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正是他们,为中国令人瞩目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可能正栖息在城市医疗保障的背阴处,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愁眉不止。 调研小组运用两个寒假的时间,进行两期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现状调查,运用时间和人群两次对比,构建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分类指导、统筹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有参考价值。
详细介绍:
两个忙碌的寒假,数次冰雪天气的外出调研,无数次深入的讨论与分析,社区医疗、流动人口、户籍地居民、政策分析……着眼社会民生,服务社会发展。 通过两次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现状调查,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进行对比,将医疗接续政策实施前后的流动人口本身进行对比, 构建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发现流动人口有着享受城市基层卫生服务的意愿,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现状并不相同,不同的医疗保险影响了对于首诊医院的选择。同时,政策的差异又导致了对流动人口事实上的社会排斥。由此,我们提出了“分类指导、统筹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有参考价值。

作品图片

  •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 分类指导 统筹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之道--基于两次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如何有效使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是本文的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本调研设置了两个对比,在同一时点上将当地居民与流动人口进行对比,在不同时点上将流动人口本身进行对比,以期了解除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之外的历史事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同时,构建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现状进行评价。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经过文献及政策材料分析,本文运用两次对比的研究逻辑框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问卷回收率、数据一致性检验等均符合社会科学要求。先进性:着眼十二五规划热点民生问题,重点研究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提出在此方面的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前瞻性;独特之处:运用两次调研资料,将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进行对比,将接续政策实施前后的流动人口本身进行对比,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量化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何有效使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是本文的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目前流动人口参与社会保险的程度如何、他们对基层医疗的参与意愿和信任度如何都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通过两次调研的对比,了解目前流动人口群体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态度,评价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状,探索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人口对于新医改的看法,进而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作品摘要

本文通过两次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现状调查,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进行对比,将政策实施前后的流动人口本身进行对比, 构建了“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发现流动人口有着享受城市基层卫生服务的意愿,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现状并不相同,不同的医疗保险影响了对于首诊医院的选择。同时,政策的差异又导致了对流动人口事实上的社会排斥。由此,我们提出了“分类指导、统筹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有参考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第六届首都挑战杯一等奖,本校第十二届创新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安伟.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8):19-20 [2]贝弗里奇报告[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 当代社会流动[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10):541-544 [5] 龚文海. 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比较与制度创新——基于11个城市的政策考察[J]. 人口研究. 2009(4):26-28 [6] 景晓芬.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 甘肃理论学刊. 2004 (2):20-24 [7] 李新伟, 石玲. 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研究[J]. 人口学刊. 2006(2):36-40 [8]Gardemann. Migration and health : public health services coordinating health related variety[J]. Gesundheitswesen. 2001,63 Suppl 2 : S115-9. [9] Siem. Migration and health -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 .Schweiz - Rundsch - Med - Prax ,1997 ,7 ;86 (19) : 788 - 93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 HealthSystem: Improving Performance[M] . Geneva : WHO ,2000.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焦点群体访谈,资料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主要存在有三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模式:以上海和成都为代表的综合保险模式、 以北和珠海为代表的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和以武汉为代表的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模式。综合保险模式的覆盖对象除了农民工之外,还包括其他外地从业人员或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而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针对农民工群体设立、在运行上独立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在内容上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模式则是没有专门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办法的城市采用。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都遵循了“保大病、保当期、独立运行,统筹范围窄和用人单位缴费为主,不建个人账户“这几项原则。这些地方政策的出台无疑对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因为流动人口群体的多样性,在政策真正执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弊病。 流动人口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城市中职业稳定、有固定收入的流动人口;第二类是季节性外出,在农闲时外出打工而在农忙时回家种地;第三类是流动性较强的打工者,他们的住所、职业均不稳定,经常在城市之间流动。对于第一类流动人口即使职业身份改变也不会使他们再回到农村去务农。而第二类流动人口在本质上他们还是农民,只是农闲时进城打工,而打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在农村的生活,不会想在城市长期居住。第三类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中的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会分别向第一类第二类转变。这一类只是流动人口中暂时状态。现有的城市农民医疗保障政策都把农民工看作可以在一个城市长期居住的第一类来对待,所实施的医疗保障模式大体上和城镇职工的医疗模式相似或相同。在制度建构上忽略了第二类和第三类流动人口的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具体针对性。 现有的针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多以保大病或者特殊门诊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病的困扰,但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更为常用的一般门诊等基础服务则缺乏保障。2005 年,深圳市推出根据“布吉模式” 经验设计的新方案,出现农民工“排队买保”情形。后,深圳市取消“布吉模式”,要求所有外来劳务人员只能参加深圳市社保局的医疗保险。但仅投保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费用高,故参保积极性不高。取消“布吉模式”的医保措施后,在劳务工密集的工业区周围,“黑诊所” 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一真实案例表明农民工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敏感性要远高于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敏感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