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现状调研——以韶关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通过对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调查掌握农村环境污染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呼吁、警示或建议决策行为,使农村发展不至于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立足于调研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经验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提出适合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同时综合地区特征及其垃圾、污水问题现状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出合理化的模型规划,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详细介绍:
某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广东省污染源总数60.2万个,占全国总数的10.1%,居全国首位。为了深入了解某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本作品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广东省韶关农村垃圾、污水的污染状况与环卫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实地调查范围涉及20个乡镇、20个村庄和250户,并进行了具体的个案访谈。调研结果表明:(1)韶关农村垃圾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的排污和种植业的秸秆、地膜以及各类包装等;54.6%以上的秸秆随意丢弃或焚烧,秸秆堆肥和还田率较低;韶关农村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为0.50kg。(2)农村没有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方式是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进入坑塘和河流;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粪污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3)韶关大部分村庄未设环卫管理制度和垃圾堆放收运设施,也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各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资金的投入。 基于此,作品提出了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防治、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发展生态产业,实行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积极防治农村污染;搞好垃圾分类,实现农村垃圾综合处置;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多方筹措资金,选用简易适用技术,综合防治农村垃圾与污水污染。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调查以韶关农村为例,以农村垃圾、污水为切入点,试图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尝试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道路,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作品在资料收集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韶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指出广省韶关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继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某省农村垃圾、污水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选题切合“三农”需要,旨在为改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对象典型,研究内容新颖,对我国经济强省广东的农村垃圾、污水污染与管理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中的空白;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过程严谨,笔者采用资料收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过整个寒假的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论据充分,研究结论可行性较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立足于韶关地区农村垃圾、污水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经验,提出适合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地农村选用适合的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本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本作品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韶关农村垃圾、污水的污染状况与环卫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实地调查范围涉及20个乡镇、20个村庄和250户,并进行了具体的个案访谈。调研结果表明:(1)韶关农村垃圾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的排污和种植业的秸秆、地膜以及各类包装等;54.6%以上的秸秆随意丢弃或焚烧,秸秆堆肥和还田率较低;韶关农村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为0.50kg。(2)农村没有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方式是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进入坑塘和河流;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粪污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3)韶关大部分村庄未设环卫管理制度和垃圾堆放收运设施,也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各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资金的投入。 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垃圾、污水防治的建议和对策: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发展生态产业,实行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积极防治农村污染;搞好垃圾分类,实现农村垃圾综合处置;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整治农村垃圾、污水污染。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3月获校级“丁颖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11年5月获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年2月. [2]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还原与渔业局.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2010年6月4日,6-7. [3] 广东省统计局. 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1. [4] 韶关环保局. 二00九年韶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9月. [5] 何品晶,张春燕,杨娜等.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049-2054. [6] 高志强,朱启红.有机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7,3:216-220. [7] 骆世明.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D].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垃圾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或者城镇的垃圾处理领域,对于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只占少数。如武攀峰等调查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人均日产垃圾量为0.15 kg,可堆腐物组分高达67.7%,因此他们提出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和高温发酵堆肥、废品回收循环利用为主,兼以少量废物填埋为辅的管理模式。乐小芳通过对江苏张家港市农村、吉林省吉林市农村、湖北烯水县等农村进行的农村环境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质数量和种类都大幅度增加。单华伦等以丹阳市群楼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群楼村的垃圾特性,并对群楼村垃圾的集运方式、处理措施以及当地居民对垃圾的认识进行了调查。叶春辉运用Logistic模型,通过使用2005年全国5个省份100个村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垃圾处理服务投资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村的规模和居民居住的密集度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垃圾处理服务的供给;在工商业越发达的村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同时,在县乡以上政府工作的本村人越多,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从居民层次看,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 目前对于农村垃圾处置利用技术的研究趋于成熟。对于已有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原料成分、影响因素、元素配比、反应条件上。此外,还不断有新技术被开发出来,例如在传统的有机垃圾堆肥技术上开发出了蚯蚓堆肥处理技术。但是由于许多技术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缺乏普试性。例如有些技术的使用存在地域性限制,无法大范围普及。从垃圾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来看,目前农村并不缺少成熟的垃圾处置技术。农村最缺少的是对技术适用性的研究和对技术选择方式的探讨。 截至目前为止,仍无关于广东省农村垃圾产量、排放和处理方式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农村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具体成因尚不明确。尤其是农村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农村农业经费短缺,而环保问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参与,需要多渠道资金的投入。本作品立足于广东韶关地区农村垃圾、污水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经验,提出适合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为当地农村选用适合的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