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制度的“篱笆”须扎牢--关于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惠民泽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诸多省份的实践业已证明,要把这一“大好事”真正办好并非易事,目前的状况也的确不容乐观。本作品在详实调查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对农村低保政策实践总体状况、存在问题及负面影响、复杂成因探析、不同看法阐释、相关对策建议等的分析和研究,为保障贫困农民生活架好最后一道“安全网”。
- 详细介绍: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这一制度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民生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然而,新闻媒体报道,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状况的确不容乐观,其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及其成因值得我们去透视、去深思。于是我们决定成立课题组,在全国开展大范围的调查与研究,以求党和国家重大民生政策的刚性落实,为推进农村低保实践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献计献策。 本作品以我国农村低保实践公平、公正、公开等“三公”水平还不高这一根源为切入点,精选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区的典型省份开展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经验,但“人情保”、“关系保”等低保“走样”现象时有发生。农村低保在实践中,不仅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比较严重,尤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探析起来,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很多,既有表象原因,又有深层原因。尤其是低保户、一般群众、村组以上干部等三种对象对农村低保实践的看法存在比较严重的分歧,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极其复杂。作品不仅对农村低保实施现状描述,而且进行了问题解释和成因透视,得出了农村低保政策制度的篱笆还没有完全扎牢的结论,接着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归纳起来,本作品主要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创新。目前能查到的文献,几乎都是就某个省、某个地区开展的调查和研究,只能反映局部的问题,就全国情况而言,其所得出的结论既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尤其是,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是仅就对农村低保政策实践存在的问题泛泛而谈,极少涉及和深度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本作品充分考虑各省经济发展及低保水平的差异,在全国范围内的18个省、市、区开展了大范围、宽广度的调查,把研究视角聚焦在谈问题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产生问题的成因及三种对象的不同看法及其原因,从更新的研究视角开展了调查和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是研究框架创新。本作品首先调查了解我国农村低保的总体实践情况和实践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并从表象原因、深层原因和三种对象的看法差异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多维透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架构了一个创新性的研究框架,做到了层层递进地开展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研究体系,深化了对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绩效的认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是以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实践“三公”(公开、公正、公平)水平还不高这一问题根源为切入点,按照“现状概述→问题研究→成因探析→看法阐释→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力争采用第一手资料,透析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推进农村低保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化建设的具体建议,有理、有利、有力地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使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中这一极其重要的“安全网”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以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为研究基础,理论指导准确可靠;深入调研,数据详实而真实;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先进性:倾力研究现实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探索性;成功开展实证分析、阐述问题成因和提出对策建议,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拓性。独特之处:深度挖掘低保实践“走样”成因,并对症下药,研究视角具有聚焦性;样本精心选定,框架新颖,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结论根据充分,措施针对实用,研究内容具有应用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应用价值:本作品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研究目的,紧密联系农村低保实际,依据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性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解决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现实指导意义:通过本项目的成功研究和所提对策建议的实践应用,达到规范化、完善化贯彻落实农村低保制度的目的,对于低保实践规避误区,又好又快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落实的好坏事关重大。然而,新闻媒体报道,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值得去透视、深思。于是我们决定成立课题组,在全国开展大范围的调查与研究。 调查发现,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经验,但“走样”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存在问题,而且还比较严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状况,既有表象原因,又有深层原因。尤其是低保户、一般群众、村组以上干部等三种对象的看法存在比较严重的分歧,原因也极其复杂。作品对农村低保实施现状描述,进行了问题解释和成因透视,得出了农村低保政策制度的篱笆还没有完全扎牢的结论,接着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作品的主要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觉创新。目前能查到的文献,几乎都是泛泛而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极少涉及和深度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本作品专门把研究重点聚焦于此。二是研究框架创新。全新搭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做到了层层递进地开展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研究体系,深化了对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绩效的认识。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部分建议已被省民政厅采用。 (2)省第九届挑战杯特等奖 (3)论文《论农村低保政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已被《魅力中国》采用,将在2011年第7期发表。
参考文献
- [1] Morley, Samue,David Coady .From Social Assistance to Social Development: Targeted Education Subsid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eterson Institute Press,2003 [2] 冯艳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0年。 [3] 赵慧珠.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J],理论前沿,2008年第18期 [4] 吕雪静.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期 [5] 赵颖.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行政程序的实证分析——兼论行政程序与实体的互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6] 刘嘉慧.英、美两国及大中华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2期 [7] 崔树义,刘朝立,宋媛馨.关于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山东省的问卷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8] 邓大松,王增文.“硬制度”与“软环境”下的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 [9] 肖云,王静.李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重建.劳动保障世界[J],2010年第7期。 [10] 民政部门户网站: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在国外被称为“社会救助制度"。国外学者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Morley Samue和David Coady(2003)认为社会救助应该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将财政转移支付应更多地投放在对贫困孩子的教育上,这样既可以促进减少贫困,并在同一时间的教育目标,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多的教育,增加他们的收入突破潜力。从扶贫的制度功能与目的角度,认为社会救助制度在起到帮贫救困的同时,也存在资金压力、失业增加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在救助对象的确定的研究上,总的来说方法有二:一是用定量的方式,即制定一条或几条最生活标准,凡收入低于这一标准的人便有权向政府申请救助;二是用定性的方式,即根据社会上现实存在的各类贫困群体分类地来确定救助对象。这些研究对于研究我国的农村低保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我国国情特殊,无法也不能“拿来”照搬于我国农村低保的实践。 二、国内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研究。邓大松、刘昌平(2007)认为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迫切需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谢芳等、戴溥之(2007)认为是体现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保证。(2)现状和问题研究。赵慧珠(2008)认为各地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基本形成了农村低保的基本框架。尚芸、顾莉(2009)认为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民收入核定难、难以准确确定低保对象、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界定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寇凤超(2009)认为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保障对象的识别较为困难、保障资金得不到有效落实。冯艳娟(2010)认为低保存在退出机制难实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问题。(3)对策和建议研究。吕学静(2008)建议从建立相关法律、完善制度设计、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完善低保制度。于向辉、李树枝(2010)认为可以建立客观公正的农村家庭收入调查系统和多渠道筹措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机制。 总的来看,国内外相关成果虽然较多,但局部范围研究的非常多,全国范围研究的非常少;问题研究较多,问题成因研究极少。这也就暴露出了两个方面的薄弱或不足:一是缺乏大范围、大广度的深入调查,导致了理论解释力、说服力的脆弱;二是缺乏全面、系统的问题成因分析,导致了对策针对性、实践有效性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