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本研究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
详细介绍:
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本研究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对于进一步明确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药理作用,研究其抗慢性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作用,以期开发成新型镇痛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作品图片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进一步明确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药理作用,研究其抗慢性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作用,以期开发成新型镇痛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于急性炎性疼痛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42只痛阈正常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行鞘内埋管术,待恢复后制作术后切口痛模型,2h后鞘内注射GM(剂量)(A1组),鞘内注射GV(剂量)(B1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组),鞘内注射PK+GM(A2组),鞘内注射BIC+GM(A3组),鞘内注射PK+GV(B2组),鞘内注射BIC+GV(B3组),分别于术前(T0)、术后(T1)、给药后10min(T2),30min(T3),1h(T4),3h(T5)测定其后足缩足痛阈,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MPE)。 结果:(1)与C组比较,A1组、B1组T2-5痛阈升高。 (2)T2-5时,A1组MPE高于B1组。 (3)T2-5时,与C组比较,A1、A2、A3组痛阈均高于C组,而A2,A3组均低于A1组,A1、A2、A3组MPE均高于C组,而A2,A3组MPE均低于A1组。 (4)T2-5时,与C组比较,B1、B2、B3组痛阈均高于C组,而B2、B3组均低于B1组,B1、B2、B3组MPE均高于C组,而B2、B3组均低于B1组。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胡丽.GABAa受体参与地西泮引起的小鼠镇痛作用的机理研究【D】. [2] 周明璐.钩吻总碱的镇痛、镇静及安全性研究【J】.中成药,1998,20(1):35. [3] Brennan TJ, Vandermeulen EP, Gebhart GF. Characterization of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 Pain. 1996;64:493-501. [4] Bressan, E., Farges, R.C., Ferrara, P., Tonussi, C.R..Comparison of two PBR ligands with classic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LPS-induced arthritis in rats【J】. Life Sci,2003(72):2591–2601. [5] Daisuke Kondo etc.Peripheral-typ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ntagonist is effective in relieving neuropathic pain in mice【J】.J Pharmacol Sci,2009(110):55-63. [6] Farges, R.C. Peripher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ligands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Curr. Med. Chem. -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llergy Agents,2003(2) : 409–41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对于GABA系统的研究,揭示出其与痛觉调制密切相关。Reyes-Vasques等人报道活化丘脑侧束中的GABAa受体会引起抗疼痛作用;胡丽报道地西泮的抗疼痛作用是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徐龙河等报道GABAa受体拮抗药印防己毒素和荷包牡丹碱对CO2光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呈剂量相关。 脊髓转位蛋白TSPO(旧称PBR,外周型苯二氮唑受体)是1977年Braestrup在研究苯二氮唑受体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2006年Papadopoulos等将其重新命名为TSPO。Anholt的研究揭示了TSPO的分布。Gavish指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TSPO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Milligan脊髓内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在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因此TSPO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迅速得到重视(Daisuke Kondo,2009)。 Braestrup报道了PK-11195和Ro5-4864是 TSPO高亲和力配体,因而迅速被用于TSPO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他们具有广泛的效应,诸如促进中枢和外周甾体合成(Besman,1989),抗炎,镇痛(Bressan,2003,Farges,2003,)免疫调节(Bessler,1992)。Torres报道了TSPO与慢性炎性疼痛存在着关联。 国内对于钩吻的研究,表明钩吻碱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其提高痛阈程度仅次于吗啡,而高于其他生物碱(张昌绍,1970)。周明璐等的实验表明钩吻总碱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减轻热刺激所致疼痛,且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而对于钩吻素甲单体对于急性炎性疼痛的作用以及GABA系统和TSPO系统在其中作用,国内外尚无公开文献报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