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评估——来自四个试点县的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加快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调查基于对河南省内黄县、吉林省大安市、安徽省霍山县及金寨县4个新农保试点县的调查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新农保政策试点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为新农保制度在全国推广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详细介绍:
在加快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自2009年9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政府、学术界对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尚不明确,无法科学地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判。本调查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新农保政策试点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为新农保制度在全国顺利推广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者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对河南省内黄县、吉林省大安市、安徽省霍山县及金寨县4个新农保试点县16个村2640位参保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运用交叉分析法和决策树算法定量地分析新农保政策实施的总体情况、已经取得的成效及在推进过程中的瓶颈,以此为依据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者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对河南省内黄县、吉林省大安市、安徽省霍山县及金寨县4个新农保试点县16个村2640位参保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运用交叉分析法和决策树算法定量地分析新农保政策实施的总体情况、已经取得的成效及在推进过程中的瓶颈,以此为依据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本调查在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颇具有前沿性。 2.本调查以实地调研获取的2560个样本为分析基础,样本容量大且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使得模型构建和理论研究有强大的客观数据支撑。 3.本调查的最大特色在于使用SPSS Clementine数据挖掘工具,运用交叉分析法和决策树算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地评估新农保政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调查文基于4个新农保试点县的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了真实客观的基础数据资料,对4个试点县的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多因素、多层次的比较分析,并开展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国家新农保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为下一步新农保政策在全国快速、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品摘要

在加快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调查基于对河南省内黄县、吉林省大安市、安徽省霍山县及金寨县4个新农保试点县的调查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新农保政策试点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为新农保制度在全国推广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本调查从新农保的参保者出发,以政府失灵理论、社会保险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对调查地区的2640位参保者进行调查,运用交叉分析法和决策树算法分析新农保政策实施的总体情况、已经取得的成效及在推进过程中的瓶颈,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1)新农保政策试点建立以来在政策的认知度、满意度、政策实施效果及落实养老金发放工作等方面已取得辉煌的成绩,但仍有改善提升的空间;2)通过交叉分析和决策树分析可知,参保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经济特征对新农保政策的推进及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3)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坚持“低门槛”缴费档次、坚持多元筹资模式和加快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推完善新农保政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本调查报告于2011年3月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的鉴定及一致好评。 (2) 本调查报告于2011年6月获得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3) 本调查报告节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已投稿于《中国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市、区) 2749个村庄的调查[J].改革,2007,(6) :5-17. [2]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人口老龄化下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EB/OL].[2007-07-17]. . [3] 米红,王丽哪.从覆盖到衔接:论中国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三步走”战略[J].中国第二届社会保障论坛,2007. [4] 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2-46. [5] 杨翠迎,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于有限财政责任理念的制度安排及政策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1-7. [6] 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10.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会议、书报刊物、统计报表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外研究 国外较为典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有以下几种: 1.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模式,强调养老的个人责任,资金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国家给予适当的补贴,体现“多缴费,多收益”的原则。 2.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国家福利型”养老保险模式,强调国家责任,资金筹集以国家财政为主,建立起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3.以智利为代表的“私有型”养老保险模式,强调个人责任,政府将养老保险市场化,养老金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个人缴费机与私人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收益。 (二)国内研究 国内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1.在模式选择方面,卢海元(2003)提出“实物换保障”的模式,即根据参保对象的不同,以不同的实物换取保费;杨迎翠、米红(2007)提出为纯农户建立“个人账户+长寿风险基金”或者“个人账户+统筹账户”模式、为计生户建立“到龄扶助”奖励转为“即期投入”的模式、为农民工建立“弹性账户+激励账户”模式及为失地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储备金”模式。 2.在资金筹集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07)提出对于集体经济发展的地区实行国家和集体共同筹资,对于集体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筹资;浙江省统计局(2007)在《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加大公共财政的补贴力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模式。 3.在资金运营方面,赵殿国(2004)通过采取调整个人账户的计发系数、建立弹性调整机制等措施,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治理结构;田成平(2000)提出切实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监督作用、财政与审计等部门的专门监督作用、群众、舆论等的社会监督作用。 (三)简要述评 由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早,其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也较为成熟,因而这对完善我国农保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国内学术界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基础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多数学者侧重于探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单一问题,缺少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改革实践进行全面评估;其二,多数学者侧重于以简单的统计分析探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浅层问题,较少引入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从实证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