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人工硬脑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项目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主要进行了壳聚糖、明胶、聚乳酸和聚羟基丁酸酯等共混膜的制备,通过红外光谱、吸水率及力学等性能测试,研究各种共混膜的生物相容性,目的为临床医学提供一种理想的人工硬脑膜以及其它医用可生物降解修补膜。
- 详细介绍:
- 本项目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主要进行了壳聚糖、明胶、聚乳酸和聚羟基丁酸酯等共混膜的制备,通过红外光谱、吸水率及力学等性能测试,研究各种共混膜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医学提供一种理想的人工硬脑膜以及其它医用可生物降解修补膜。 与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硬脑膜相比,该膜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人体内不发生排斥反应,可以很好地促进损伤部位的生长愈合,可满足引导组织再生材...(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乳酸和聚羟基丁酸酯成膜的合理配方,通过共混改性和加工成型方法,探索结构性能,以及成为人工硬脑膜的可行性。 基本思路: 以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或明胶等生物降解材料为原料,通过流延、压制等方法制备共混薄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该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不会在人体内残留并造成伤害,目前用于临床的人工修补薄膜的材料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本实验所用的壳聚糖、聚乳酸原料相对廉价。选择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等共混改性,原料无毒,工艺简单,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人工硬脑膜或修补膜材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医用可生物降解人工硬脑膜;该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人体内不发生排斥反应,可以很好地促进损伤部位的生长愈合,更重要的是该膜不需要在几年后再次动手术将其取出,它在人体内可以很好地降解,并且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在人体内残留并造成伤害。实验所用的原料无毒、相对廉价、工艺简单,减少成膜中残留毒性物质的可能。各材料的价格比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硬脑膜便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学术论文摘要
- 一、主要研究内容 1. 进行修补薄膜的制备 选择壳聚糖、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或明胶等生物降解材料为原料,通过流延、压制等方法制备共混薄膜。 2. 进行修补薄膜于人工脑脊液、含溶菌酶及不含溶菌酶的生理盐水的降解性能测定 3. 将修补薄膜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能的测定。 通过共混薄膜的制备和性能测试,优化工艺,制备出医用可生物降解人工硬脑膜。 二、本文以壳聚糖、聚乳酸、聚...(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鉴定结果
- 暂无
参考文献
- [1]薛丹,杨青芳,吕伟等.聚羟基丁酸酯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 2005,33(6):1-4. [2]郭万厚,郭秋菊,张松林等.壳聚糖-聚乳酸复合医用可生物降解膜的研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5,14(11):24-25. [3]史志东,郭英,邓美海等.自制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美国进口同类产品的比较[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0):997-1000....(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到了21世纪,医用可生物降解膜和可吸收支架材料得到重大的发展,医用可降解修补膜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外有关医用可生物降解修补膜专利就达300多项。国内的壳聚糖医用可生物降解膜正处于发展阶段。 在医疗方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邵惠南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王宏达教授、沈阳协和血液病中医院那红生教授对壳聚糖都做了临床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