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初步调查和等级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全雄群在灵长类动物社群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为繁殖群提供具有生殖能力的优秀雄性个体,又是其他雄性个体的“俱乐部”。本作品第一章是国内首次对灵长类全雄群研究的系统论述,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第二章是对秦岭金丝猴全雄群的研究,包括全雄群的组成、数量、大小,并通过取食行为、空间近距、理毛行为等分析其等级制度,探讨其群体内部的支配从属关系,为其种群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详细介绍:
- 本作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章题为“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的形成与组织结构”,通过对国内外涉及到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不同物种全雄群内个体组成、个体间关系及全雄群与繁殖群的关系,以揭示全雄群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旨在对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全雄群的人工饲养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题为“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社会结构”,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对秦岭周至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川金丝猴群内全雄群进行连续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全雄群由17只个体组成,并可划分为3个独立的全雄单元,分别由3只成年个体,5只成年和亚成年个体,以及9只青少年个体组成,年龄组的差异是影响全雄单元划分的主要因素。对其中一个由5只个体组成的全雄单元(5-AMU),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记录单元内部个体间攻击-屈服行为,共558次,应用优势指数法对单元内个体进行等级排列,得出等级顺位:XBW>HQ>HB>MC>LX。记录理毛行为61个回合,观察理毛行为,分析不同个体对第一顺位雄性理毛时间的差异,发现XBW在相互理毛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不同个体对第一顺位雄性一个回合的理毛时间差异极显著,MC对第一顺位雄性一个回合的理毛时间最长;运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记录法对5-AMU进行了733次扫描,记录了取食过程中,不同个体相对第一顺位雄性的距离,取食过程中,XBW处于食物丰富的核心位置,其他个体分布在四周,不同个体相对XBW的距离差异极显著,除MC个体,等级顺位与相对XBW的距离成显著线性关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研究目的:1、首次对灵长类全雄群研究的系统论述,为今后灵长类全雄群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2、了解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组成、数量、大小,并通过取食行为、空间近距、理毛行为等分析其等级制度,探讨其群体内部的支配从属关系。 基本思路:1、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系统了解灵长类物种全雄群,有利于金丝猴和不同物种间的比较分析。2、学习野外数据收集方法,对全雄群进行跟踪调查,运用统计学检验分析行为数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全雄群是雄性个体生活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为繁殖群提供具有生殖能力的优秀雄性个体,又是其他雄性个体的“俱乐部”。在很多灵长类物种中,全雄群会远离繁殖群单独活动,不易寻找和观察,个体识别困难,致使国内外关于灵长类全雄群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秦岭周至金丝猴研究基地建立已有20余年,在前人的努力下,掌握了猴群的活动规律,突破了个体识别的瓶颈,为金丝猴全雄群的研究提供保证。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国内外关于灵长类全雄群的研究很少,有欠深入,研究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社会结构,填补金丝猴种群以往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也为今后其他物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学术论文摘要
- 第一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涉及到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不同物种全雄群内个体组成、个体间关系及全雄群与繁殖群的关系,以揭示全雄群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章: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对秦岭周至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川金丝猴群内全雄群进行连续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全雄群由17只个体组成,并可划分为3个独立的全雄单元,分别由3-AMU,5-AMU,以及9-AMU,年龄组的差异是影响全雄单元划分的主要因素。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记录5-AMU内部个体间攻击-屈服行为,共558次,应用优势指数法对单元内个体进行了等级排列:XBW>HQ>HB>MC>LX。记录理毛行为61个回合,分析不同个体对第一顺位个体理毛时间的差异,发现XBW在相互理毛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另外不同个体对第一顺位个体一个回合的理毛时间差异极显著,其中MC对第一顺位个体一个回合的理毛时间最长。运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记录法对5-AMU进行了733次扫描,记录了取食过程中不同个体相对第一顺位个体的距离,发现XBW处于食物丰富的核心位置,不同个体相对XBW的距离差异极显著。
获奖情况
- 本作品第一章“综述-非人灵长类全雄群的形成与组织结构”被《动物学杂志》录用(校样中) 本作品第二章“秦岭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社会结构”寄送《兽类学报》(审理中) 本研究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研究经费30000元,项目编号091069706。 本研究得到中央电视台(CCTV)“科技人生”栏目报道 本作品获得校内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 本作品荣获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鉴定结果
- 见作品附录
参考文献
- 作品参考文献共81篇,列举部分如下: [1] Darwin C.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M]. London: John Murray. 1871. [2] Kruuk L E B,Clutton-Brock T H,Albon S D, et al. Population density affects sex ratio variation in red deer[J]. Nature, 1999, 399:459-461. [3] 张鹏,渡边邦夫.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 Davies A G, Oates J F. Colobine Monkeys: Their Ecology, Behavior and Evolu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4. [5] Pusey A E , Packer C. Dispersal and philopatry[A]. Smuts B B, Cheney D L, Seyfarth R M, et al. Primate Societies[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250–266. [6] 齐晓光,张鹏,李保国,等. 非人灵长类重层社会中一雄多雌体系的分化[J]. 兽类学报,2010,30(3): 322–338. [7] Yeager C P, Kool K. The behavioral ecology of Asian colobines[A]. Whitehead P F, Jolly C J. Old World Moneys[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496–521. [8] 李宏群, 张育辉, 李保国. 非人灵长类社会等级现象的研究进展[J]. 兽类学报, 2004, 24:53-60. [9] 李保国, 李宏群, 赵大鹏, 等.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投食群等级关系的研究[J]. 兽类学报, 2006, 26(1):18-25.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全雄群主要出现在具有一雄多雌制社会组织的物种中,在这样的社会组织下,繁殖群内只存在一只繁殖主雄,雄性后代在性成熟后会被排挤出繁殖群,这一现象在长尾叶猴和托马斯叶猴等旧大陆猴物种中有都报道,在新大陆猴物种中也存在全雄群,如松鼠猴、绒毛猴、红秃猴等。这些物种的全雄群在组成数量上不同,如加纳长尾猴全雄群较小,由2-4只个体组成;长尾叶猴全雄群较大,最大可达32只个体;松鼠猴雄性个体迁出社群时,通常会多只个体集合形成全雄群;观察长鼻猴、黑白疣猴的主雄替换事件发现,全雄群内具有明显等级关系,且全雄群内个体共同攻击繁殖群主雄,最终由全雄群内等级最高的雄性个体出任繁殖群新主雄;在激烈的繁殖竞争中,全雄群内雄性个体往往通过替换的方式成为新的主雄,建立家庭,新主雄作为具有健康生殖能力的优秀雄性,为后代提供优质基因。 川金丝猴具有一雄多雌制重层社会结构。前人对川金丝猴繁殖群的社会组织、等级结构已经研究的较为深入,关于川金丝猴全雄群,任仁眉等在对湖北神农架川金丝猴研究中发现,全雄群内个体存在聚合行为,当听到社群内警报声时,各AMU内个体会从它们分散的位置上,突然向一个方向聚拢起来,趋近险情并作威警告;吕九全在2005年观察秦岭川金丝猴,发现2个AMU,报道了其中青少年AMU的同性爬跨行为。 狮尾狒狒、埃及狒狒与川金丝猴有着相似的一雄多雌制重层社会结构,在狮尾狒的OMU中,幼年雄性在青年期离开出生单元进入AMU中。在埃及狒狒社群中并没有明显AMU的存在,由于它们有着较强的亲缘识别能力,有一些具有带有兄弟亲缘的OMU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族,少年雄性在2岁左右就会从出生OMU中迁出,散布在出生族的外围,它们与主雄往往多是叔堂类的父系关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关注于灵长类物种繁殖群的结构组成,这是由于全雄群活动广泛,往往并不跟随繁殖群一起活动,加之个体识别的瓶颈,使得国内外学者对灵长类全雄群的认识并不充分。我们以往对秦岭川金丝猴种群研究中,发现全雄群明显存在,全雄群内部分为多个单元,这些单元的划分因素是什么?埃及狒狒雄性个体间具有较强的亲缘识别能力,那么川金丝猴AMU内个体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狮尾狒狒与川金丝猴有着相似的重层社会结构,其AMU内个体间等级关系不明显,那么川金丝猴AMU内是否具有等级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确立的?这些都是我们渴望了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