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女娲的神话本源及其在后世作品中的形象嬗变
小类:
社会
简介:
论文选取一个典型的神话原型“女娲”为对象,对其文学演化历史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梳理。本文旨在探讨女娲最初的原始形象以及该形象与后世作者、时代观念融合而产生的嬗变,分别从上古、中古、近古以来三个阶段的代表性材料中分析女娲形象发生与演变的文化足迹。 女娲的形象作为一种原型,被用来描摹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传递社会信息,她的形象嬗变是不同时期社会观念、文学职能、文化风尚、个体与集体思想的投射。
详细介绍:
在理性文化、技术文明日益强势的时代,我们的精神归宿、情感家园非但未能更加美好,反而日呈衰象。作为现代人精神自疗的手段之一,神话需要更多的关注,种族记忆更待适时唤醒。作为爱的精神、拯救的力量存在的女娲,是我们既不应该更无法忽略的美丽存在,此即探讨其本源与嬗变的主要意义所在。作为古老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化生之母、补天之神的功绩让后世崇敬爱戴,其神秘的由来与作为更让人猜测、联想、发挥不已,引发丰富的传说与创作。在秦汉前后的文献典籍里,女娲已经遍布足迹。经过不断的阐释发挥,除化生万物、补缀苍天外,更与伏羲发生联系,兼有阴阳合和、媒通情感的神职,神职泛化、形象美化、细节深化、神性人化是近古以前女娲形象的嬗变特征。而自近古以来,女娲形象更加彰显,在其神话事迹的启示下,以《封神演义》、《红楼梦》、《故事新编•补天》、《仙剑奇侠传》等为代表,将她纳入各自的价值思考,充当多种象征,从至高无上的主流话语、为世所弃的女性价值、走向幻灭的情爱文明到求异图新的现代理解,随着文化感悟的深入,女娲的命运越来越发人深省,形象更加重要,使之无愧成为中国文学形象长廊中最具象征意蕴的原型之一。早期女神的独立性和至高无上的特性已经在各国各地区的神话史上得到了证实,在远古原始时期,女神一直占据着绝对的崇拜优势。虽然奴隶封建社会以父权君权全面压制了女神崇拜,但这种信仰在人的思维中沉淀了下来,最终转化为集体无意识顽强地存留至今。而女神所表现出来的仁慈、宽容和疗救庇护的特征代表了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态度,并且由此衍生出一种注重和谐和包容的世界观。在中国,也就是以厚德载物为核心的母性情感价值。女娲的形象作为一种原型,成为作家手中内涵深厚的题材,作品不会脱离女娲的本源形象——女神。按照同构联系不断演化出来的传说和作品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流变的反映,是作者遭遇、思想结构、思维层次的窗口。女娲被用来描摹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传递社会信息,她的形象嬗变是不同时期社会观念、文学职能、文化风尚、个体与集体思想的投射。女娲时代已经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每一代华夏文人都想用笔墨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女娲。总体上看,她在早期是大地始祖,是妻子,是母亲,是女神,具有中华民族的积极民族精神:奉献、善良、聪慧等,直至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原型;然而越到后期,女娲就越个性化,甚至愈加悲剧化,承载着作者的独立思考价值与对历史文化宿命的感悟。另外一层意义是,我们需要铭记,在这个西方神话扑面而来的时代,我们有自己的神话,自己的女神。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唤醒民族思想中的远古女神意识,即厚德载物的母性精神,认识到中国有自己民族有独特魅力的神话女神,以及普及人们对女娲形象的认识,详细解析华夏各朝代文人对女娲的解读和再创造。 基本思路:从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写,包括女娲形象形成、发展、嬗变,主要分析古代典籍和后世作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在构思本文时,查阅了近50多篇近年的硕博、期刊论文,创作时翻阅了大量古籍、译本,在导师多次指导下经过反复修改,并按系教授意见斟酌;先进性:坚持女娲所代表的原始精神、华夏民族厚德载物的精神,并且呼吁人们了解华夏文人对女娲的描写,还原一个自己心目中中国五千年前最独特的女神;独特性:首次把《仙剑奇侠传》作为当代对女娲形象的解读,并把女娲形象嬗变和作者、社会文化主流联系到了一起。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作为科普读物,增强人民民族自豪感和对本民族圣母女娲的认同感;而神话形象是文学创作的素材,本文探析女娲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内涵有助于帮助人们解读;有助于根据解释现代人的神话意思和圣母思想;梳理“女娲”这一母题的发展脉络。现实指导:指导人们全面地去看待女娲这个形象,女娲形象融合了许多的元素;也提醒世人更多地去关注古籍,客观认识神话的原型和发展规律;巩固华夏民族对于民族女神和神话的自信。

作品摘要

在技术文明、西方话语日益强势,而人文价值、民族话语日呈衰象的今天,作为现代人精神自疗的手段之一,神话需要得到更多关注,种族记忆更待适时唤醒。作为爱的精神、拯救的象征存在的女娲,是我们既不应该更无法忽略的美丽存在,此即探讨其本源与嬗变的主要意义所在。在秦汉前后文献典籍里,女娲已经遍布足迹。经过不断的阐释发挥,除化生万物、补缀苍天外,更与伏羲发生联系,兼有阴阳合和、媒通情感的神通,神职泛化、形象美化、细节深化、神性人化是近古以前女娲形象的嬗变特征。近古以来,女娲形象更加立体,在神话事迹的启示下,以《封神演义》、《红楼梦》、《故事新编•补天》、《仙剑奇侠传》等为代表,将她纳入各种价值思考,充当多种象征,从至高无上的主流话语、为世所弃的女性价值、走向幻灭的情爱文明到求异图新的现代理解,随着文化感悟的深入,女娲的命运越来越发人深省,形象意义也更加彰显,无愧充当中国文学长廊中最具象征意蕴的形象之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校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杨利慧.女娲溯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3-104.王增永.中国神话学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2. 闻一多.伏羲考.闻一多全集[M].四川:巴蜀书社,2002.20. 陈振民.后土圣母:人祖与地母的结合[J].运城学院学报,2009,27(6):26-27. 郭铁娜.“女娲蛇躯”考辨[J].山西大学学报,2008,31(1):64-68. 湛利华,张竹君.近年女娲补天神话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9,4:226-227. 沈莹.汉代图像系统中的“月神”[J].北方美术,2009,3:63-66. 郑尤. 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民族女神神话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16-22. 阮成城.鲁迅和曹雪芹对女娲神话的改造[J].红楼梦学刊,2008,3:178-180. 狂徒创作群.新仙剑奇侠传[M].华文出版社, 2003,1. 李诗晓.从神的世界走来[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1):78-79.

调查方式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影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在“女神女娲本源”的探究上和《故事新编》的内涵上,以及少数民族中的女娲遗迹,尚未追述其形象嬗变过程,并且对于女娲形象和社会文化风尚的融合方面未曾涉及。同类研究主要偏重于“考古”、“文字学”探究,多在猜测和探索原始时期的横向结构,而对女娲形象的纵向发展未有综述和分析。对女娲问题,当代叙述和阐释的最为详尽的是杨利慧的《女娲神话与信仰》。作者在尽可能广泛地参考了中外学者有关女娲神话的研究成果后,将对民间的女娲信仰及其神话与信仰的探讨,确定为研究女娲问题的基础和中心。本书最大的优势是作者主要采用了民俗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用民俗文化的整体观念考察神话,突破了视野与资料来源上的局限。同时她又不满足于此,而认为面对女娲这个复杂的对象,应该进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学者们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注重于世界神话学的宏观体系中,寻找中国神话学自己的正确位置,建立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以自强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我们研究神话不仅应将之看成一个整体,还应将它的发生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神话的文学化,却给中国神话的长卷添上了华美的一章,它不但焕发了神话固有的青春光彩,而且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和活力。 神话与文学历来有不解之缘。在文化视野中观照文学,应该说,任何文学发展中的各种形态,都可以追溯出它的原初模式,并从中找出某种规律和启示,神话对于文学来说具有一种原型的意义。关于女娲问题,李祥林《女娲神话的女权文化解读》、李道和《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等文,亦有各自的阐释。这说明对于神话的阐释,应是在寻求一种文化认同的同时,再创造自己文化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类型与母题是进行神话分析的重要依据,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