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汶川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调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该作品是由六名2009级本科生组成的****大学2010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汶川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调查”最终成果。此项目的实施是建立在自我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以及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形成了《信访制度调查子报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调查子报告》等五个子报告,在五个子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该作品。截止到目前为止,团队成员已公开发表与该作品有关的学术论文5篇。
- 详细介绍:
- 该作品所依托的项目为****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汶川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调查”(2010A5)。项目成员首先进行了理论假设,在肯定当前政府公共危机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评估方式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基础上,认为当前的调查评估方式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调查评估的标准往往是政府临时组成调查小组,往往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评估;评估往往侧重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化解能力的评估重视不够;调查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不太明确等。通过对汶川县政府办公室、县人民政府信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桑平社区、县人民医院等非政府组织的走访,以及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信访制度调查子报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调查子报告》、《媒体公信力及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调查子报告》、《民间法司法识别调查子报告》、《公民政治心态调查子报告》五个子报告,在子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该课题的最终成果,即《汶川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调查》。在项目结束之后,项目成员又形成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的《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的尝试性构建》(项目的理论依据),《基层政府信访制度面临困境之探析》、《民众政治心态的引导》、《公民政治心态与政治行为的引导》、《当前维稳工作关键问题探讨》5篇文章分别在《成都大学学报》、《金卡工程.经济与法》、《名校》、《经营管理者》、《现代商贸工业》上公开发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写作目的: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形成该作品,以期对今后的理论探讨提供一定的借鉴性经验;作品中分析了汶川县政府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汶川县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乃至对汶川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基本思路:首先对汶川县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大致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措施,最终以对汶川的祝福为结语。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信访制度调查子报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调查子报告》等5个子报告,形成了最终的调查报告。 2.调查报告中所提出的部分建议被汶川县人民政府采纳,并对调研组进行书面表扬; 3.我们并发表5篇学术论文。 独特之处: 该作品以理论假设为基础,并在对汶川县众多部门走访以及对汶川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条件下形成的,资料来源真实有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该调查报告在理论依据方面具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2.该调查报告在对汶川县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政府应当更加重视对危机事件的化解,增加对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切实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如住房、就业等;政府及媒体努力构造自身良好形象,加大对民众政治心态的引导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汶川县政府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对于促进灾区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着积极意义。
作品摘要
- 政府组织的效能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前提,政府提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地震的发生既是对汶川县政府应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汶川县政府提升自己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的鞭策。经过此次地震,汶川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化解社会矛盾的机构健全;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注重在源头上遏制危机事件的发生。然而汶川政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矛盾化解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过大;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尚待解决;政府等对公民政治心态引导力度不够等。为克服目前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化解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提高政府公共危机事件应急能力,尤其是公共危机事件化解能力,政府宜从以下方面着手:缓解社会矛盾化解部门工作人员的压力;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加大对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规范各部门经费管理,合理利用经费;划清各部门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努力解决当地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引导公民政治心态及规范公民政治行为;转变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等,以提高政府公共危机事件的化解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2010年7月,汶川县人民政府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进行书面表扬。(表扬信复印件见附件) 2.在该调查报告基础之上,形成学术论文,其中5篇论文公开发表:《民众政治心态的引导》[J].《名校》,2010(11).(被名校杂志社评为全国教育创新论文一等奖)《基础政府信访制度面临困境浅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2).《公民政治心态与政治行为的引导》[J].《经营管理者》,2011(4).《政府公共危机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尝试性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2011(4);《当前维稳工作关键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7). 3.2010年12月,****大学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作为2010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予以表彰。(表彰文件及奖状详见附件) 4.2011年5月,****大学将该项目作为“****大学第七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一等奖予以表彰; 5.2011年6月,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纬度[J].新华文摘.2001(5). 3.万军.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实和末来[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5). 4.刘武俊.信访也需要制度创新[J].法学研究.2004(3). 5.万军.新时期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建设指导原则初探[J].理论前沿.2004(6). 6.吴江.大大加强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N].人民日报,2005- 12- 06. 7.杨富平,黄崇福.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区划构想[J].自然灾害学报.2006(1). 8.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科学基金.2007(2). 9.饶为富,梁宁.论应急管理的执行力[J].铁道工程学报.2007(5). 10.沈荟,金璐.西方传媒公信力的研究领域[J].上海大学学报.2008(7).
调查方式
- 1.走访; 2.问卷调查; 3.个别交谈; 4.小型座谈会; 5.查阅相关文件、会议记录等; 6.查阅部门机关年度总结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国外理论界对政府应急能力的调查评估相当重视,并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和发展,主要经验有:(1)首长负责制的中枢指挥系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该系统不仅体现一国最高领导层的战略决策效能和危机应变能力,同时也扮演着危机管理核心决策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卢立红,商靠定,张学魁. 发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武警学院学报.2008(10).)(2)完备的常设机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发达国家先后设立了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和应急事务处置机构,具体负责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紧急状态处置的综合协调等。(黎健.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2006(8).)(3)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严格的立法保障了政府及各部门在非常时期行使紧急权力, 并使紧急权有法可依。这是保障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 也是公民权利不受侵犯的制度保证。(郭太生.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6).)(4)媒体介入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使媒体成为传播政府决策的途径、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和官民共同解决危机的桥梁。(黎健.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2006(8).)(5)培养国民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许多国家不仅注重强化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而且不惜花费巨资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养。(凌学武,庄汉武.德国应急管理培训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行政与法.2010(2).)(6)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时期,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方面提出了“3T”法则:即是“Tell your own tale、Tell it fast、Tell it all”。(厉华.美国应急管理做法及呈现的新特点[J].现代职业安全.2009(8).) 2. 国内主要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评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调查评估有了一个相对较为详细的评估标准。这种方法在具备着迅速便捷、有效合理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查评估往往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评估;评估往往侧重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化解能力的评估重视不够;调查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不太明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