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属外科手术器械领域,解决了腔镜手术中缝合、打结困难的问题。器械内部前端为打结器;头部为改良的强力持针夹头。缝合拔针后,内部拉线导丝将线拉入,由打结导丝完成打结,再将结送至目标位置,无须电辅助。器械核心为打结器:环状打结轨道,此创新结构可在器械内成结。本器械可简化操作;广泛适用须钛夹的情况,降低手术费用;使许多开放性手术转为腔镜手术。夹头的特殊设计使持针夹头夹持牢固。
详细介绍:
本作品“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持针钳”属于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它集持针钳与打结器于一体,同时解决了腔镜手术中缝合、打结两个问题,可在腔镜手术的缝合位置行远距离打结。器械内部的前端置有打结器。器械头部为改良的强力持针夹头。缝合拔针后,内部拉线导丝将线拉入器械内部,再由打结导丝完成打结。之后推结导丝将结推出,置于目标位置。整个器械无须电辅助。器械最核心部分是打结器,为环状的打结轨道——横截面为“C”形与“O”形,轨道中有断端。这种创新结构可以在器械内部生成结。 该器械的问世,可简化腔镜下的缝合操作;极大范围适用于需要钛夹的情境,降低手术费用,节省手术时间;还能够使许多原本的开放性手术转为腔镜手术。夹头拖尾部分的创新性特殊结构设计,使持针牢固,在夹针穿透组织的时候不会滑动。作品优势有:连续缝合、夹持牢固、可循环使用。

作品图片

  •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 一种新型的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目的: 自主设计、制作一种带有打结功能的腔镜手术持针钳,可一次性解决体腔内缝合、打结两个问题,能在不拔出器械的前提下,进行腔内连续缝合、打结。推广后,或可广泛应用于须使用钛夹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避免腔内留置钛夹所造成的的多种不良反应,完善了临床腔镜手术,具有实用性、先进性。 设计思路: 在微创腔镜手术中,往往需要进行止血、闭合管道、缝合组织等处理。传统模式的止血、闭合管道多采用钛夹夹闭,缝合组织多使用吻合器。事实上,就不良反应来说,普通缝线优于钛夹。而由于腔镜手术空间小、距离远的限制,连续缝合并打结操作繁杂,耗时长。本项目核心是打结器,它与持针钳整合于一体。拔针完成后,在器械内部自动进行打结,之后剪线,继续缝合、打结,动作连贯。由于该器械的目的是短时间、高效率地缝合,所以发明者对持针钳的力度也进行了改进,使之能牢固地夹针,以应对高韧性组织。以上是设计本作品的思路。 创新点: ①自主设计的打结器,可在体腔远距离成结:打结器可生成正、反两种结,交替生成即是外科常用的“方结”。 ②集“持针”与“打结”功能于一体,使腔内的连续缝合可行。 ③夹头拖尾设计使力矩改变,夹持力度增加:器械夹头拖尾采用创新结构,增加夹持力度约4倍。 技术关键: ①保证打结质量 ②设计内部机关以简化动作 ③连续缝合、打结 ④适应各型号缝线 ⑤持针钳夹持力度的改良 主要技术指标: 长度:400mm 夹头形状:细针 夹头开口角度:14° 灭菌方式:甲醛熏蒸法

科学性、先进性

连续缝合: 缝合完毕,直接进行打结处理。可做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等,无异于开放手术。缝合范围基本等同于开放手术,不局限于平面缝合。 与钛夹相比: 不仅能对管道进行结扎、缝扎,还能够吻合、修复等。 夹持牢固: 本作品对以往器械的内部构造做了改进,其夹持力度不逊于直视手术持针器。不采用凹槽结构,不限制夹针的角度。只要以辅助器械配合,可以在体腔中变换角度进行缝合。由于线是内置于持针钳中,因此缝针不会掉落入体腔深处。 循环使用: 灭菌后循环使用。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本作品于2011年5月20日完成查新,查新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 查新结果:从检索结果看,未见到国内外有此“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相关报道。因此,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和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同期出具《科技项目咨询报告》,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 报告总结:经分析,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打结器原理模型试验成功;Solidworks软件绘图完毕;4倍模型制作完毕。

技术转让方式

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外壳透明);图纸;现场演示(模拟操作);图片;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技术优势: 本器械集持针、打结功能于一体,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持针缝合后,拉动器械后部拉杆,进行缝合原位的远距离打结。器械采用可拆卸的设计、组装方式,能对陈旧的部件进行更换,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在制作材料上,使用当今已应用于外科器械的合金钢、超弹性材料,使之能够在短时间内应用于外科临床。本作品广泛适用于现今的腔镜手术,如各类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手术费用。 前景预测: 微创手术业已成为外科手术的趋势。外科医生都希望在达到相同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手术创伤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在该作品问“市”后,会进一步拓展腔镜外科的领域。由于本器械可以使许多原本需要开放的手术转为腔镜手术,而腔镜手术则是外科的趋势。因此,若作品转化为产品,将会有很大的临床需求。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麻醉和无菌术的逐步完善和推广,外科医师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腔镜手术应运而生。目前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包括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等。随着技术进步,其领域仍不断扩展。正因腔镜手术创伤小的特点,造成其操作比直视手术复杂。各种手术器械的开发,都是为了在腔内模仿直视手术的条件。各类器械的发明,实质上都是在弥补非直视手术的缺陷,如空间狭小(气腹的建立)、不可触及(钛夹、推结器、标本袋)等。但是,有一点至今仍不理想,这就是我们无法像在直视手术中那样简便地做结扎、缝扎等带有打结的处理。目前的打结器械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本作品是一种腔镜手术腔内打结持针钳,克服此类传统器械操作复杂的缺陷。将之与其它同类器械做一下比较: 推结器:一般的推结器使用较复杂,其方法是在体外打结,腔内推送,增加了外界物体进入腔内的次数,操作复杂,延长手术时间,且远距离打结增加缝线在组织内滑动次数,操作不当尚有撕裂组织的风险。 Endo-Stitch缝合器:它是美国外科公司为腹腔镜手术专门研制的,该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并不普及。由于夹头开口的限制,Endo-Stitch缝合器不能进行深位置的缝合,平面缝合亦困难。 第三,钛夹,现在普遍应用于闭合管道的操作,由于其大小的限制和异物性,无法与直视手术中的直接缝扎效果相媲美。并且,在体腔内留置钛夹会引起术后不良反应。腔镜手术的优点已不容置疑,但在体内留有金属夹令人们忧虑。术后病人在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时,钛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干扰,如产生伪影、 强光折射等,影响附近组织观察,当病史讯问不详者更易产生错误判断。虽然目前已有可吸收的生物夹,但价格昂贵不易推广。国内外已有报道,钛夹在胆囊切除术后有可能脱落、移动和向胆管内游走而形成结石,而且原因不随钛夹放置位置和操作方法改进而完全避免。相反,丝线不吸收,作用时间相对较可吸收时间长,而又避免了钛夹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于超声刀,有日本学者将其与Endo-Stitch做过对比,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上长于Endo-Stitch缝合器组。而腔内使用电刀会使术野充满烟气,手术中止,待吸引器吸净烟气后再继续手术。 与上述器械比较之后,本作品优势自然呈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