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碳足迹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全面监测和统计居民日常生活中碳排放的系统。其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家庭资源监测端、家庭客户端、个人碳排放储蓄卡、公共客户端和服务器系统,辅之以折算、监督和交易等配套机制,主要实现对住宅内资源消耗和室外商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碳排放地监测与统计,为用户提供碳排放消费查询服务、智能减排建议和个人碳排放额度交易等功能。该系统的实施将指导全民自觉参与减排,并还有可能带来一场“低碳生活”的绿色革命。
详细介绍:
碳足迹指的是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常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表示。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家已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降低碳排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个人碳足迹的监控被公认为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其中,关键是对个体活动过程中碳排放的监测与量化。 为了实现个人碳排放...(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碳足迹系统
  • 碳足迹系统
  • 碳足迹系统
  • 碳足迹系统
  • 碳足迹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目的: 一、量化个人碳排放,减少个人碳排放,提高全民低碳意识。二、促使居民选择更低碳的消费方式,间接促使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与改良。三、为公民个人表达自己的环保和公益愿望提供有效的渠道。四、探寻节能减排新策略,为减排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基本思路: 首先,通过分布式动态采集的方式监测住宅内的水、电、燃气等资源的消耗;通过RFID碳标签的方式实现对室外商品服务消费数据的采集;然后,制...(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国内外现有技术的特征: 系统方面,现有技术多数是网页版或软件的形式,通过用户主观输入生活行为信息统计个人碳足迹。缺点是监测方位狭窄、不精确、目标群体过小,客观性不足,约束力不够。电器识别方面,目前还没有能完全客观识别电器的方法。 相比而言,碳足迹系统突出的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主要有: 一、全面准确的碳排放监测与统计。家庭资源监测端和公共客户端分别实现了对家庭用水、燃气和电量和商品服...(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10年“碳足迹系统”第一代系统获得微软创新杯嵌入式开发项目中国区冠军; 2010年“碳足迹系统”第一代系统获得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0年在核心期刊《电子产品世界》上发表论文一篇; 2011年获得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肯定和推荐; 2011年6月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该作品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模型;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 该系统在监测、统计、数据管理等方面均实行自动化管理。使用过程通过触摸屏引导输入完成。 技术特点: 一、个人碳排放监控的首次硬件实现;二、智能电器识别技术;三、自动化分布式动态监测;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五、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 系统优势: 一、范围广泛,引导与约束并重;二、系统实现方便、安全,指导性强;三、计量准确,功能丰富;四、人际交互性强,用户体验良好;五、硬件...(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碳排放的监测和统计大多限于工业领域,针对个人日常生活碳排放的监测统计系统并不常见。现有常用的碳排放计量系统多是网页版或者计算器式的。 1、专利号为201020107769.0的“碳计算器”,通过个人输入的日常能源、交通、部分商品消费的数量,按照一定的换算系数,换算统计出个人碳排放消耗。但是此系统不能实现实际的碳排放监测与统计,用户自行输入的方式使得系统具有主观性和统计不准确的...(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