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产生较多的“空巢老人”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空巢老人”这一热点社会现象出发,从青年群体这一社会主流群体入手,结合以往学者的调研结果,着重研究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研究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从多个维度调查不同信息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详细介绍: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 认知状况调查 团队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爱心桥”社会实践服务队 团队成员:安俐静 王新妍 王岚 许洋 院系班级:心理学院2009级应用心理学一班、二班 指导老师:田录梅 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题出........................................14 1.1研究背景.......................................... 14 1.1.1空巢老人现象分析.................................14 1.1.2空巢老人现象出现的原因........................... 15 1.1.2.2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 15 1.1.2.3政策的实行..................................... 15 1.1.3目前有关空巢老人现象的研究....................... 16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6 1.3提出问题...............................................17 1.4概念综述..............................................17 1.4.1 空巢家庭与空巢老人的定义........................... 17 1.4.2 认知的界定......................................... 18 1.4.3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18 1.5理论依据..............................................19 1.5.1青年期...............................................19 1.5.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9 1.5.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0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1 2.1被试..................................................21 2.2调查工具..............................................21 2.3程序..................................................22 2.4数据处理...........................................22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2 3.1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普遍性的认知...............22 3.2青年群体对“养儿防老”观念的认知....................22 3.3青年群体对自己参与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期望.........23 3.4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及现象成因的认知........24 3.5青年人对解决空巢老人的建议收集.....................25 3.5.1从子女角度出发...................................25 3.5.2从政府角度出发..................................25 3.5.3从“空巢老人”自身出发.............................26 第四部分 讨论.........................................26 4.1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想象的积极认识................26 4.2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相关问题的性别差异.............26 4.3青年群体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家庭与社会期望.........27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27 5.1结论...................................................27 5.1.1结论一...............................................27 5.1.2结论二...............................................27 5.1.3结论三...............................................27 5.1.4结论四...............................................27 5.1.5结论五...............................................27 5.1.6结论六...............................................28 5.2 建议..................................................28 5.2.1 政府和社会..........................................28 5.2.1.1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8 5.2.1.2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8 5.2..1.3大力提倡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美德...........28 5.2.2 “空巢老人”自身.....................................28 5.2.2.1 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28 5.2.2.2 积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9 参考文献..................................................30 附录: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调查问卷...........31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调查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爱心桥”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自己的家乡,开拓自己的事业, 因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空巢老人”这一热点社会现象出发,从青年群体这一社会主流群体入手,结合以往学者的调研结果,着重研究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研究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问卷将从多个维度调查不同信息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状况,被试选取烟台、青岛、济南三市的青年群体(限定在14——25岁,包括初高中生、本异地求学的大学生、结婚成家的青年人等)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整理,得出不同信息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在对待“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并据此结论讨论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 青年人群 认知 心理健康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1.1.1空巢老人现象分析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中,解决人口老龄化被提为“十二五”时期要重点解决的七大难题之一。有委员认为,孤独、寂寞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痛苦难耐的事,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来讲更是一种煎熬。因此,关注“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前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6亿,并且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其中约有40%是空巢老人。全国老龄办2008年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指出,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1】。 以山东为例,“十二五”时期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一是老年人口急剧增加。到2015年,预计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92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9.67%。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约80万,超过全省新增总人口26万,年增长率4.89%,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其中,到2015年,预计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数量的26.7%,接近城镇的2倍。二是高龄人口急剧增加。到2015年,预计全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30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年增长率6.39%,增速超过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率1.5个百分点,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三是空巢老人急剧增加。目前,全省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710多万,约占该年龄段老年人口的7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5年将达1000万人左右。 1.1.2空巢老人现象出现的原因 “空巢老人”现象是现代化的产物,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逐步发展而来的。在传统社会中,这一现象较少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1.1.2.1经济形式的转变 传统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民主要依靠土地吃饭,因此较少离家。而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家庭的功能、结构和关系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形成“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一个孩子,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模式给两个中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仅要工作获得一家人的生活支出,还要照顾老人与孩子,而往往这两者不能兼顾,当两者的协调出现矛盾时,就易出现“空巢老人”的问题。 1.1.2.2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 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形式下,人们不仅要辛苦劳作,而且要应对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因此土地的产出十分低。如果劳动力不足,就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香火鼎盛、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也就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力的数量直接决定家庭甚至家族的生存及适应能力。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过去的思想也产生了新的理解,人们大多讲求独立与自由,不愿束缚在狭小的圈子里。 1.1.2.3政策的实行 儿女多是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一部分子女离家,仍有子女会留在老人身边,不会造成“空巢”现象。而现代社会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晚婚晚育政策的实行,使得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离家而产生的“空巢”现象也就日益凸显出来[2]。 1.1.3目前有关空巢老人现象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3],目前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多从“空巢老人”自身出发,研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社会关爱机制的研究。例如,不分城乡的“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养老问题(黄润龙,2005年),《空巢老人需要长效关爱机制》(穆光宗,2010年),《空巢老人的心理卫生》(邵建泳,2010年)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鉴于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目前对与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有关的课题可以说是国内外许多学者诸如心理学、人口社会学、医学等学者热议的科学论题。这也是因为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退出劳动领域,要通过社会再分配才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他们都曾经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当他们需要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物质方面,社会如果未给予老年群体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极易造成老年群体的相对贫困,进而引起诸如“看病难”,老年人生活贫困等问题;而“空巢老人”又是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中的不如意加上精神上的孤寂很容易使其质疑自己的存在价值,由此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空巢老人”心理危机。例如,近年来,老年人群中患抑郁症甚至自杀的比例日益增高。况且,心理问题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生活的希冀逐渐由物质世界转向精神世界,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目前已经或即将成为困扰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给予这些问题以全面的、综合的关注。 而目前的青年群体正面临这样的问题。随着社会化分工的日益明确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目前的青年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加之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乃至需求层次的提高,使得他们更加愿意离家去外地闯荡,而他们一旦离家在外,其父母就会成为“空巢老人”,并且子女不在身边是直接导致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此外,现在的青年群体,日后也会陆续进入老年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物质生活水平乃至需求层次都将比现在的老年人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将来对生活的满意度不仅来自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倾向于心理世界的幸福感的提高。届时如果“空巢老人”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研究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的认知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实际问题,也必将成为一个普遍关注和需要认真解决的新问题,是适应我国现阶段人口等社会发展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这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1.3提出问题 通过对以往调查的研究发现,“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且问题也在日益加重,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认知的调查较少,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以及与这一问题关系密切的群体,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因此,本次调查将着眼点集中到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的了解,并进一步细化,通过对这一认知情况的调研来反映青年群体对于“空巢老人”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使“空巢老人”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以及自我效能感,从而减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1.4概念综述 1.4.1空巢家庭与空巢老人的定义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去,只剩下父母留守的家庭,空巢家庭阶段在国外又叫“后父母时期”。空巢家庭从年龄段来说,既有中年的空巢家庭,也有老年的空巢家庭。本文所讨论的是后者,即家庭成员超过60岁的空巢家庭。根据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成员组成可以分为:一种是单身空巢家庭,这种家庭的老人,或从未结过婚,或丧偶、离婚,也可能是夫妻分居;另一种是夫妇空巢家庭,即家庭中只有老年夫妇二人。根据子女是否与老年人住在同一城市,可以把空巢家庭分为绝对空巢家庭(子女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和相对空巢家庭(子女与父母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根据空巢老人是否愿意选择空巢生活方式,还可以分为主动空巢家庭(即老人自愿选择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和被动空巢家庭(即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无法和子女居住在一起而只好独自居住)。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10.3%,已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空巢老年人就有4000万人之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调查资料显示,最近十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趋势,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老年家庭中所占的比例是16.7%,2000年上升到26.0%。目前,我国空巢老年人家庭约占老年人家庭的25%,而且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后,空巢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将达到90.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1.4.2认知的界定 认知—cognition ,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J.S.Bruner)于1947年提出,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对人的知觉。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或对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社会认知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三类: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5]。 1.4.3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最早由班杜拉(Bandura)教授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说明行为改变的统一理论》中提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下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期望”。尔后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验证并发展自我效能理论,并于1986年在著作《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我效能机制。自我效能概念一经提出,很快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我能力或操作绩效的感知。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认识,是对自己有效的组织和完成某一项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自我效能感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第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领域性;第二,自我效能感是动态变化的[6]。 1.5理论依据 1.5.1青年期 青年期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是一生中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7]。至于青年期到底是哪个阶段呢?由于不同学者的出发角度不同,因而在划分年龄的上下限时,存在一些差异。 青年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青年期是12-25岁。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圆桌会议上提出青年是14-34岁的青年人口;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平均寿命,将青年上限年龄延至44岁;199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界定是14-24岁为青年人口。我国的政府工作、社会活动中,多数把青年期界定为14、15-35岁。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将人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其中青年初期(14、15-17、18)生理上的成熟,青年晚期(18-25)心理上的成熟。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年龄限定为14——25岁。 1.5.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人的能力是实现需要的手段,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建立和维系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日益形成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与发展需要层次递进的丰富体系。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各尽其能。这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一致[8]。 1.5.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由于需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重大,因此,有许多心理学家对需要做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需要(psychological need)是人类的第一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需要,如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重视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safety need)他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是人类的第三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一切需要,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等。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指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等等。 自我实现需要 (self actualization need) 是人类最高层次需要,指满足个体把各种潜能都发挥出来的一种需要,如不断的追求事业成功、使技术精益求精等等。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生理需要与安全的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层级越低,它的力量就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就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9]。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低级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我们在解决“空巢老人”的可行性建议时应考虑在全社会积极构建温馨和谐的敬老氛围,增强其归属感;提高“空巢老人”的自我认同与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志愿者活动)的热情,使其被尊重,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等。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烟台、青岛、济南三市的青年群体(限定在14——25岁,包括初高中生、本异地求学的大学生、结婚成家的青年人等)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问卷128份,回收率90.14%,剔除未全部做答问卷、错误作答的问卷以及有题目重复做答的问卷12份,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78.87%,其中城市家庭背景的青年人问卷32份,农村家庭背景的青年人问卷64份,城镇家庭背景的青年人问卷16份。男性青年问卷42份,女性青年人问卷70份。其基本构成如下: 表1 被试基本信息统计表 2.2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调查问卷》,旨在测量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待身边“空巢老人”的态度等问题。 问卷分为两部分,A部分涉及被试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背景、学历、年龄、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以及“空巢老人”现象的成因及建议。 B部分主要测试青年群体“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1、2、3题主要测查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的了解程度;4题主要反映了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成因的认识;5题主要反映青年群体对传统思想“养儿防老”里子女性别差异带来的赡养老年人的差异问题的认知;7、9题通过正反向提问来测量青年群体对自己参与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家庭期望,而6、8则是旨在探究青年群体对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社会期望;其中3、9两题又从侧面反映了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是否有从众心理;最后一题对应A部分的第7题,主要测量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认知状况。 其中1、3、5、6、7、8、10题采用正向计分,2、4、9采用反向计分,最后计算出被试的各类得分,从而反映认知的多个方面的情况。 2.3程序 由五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统一发放问卷,给予统一指导语,采取电子邮件和书面派发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电子版由被试填写完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回主试邮箱,派发的问卷要求被试当场填写,交与主试。 2.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普遍性的认知 由方差分析可知,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程度与对“空巢老人”的现象的关注程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被调查人群已经认识到“空巢老人”现象普遍。他们对这一现象偏向于有自己的看法,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对待这一问题不同背景的青年群体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间接说明青年群体对这一问题不具有从众心理。 3.2青年群体对“养儿防老”观念的认知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思想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分别以性别和教育水平为自变量,以对待此问题的态度为因变量,经F检验,两样本方差齐性(F性别=2.372,p性别>0.05;F教育水平=0.764,p教育水平>0.05),可以进行t检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青年群体看待“养儿防老”是否符合现代社会有显著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支持这一看法,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更倾向于支持这一看法(p<0.05)。如下表 表2:不同性别的青年群体态度差异表 男 女 M±SD M±SD t p 态度 2.65±1.027 3.41±1.225 -3.436 0.001 表3:不同教育水平的青年群体态度差异表 大学本科及以上 大学本科及以下 M±SD M±SD t p 态度 2.98±1.180 3.57±1.200 -2.293 0.024 这似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法律规定,子女均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是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在农村(但是对待这一问题没有显著的家庭背景差异t=1.298,p>0.05),大部分的赡养义务是由儿子来承担。目前虽然在计划背景下的青年群体以独生子女为主,但是青年群体也更多地受到了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11]。 3.3青年群体对自己参与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期望 我们在后表6中可以看到,六年前,大约有5%的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已经住进养老院,现在这一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养老院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空巢化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及政府的福利政策问题,以及养老院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等。所以我们不能单靠养老院来解决“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12]。下面我们通过问卷的分析来研究青年群体对自己参与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来分析青年群体对此问题的态度。 以其中一个为例:以是否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态度做为因变量,经F检验(F=0.26,p>0.05),两样本无显著差异,方差齐性,可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0.05。这说明,是否独生子女在对待“是否愿意放弃工作机遇照顾父母”的态度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的检验,在教育水平不同的青年群体中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其它因素(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差异也不显著(p>0.05)。下表以是否独生子女为例。 表4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对自己参与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期望差异表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M±SD M±SD t p 态度 2.94±1.067 2.82±0.994 0.587 0.559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以社会人的身份参与“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数据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5青年群体参与 “空巢老人”问题的社会与家庭期望的差异表 自我社会期望 自我家庭期望 M±SD M±SD t p 态度 1.89±0.835 2.89±1.035 -7.813 0.000 在父母的利益与自身的发展产生矛盾的时,非独生子女的青年群体倾向于舍弃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倾向于在家庭内部以子女的责任及义务来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3.4“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及现象成因的认知 针对“造成现在社会上‘空巢老人’现象普遍的最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两方面原因。青年群体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外部社会原因,经t检验发现,在归因问题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年龄较大的青年群体倾向于归因为外部社会原因从而认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要依靠社会力量。 表6 造成现在社会上“空巢老人”现象普遍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 人数 比例 内部家庭原因 46 41.07% 外部社会原因 66 58.93% 对于“‘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青年群体的选择主要在于“心灵孤独”,所占比例为69.64%,可以看出青年群体普遍能意识到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在于心理健康问题,这也体现了该项研究的现实性与实用性。另外,“日常生活无人照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表7 “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原因 人数 比例 心灵孤独 78 69.64% 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26 23.21% 生活贫困 8 0.07% 男性与女性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0.766,p<0.05),女性青年群体更倾向于是“心灵孤独”,而男性青年群体更偏向于后两个问题。这一差异可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对我们从青年群体角度缓解空巢老人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3.5青年人对解决空巢老人的建议收集 3.5.1从子女角度出发 建议子女多与父母沟通,时不时打个电话,过节的时候尽量回家看看。 儿女不仅应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抚养,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多进行沟通交流。 3.5.2从政府角度出发 政府和社区提供志愿者服务挺重要的,解决老人心灵上的孤独才是最关键的。 政府、社团、社区、亲属及子女等多方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好为“空巢老人”服务,不断完善“空巢老人”的需求,才能让“空巢老人”真正地安享晚年。 弘扬敬老美德,加强老年人社保制度,多建立一些条件较好的敬老院 3.5.3从“空巢老人”自身出发 建议老人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充实精神生活。 建议“空巢老人”多接触社会,积极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第四部分 讨论 4.1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想象的积极认识 有研究表明,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目前多与家人一起居住。其中农村老年人与家人同住的比例略高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独居的比例也略高于城市老年人(见下表)。所以直系亲属仍是照料老年人缓解“空巢老人”想象的主要力量,当前的青年群体则是或即将成为这部分人群。 表8 有照料需求老年人按居住地、性别分的居住方式分布 (单位%) 项目 城镇男性 城镇女性 小计 农村男性 农村女性 小计 与家人同住 88.4 88.2 88.3 92.2 90.0 90.5 独居 5.9 6.1 6.1 5.6 7.9 7.3 养老院 5.7 5.6 5.7 2.2 2.1 2.1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表格来源:2005年的“全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调查”)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想象的积极认识使我们可以乐观的估计,青年群体对缓解这一社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2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相关问题的性别差异 在与“空巢老人”有关的涉及性别的问题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青年群体对自己的性别及其与“空巢老人”有关的问题有较强烈的心理认知。所以,我们对待不同性别的青年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4.3青年群体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家庭与社会期望 问卷涉及青年群体对待“空巢老人”问题的家庭期望与社会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到家庭期望尤其是对青年群体自身的期望时,青年群体的期望普遍不高,而且没有显著差异,但涉及社会层面,即被问到是否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空巢老人”时,青年群体显示出较大积极性。这并不代表,青年群体不愿解决自身家庭内部的“空巢老人”问题,而是在自己的前途与家庭的抉择中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自身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决定着父母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以此保障父母的医疗保健等问题;另一方面,离家在外直接或间接造成了父母的空巢化。所以,这并不是青年群体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更需要社会各阶层、部门参与一起解决这一矛盾。 此外,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成因多归于外部原因,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矛盾心理。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结论一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想象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对待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5.1.2结论二 青年群体的性别及家庭背景影响他们对“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认知,男性青年群体或者农村青年群体较倾向于这一观点。 5.1.3结论三 大部分青年群体认识到“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的是独居带来的心灵孤寂。 5.1.4结论四 占多数比例的青年群体认为不是家庭内部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 5.1.5结论五 他们普遍对长期自我参与解决 “空巢老人”问题的家庭期望低于短期参与的社会期望。 5.1.6结论六 男性与女性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 5.2建议 5.2.1政府和社会。 5.2.1.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和单位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促进老年人间的相互交流。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以及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最低保障“空巢老人”老有所养。 5.2.1.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号召老年人,尤其是空巢和独居老人,在退休之后,要重新确立自己生活的目标,培养兴趣,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克服孤独寂寞的心态,调节自己的心态和保持心理健康,以达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5.2..1.3大力提倡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美德 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得尊老、爱老成为全社会遵守的道德规范。 5.2.2 “空巢老人”自身 5.2.2.1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1)心理暗示法。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增强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心理暗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明显增进人的自我效能感。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旨在增强“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的暗示应使“空巢老人”坚信他有能力独自面对生活,只要不断地努力就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2)成功体验法。通过组织“空巢老人”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比赛,让“空巢老人”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胜利的成就感,用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增强“空巢老人”的自我效能感。 5.2.2.2 积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其中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指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一切需要,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在“空巢老人”基本的生存需要能够满足的前提下,老年人渴望与他人交流,因此对于“空巢老人”自身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多与人交流[13][14]。 参考文献 [1]阎青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2008年2月 [2]李建新.《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3]王瑞芳.《是谁选择了空巢生活——以河南省杨村某一空巢老人为个案》. 2008年 [4]孙娟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金盛华等.《社会心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年10月第一版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三版 [7]孟莉,徐建平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三版 [10]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 [1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2]曾毅.《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13]刘荣才.《老年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14]许淑莲等.《老年心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 附: 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你好!这是一份关于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的问卷。空巢老人即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为了更好的了解空巢老人的问题,希望您能帮助我们完成以下问卷。 本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独立、如实填写下列问卷,并在您认为合适的答案上打“√”。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请您放心填写,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A部分: 1、请选择您的家庭背景: A城市家庭 B农村家庭C城镇 2、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3、您的年龄是: 4、您的性别是: 5、您的学历是: A大学本科及在读及以上 B 专科及在读 C高中及在读 D初中及在读及以下 6、您认为造成现在社会上“空巢老人”现象普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内部家庭原因 B 外部社会原因 7、您认为“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心灵孤独 B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C生活贫困 8、对于“空巢老人”问题,您最希望老人居住的社区及政府做到: 9、您对“空巢老人”问题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B部分: 以下是关于个人对“空巢老人”问题的看法,请您仔细阅读,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数字。在相应数字上打“√” 1 2 3 4 5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不确定 比较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不确定 比较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在此之前,我了解“空巢老人”的概念 1 2 3 4 5 我认为现在社会上“空巢老人”现象很少 1 2 3 4 5 对于“空巢老人”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 1 2 3 4 5 我认为空巢老人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没必要过多关注 1 2 3 4 5 5、我认为“养儿防老”观念符合现代社会的情况 1 2 3 4 5 6、我愿意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1 2 3 4 5 7、我愿意放弃工作机遇而在家乡工作照顾父母 1 2 3 4 5 8、我认为要解决空巢老人问题主要依靠社会 1 2 3 4 5 9、当身边的朋友远离父母时,我也会这样做 1 2 3 4 5 10、我认为我的父母希望子女在身边 1 2 3 4 5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在外开拓事业,谋得发展,这就使得父母无人照料,导致“空巢老人”数量不断上升,“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空巢老人”现象有什么认识呢?为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入手,探讨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关心度。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往的研究中,多是从“空巢老人”的角度出发,研究“空巢老人”现象,没有从其他方面做探讨,而本研究是首次对青年群体对该现象的认知进行研究,对“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问题的认知状况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实际问题,也必将成为一个普遍关注和需要认真解决的新问题,是适应我国现阶段人口等社会发展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这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且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品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自己的家乡,开拓自己的事业, 因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空巢老人”这一热点社会现象出发,从青年群体这一社会主流群体入手,结合以往学者的调研结果,着重研究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状况。研究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问卷将从多个维度调查不同信息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状况,被试选取烟台、青岛、济南三市的青年群体(限定在14——25岁,包括初高中生、本异地求学的大学生、结婚成家的青年人等)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整理,得出不同信息背景下的青年群体在对待“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并据此结论讨论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阎青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2008年2月 【2】李建新.《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 【3】王瑞芳.《是谁选择了空巢生活——以河南省杨村某一空巢老人为个案》. 2008年 【4】孙娟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金盛华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孟莉,徐建平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 【1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2】曾毅.《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13】刘荣才.《老年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14】许淑莲等.《老年心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图片、照片■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内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多从“空巢老人”自身出发,研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社会关爱机制的研究。例如,不分城乡的“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养老问题(黄润龙,2005年),《空巢老人需要长效关爱机制》(穆光宗,2010年),《空巢老人的心理卫生》(邵建泳,2010年)等。但是青年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认知的调查较少。 二、国外 在发达国家,空巢老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国外多注重研究从政府和社会角度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