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13个太行菊属种群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测量和聚类分析,对太行菊属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太行菊属的花粉形态特征,探讨太行菊属2种植物花粉形态差异,揭示太行菊属花粉的演变规律,为太行菊属植物演化历程提供孢粉学资料,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行菊属野生资源奠定基础,也为对该属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详细介绍:
- 以采自河北、河南、山西的13个太行菊属植物种群的花粉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地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花粉外壁均具刺状突起,刺基部膨大,但刺基部小孔纹饰及刺突起密度在不同种群中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裂太行菊种群单独聚为一支,其余太行菊种群聚为另一支。长裂太行菊花粉比太行菊...(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太行菊属隶属菊科,是太行山区的特有种,仅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被列为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太行菊属花粉的演变规律,为太行菊属植物演化历程提供孢粉学资料,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行菊属野生资源提供基础。思路:1查阅相关文献,并为实验初期做好相关准备;2采集花粉,用多种方法处理选择得到结果最好的方法拟定为正式试验用法;3对不同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并记录;4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利用扫描电镜对太行菊属花粉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并采用相关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太行菊属花粉形态特征指标与其生境因子相结合,分析花粉形态特征差异与环境的相关性,充分揭示太行菊属花粉的演变规律。以往有关太行菊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杂交及育种方面,对该属及属下不同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初次对太行菊属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太行菊属花粉的特征及演变规律,为其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分析太行菊属花粉形态特征,揭示出了该属花粉的演变规律,推测了太行菊属2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预测了太行菊属的进化历程,为利用这一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制订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 以采自河北、河南、山西的13个太行菊属植物种群的花粉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地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花粉外壁均具刺状突起,刺基部膨大,但刺基部小孔纹饰及刺突起密度在不同种群中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裂太行菊种群单独聚为一支,其余太行菊种群聚为另一支。长裂太行菊花粉比太行菊...(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12月4日,获山西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理科类本科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一等奖
鉴定结果
- 1: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花粉外壁均具刺状突起,刺基部膨大。 2:河南太行山地区的太行菊属植物是该属植物的起源及分化中心之一。
参考文献
- [1]Covas G, Schanck B. 1944. Tresnuevasespeciesde Glandulariade flora Argentina. Rev Argent Argron, 11: 89-97. Erdtman G. 1962. 花粉形态与植物分类.王伏雄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Erdtman G. 1978. 孢粉学手册.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古...(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许多关于花粉形态学的专业术语有较大部分来源于Walker和Doyle的文献;同时,国外对于花粉学的研究同多种生物学科进行交叉并行研究,如生物分类与生物进化等。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应用孢粉学分析来进行植物的分类,对很多植物的种或者品种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探讨了花粉的形态与其演化、分类的关系及遗传性状的相关性,提出孢粉学证据和传统的形态特征分类基本一致,以及利用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