分关注,城市贫困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以激烈的方式发泄出来。 ·前沿理论:一是运用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二是通过借鉴国际反贫困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供反贫困措施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唤起人们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揭示城市贫困人口的严酷的生存现状:社会权利、可行能力全方位被剥夺,探讨由城市贫困问题一直未得到重视,且城市化与城市贫困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生贫困群体,以及所产生的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结合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长期应对城市贫困的发展,呼吁政府和社会对城市贫困群体给予更多关注,还民以权,赋民以能,充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以及整个社会的流动性。

作品摘要

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但矛盾真正日益凸显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市场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贫穷对于农民来说尚有一份土地,但对于城市贫民来说往往处于赤贫状态,表现为社会权利和可行能力的严重被剥夺。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反城市贫困理论,对城市贫困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理论探讨,发掘城市贫困现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成都为例,对成都市成华区、武侯区政府以及多个街道和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作为理论与现实支撑,揭示出我国目前城市贫民经济严重匮乏,社会参与度极其低下,子女教育整体处于落后并有可能延续贫困的生活现状。 最后指出城市反贫困工作势在必行,并提出“还权”与“赋能”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尝试构建起以扶贫政策性银行提供小额贷款为中心的组织模型,为缓解城市贫困提供有效机制,呼吁政府与社会共同关注城市贫困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4月,获得“挑战杯”四川大学2011年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阿玛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联合国人居署,于静等译《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何深静等,《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 》[J],地理学报,2010(12) 6.迈克•戴维斯著,潘纯林译,《布满贫民窟的星球》[M],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7.李晓红,《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0(4) 8.杜晓山、刘文璞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0—61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图片、照片、文件等。采用对贫困群众进行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相结合,对社会大众进行抽样调查的调研方法,为本篇调研报告取得了一手数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贫困文化范式:20世纪60年代刘易斯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地调研提出了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由于社会中穷人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相对隔离,因而产生出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脱离的贫困亚文化。贫困文化是传统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文化。贫困文化一旦产生,其实践者就会在家庭结构、人际关系、消费习惯、价值体系和时间观念上展现出惊人的相似。 2. 贫困循环与传递范式:D.P.莫伊尼汉模式认为,首先,生活于贫困境况的人们,从小受到贫困文化的熏陶,他们缺少向上动力,环境使他们难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其次,低成就动机导致低社会流动,受教育机会少,层次较低,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上竞争力薄弱;再次,低教育水平,较弱的竞争力导致他们只能进入低收入职业,处于低的社会地位上;最后,低收入职业和第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加贫困。 3.贫困处境范:认为贫困的责任在于穷人自身,是他们的精神、观念、知识使他们陷入贫困。贫困处境认为穷人和夫人在内在处境没有重大差别,关键在于外在处境的不同,并且将贫困文化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贫困的状况,如失业、低教育、无技术等总体情况;(2)贫困的行为模式,如自暴自弃等;(3)贫困的价值观念,如社会倾向等。其中,第一方面决定了后两方面,因此反贫困就是要改变穷人的处境,改变他们的经济条件。条件改善了,其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也就自然发生了变化。 4. 詹姆•肯凯德:贫困不仅指收入分配的最低档率,而且指一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低下,贫困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无权利状况,即在面临来自社会有权势的集团压力时,无力控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 5.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以收入低下衡量的贫困是工具性的贫困,贫困还包括能力贫困和社会排斥,知识贫困,如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获取、吸收及交流知识能力的缺乏和途径的缺乏。 6. 关信平: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下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地低于该社会的常规社会标准。 7. 国家统计局调农总队: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家统计局《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贫困一般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