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论晚清维新知识界的“世界”图景(1880—1900)--以“中西优劣论”为中心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哲学
- 简介:
- 本作品以晚清维新士人对“中西优劣”的种种认知和判读为中心,集中考察此时期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图景。认为当时知识精英对“中西优劣”的判读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主动接受以泰西为中心,万国林立的“世界”图景和“文明”秩序,另一方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边缘化,表现出微妙曲折、时代特征显著的复杂心态。 本作品具有全球史研究的新颖视角,采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理论性较强,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详细介绍:
- 晚清以来,中外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西方武力及其文明的大举入侵,中国逐步卷入由欧美主导的现代世界历史进程并日渐“边缘化”。中国传统的“天下”观解体。重新比较中西优劣,建立新“世界”图景,确定中国在新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明在新世界文明秩序中的适用范围,成为晚清维新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鉴于传统“天下”观的实质文化内涵—“文野之别”。笔者认为,“天下”观的崩溃首先是文明观的崩溃。晚清维新知识分子世界认识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对中国文明至上意识的反思。他们在承认中国文明并非唯一文明形态、西方也存在文明的前提下,对中西文明的优劣高下进行了重新审视。本文试以晚清维新士人对中西优劣的认知为主轴,考察此时期知识界的“世界”图景。 笔者认为,晚清知识精英对中西优劣的判读是矛盾的。在维新知识分子身上,受西方文明影响的民族国家认同和现代化目标,与承续传统而来的中国文化认同和世界主义目标并存。表面上看,他们追逐富强、致力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分析,儒学普遍主义的“天下”观在他们心中仍具有潜存的影响。这使得维新知识分子一面主动接受以泰西为中心,万国林立的“世界”图景和“文明”秩序,一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边缘化,大力鼓吹世界文明之运将至泰东,表现出充满矛盾曲折、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在民族危亡的压力下,维新士人选择认清现实,对中西优劣进行功利性考察,承认现阶段中国文明落后于西方,并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一种功利实用主义的文明价值观。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情结又使维新士人不甘承认中国文明本质恶劣。他们大力鼓吹“西学中源”并努力发掘传统与西方的“暗合”之处,力图确证中国文明只是阶段性落后,并未与世界文明主流脱节。甚至期待中国文明能凭借某些超越西方的潜质,成为未来“文明”的典范、“世界”的中心。 从总体看来,晚清维新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明强大的优势时,虽然警惕自省,承认现实中国不如西方,但亦积极乐观,深具自信。相信中国文明本性并不低劣,不会永远落后,只要以西方文明加以改造,必定会在未来世界文明秩序中占有重要一席。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清末维新知识分子们的乐观不免过于天真,但我们仍能充分地感受到他们那充沛的文化底气。这种不卑不亢的文化态度,对于去西方霸权具有重要意义,可使我们更加坚定在当今世界自利自存之信心,同时也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处理多元文明冲突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重的知识背景。 本作品具有全球史研究的新颖视角,采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理论性较强,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9世纪末,传统的世界观—“天下”观念解体。鉴于传统“天下”观的实质文化内涵——“文野之别”。论者认为,“天下”观的崩溃首先是一种文明观的崩溃。晚清维新知识分子“世界”认知的变化,也首先表现为对中国文明至上观念的反思。他们在承认中国文明并非唯一文明形态的前提下,对中西文明的优劣进行了重新审视。 本文试以维新士人对中西文明的认知为主轴,考察此时期知识界的“世界”图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从传统“天下”观到现代“世界”观的转变,是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课题。本作品以维新时期的“中西优劣论”为中心关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知识界“世界”观念的形成和思想特点。本作品的研究具有“全球史”的视角和意义,具有很强的学术创新性和前沿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晚清维新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明强大的优势时,虽然警惕自省,承认现实中国不如西方,但亦积极乐观,深具自信。相信中国文明本性并不低劣,不会永远落后,只要以西方文明加以改造,必定会在未来世界文明秩序中占有重要一席。这种不卑不亢的文化态度,对于去西方霸权具有重要意义,可使我们更加坚定在当今世界自利自存之信心,同时也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处理多元文明冲突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重的知识背景。
作品摘要
- 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使中国传统的“天下”观解体。重新比较中西优劣,建立新“世界”图景,成为晚清维新知识分子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晚清知识精英对中西优劣的判读是矛盾的。在维新知识分子身上,受西方文明影响的民族国家认同和现代化目标,与承续传统而来的中国文化认同和世界主义目标并存。这使得维新知识分子一面主动接受以泰西为中心,万国林立的“世界”图景和“文明”秩序,一面又竭力抗拒自身的边缘化,大力鼓吹世界文明之运将至泰东,表现出充满矛盾曲折、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在民族危亡的压力下,维新士人选择认清现实,对中西优劣进行功利性考察,承认现阶段中国文明落后于西方,并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一种功利实用主义的文明价值观。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情结又使维新士人不甘承认中国文明本质恶劣。他们大力鼓吹“西学中源”并努力发掘传统与西方的“暗合”之处,力图确证中国文明只是阶段性落后,并未与世界文明主流脱节。甚至期待中国文明能凭借某些超越西方的潜质,成为未来“文明”的典范、“世界”的中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资料检索目录: 1、原始材料:维新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的文集:《康有为全集》、《饮冰室合集》、《严复集》、《谭嗣同全集》,游记:《走向世界丛书》,报刊:《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 2、二手资料: (1)海外汉学名著: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史华兹《严复与西方》、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等。 (2)近代思想史论著:汪澍白《文化冲突中的抉择》、李承贵《中西文化之会通》、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
调查方式
- 1、研读原始文献、参考二手材料 2、利用北京各大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书报刊物、文件信息 3、参加相关会议,听取讲座报告 4、向导师咨询求教,与同学讨论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目前学界对19世纪末“世界观”的研究多从现实政治权力、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合法性等角度展开。如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陈廷湘、周鼎《天下•世界•国家》、项飚《寻找一个新世界:中国近现代对“世界”的理解及其变化》。鲜见从文明观,“中西优劣”角度入手的先例,与本文角度略有不同。 二、另一方面,学界对维新思想家“中西优劣论”的研究相对较多。如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张昭军《传统的张力——儒学思想与近代文化变革》。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整体性研究和分析模式僵化。 (一)学界对维新“中西文化之辩”较为深入的专门研究,多集中于单个精英思想家。如列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史华兹《严复与西方》,萧公权《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黄克武《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李承贵《中西文化之会通》、王中江《严复与福泽谕吉》、焦润明《梁启超启蒙思想研究》。针对维新知识界整体“中西优劣论”的专论较少,仅在近代思想史通论中略为涉及,如汪澍白主《文化冲突中的抉择》、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二)现有研究往往将维新 “中西优劣论”视为五四“中西文化之辩”的先声:一方面表彰其相对洋务时“中体西用论”的进步性,已突破中国中心框架;另一方面又批评其尚未达到五四的思想水平,缺乏对中国落后之源在于文化的自觉。如沈大德《略论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李友滨《中国人对中西文化认识的演变及“全盘西化”论的破产》,李喜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种肯定加批判的分析模式过于潦草,未能给予维新“中西优劣论”的独有时代特征则以应有的关注。 鉴于现有研究的两方面局限,本文在视角上,抛弃传统的直线思维定势,不把维新时期的“中西优劣论”放在自晚清到五四的纵向分析模式中,而把它视为“世界”认知的主轴,以“中西优劣论”为中心,考察此时期“世界”观的“维新”性格;在方法上,将知识界的“中西优劣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思潮来认识,综合各种看似矛盾的认知和判读,勾勒出维新知识分子眼中整体“世界”图景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