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秦巴之秀——陕南民间挑花艺术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位于陕南地区的民间挑花深深植根于民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浓厚的生活气息,2009年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本文拟从陕南民间挑花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 详细介绍:
- 本调查主要采取走访、亲临实践、问卷法和归纳法,对陕南民间挑花艺术的历史渊源、美学观念、文化意蕴、针法特征、题材分类、传承保护等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陕南民间挑花的知名度和在陕西民间艺术的地位,提高陕南的文化软实力,为陕南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通过田野调查,对陕南民间挑花艺术的历史渊源、美学观念、文化意蕴、针法特征、题材分类等方面探讨其艺术特色。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调查主要采取走访、亲临实践、问卷法和归纳法,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采用的数据大都是第一手资料,列举的数据都是权威刊物、权威网络公开发表的数据,独特之处在于探讨陕南民间挑花的艺术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意义是通过对陕南民间挑花的进一步调查,了解陕南民间挑花对陕南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丰富陕南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指导意义是通过提高陕南民间挑花的知名度和在陕西挑花圈内的艺术地位,提高陕南的文化软实力,为陕南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品摘要
- 位于陕南地区的民间挑花深深植根于民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浓厚的生活气息,2009年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本文拟从陕南民间挑花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获陕西省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黄钦康编著的《陕南挑花》,[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1982年8月出版。 [2]王胜选,《陕南挑花艺术特色探微》,《群文天地》,[J],2010年第4期。 [3]张琼芳,《城固(陕南)挑花绣针法解读》,《大众文艺:学术版》,[J],2010年第5期。 [4]肖少林,《陕南民间美术的活态基因——城固架花》,《艺术教育》,[J],2011年第2期。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陕南民间挑花艺术历来颇具盛名,据地方志记载:“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世多珍之。有绣巧之美,无粗拙之态。此亦民性之自然流露者也。地处陕南秦巴山区的陕南民间挑花艺术,以其主题突出、构图简练、色彩鲜明、饱和谐调、美观实用、绣面光亮生动,针法匀整灵活,且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颇有影响。 陕南民间挑花艺术将不同视觉的物象做奇妙的艺术处理与组合,产生出违理合情与谐美怪诞趣味,潜隐着民间艺人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朴实美感。 对陕南民间挑花艺术进行研究的人员较少,主要有黄钦康、王胜选和张琼芳及当地少数文化工作人员。著作有黄钦康编著的《陕南挑花》在1982年8月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主要相关学术论文有王胜选发表在《群文天地》2010年第4期的《陕南挑花艺术特色探微》、张琼芳发表在《大众文艺:学术版》的2010年第5期的《城固(陕南)挑花绣针法解读》、肖少林发表在《艺术教育》2011年第2期上的《陕南民间美术的活态基因——城固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