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全球竞争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新模式应用探求—基于宁波206家企业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调查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中小企业融入该平台的程度不高。如何促使中小企业快速地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以真实、充分的数据来探究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快速使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策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详细介绍:
国际工业分包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产品内分工的国际经济合作、企业运营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全球工业资源在技术、成本、人力方面的优化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中国联盟2007年在中国成立。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该联盟的五家秘书长单位之一。近年来,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促进本地区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然而,当前宁波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入网企业数少,推进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调查了宁波市300家企业,重点研究了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需求和意愿、影响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因素。通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对国际工业分包网络的认识,企业网络建设投入、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等。为此我们提出了将宁波企业加入国际分包网络作为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优化运营模式;做好SPX中心的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宁波SPX中心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升外包能力等几项措施,旨在为宁波市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引导宁波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宁波中小企业尽快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进而推动宁波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以真实、充分的数据来探究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的现实状况,提出如何快速使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策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本调查报告的研究思路是:对宁波百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对宁波市206家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现状分析→升级优化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路径分析→政府推广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措施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论文撰写是建立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的,我们对宁波300家外向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37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保证了调查过程的科学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2、研究针对宁波市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特有的问题提出了四点解决方案,为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改进和完善该平台提供了参考,使该平台的建设更具针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组就宁波外向型生产企业融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及瓶颈进行调研,为更好地推动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在宁波的发展提供借鉴;本课题还为政府如何优化升级国际工业分包网络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有利于完善政府在推动宁波中小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中的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作用,加速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宁波工业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

作品摘要

近年来,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促进本地区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然而,当前宁波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入网企业数少,推进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调查了宁波市300家企业,重点研究了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需求和意愿、影响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因素。通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企业加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对国际工业分包网络的认识,企业网络建设投入、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规模等。为此我们提出了将宁波企业加入国际分包网络作为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优化运营模式;做好SPX中心的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宁波SPX中心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升外包能力等几项措施。旨在为宁波市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引导宁波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宁波中小企业尽快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进而推动宁波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全球竞争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模式新探究—基于宁波206家企业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平台的调查研究》被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采用证明。2011年4月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大同,高建.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 天津教育出社,2002. [4]邓集文.政府服务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论之维[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3). [5]刘恩专.及时制、国际分包与跨国公司物流管理[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6] 石奇.制造范式转型、集成经济与“国际代工模式”升级[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7]应金芳.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当代特征及其效[J].世界经济研究,2007(7). [8]刘满成.电子商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9]李青,吴晓青.欧盟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及借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0]刘宁.网络经济下的政府与政府职能:基于有限政府理论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2).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统计报表、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国际分包理论的论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阶段生产模。Vanek(1963)、Melvin(1969)以及Varne(1971)通过对两阶段生产模型的研究首次论述了产品内分工。Helleiner(1973)敏锐地观察到这类出口产品主要与纵向一体化国际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专门环节相联系,该文观察分析的现象,实际是产品内分工早期形态和表现。Finger(1975)研究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海外组装操作 ”,也是产品内分工的早期表现。Dixit和Grossman(1982)将两阶段生产模型扩展为多阶段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关税等政策变动对这类国际分工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分工理论开始盛行。Jones & Kaerzkowski(1990)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为“零散化生”该研究强调了服务活动对于开展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并指出两个因素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一是比较优势因素,二是规模报酬递增因素。 (2)国内研究 国际分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战略模式将深入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蒲华林、张捷(2007)认为持续的中美贸易顺差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和东亚诸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对华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转移所导致的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其实证分析表明,产品内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是产生中美之间结构性贸易顺差的根源。王峰(2008)运用面板协整的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扩张来自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外部需求的增加。彭支伟、刘钧霆(2008)计算了1995年和2001年东亚十国(地区)的总体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和各经济体所有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经济体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行业规模程度和关税壁垒是影响垂直专业化分工在东亚发展的重要因素。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区域内部关税率的反应弹性高于对区域外部关税率的反应弹性,这是东亚地区在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方面的区位优势作用的结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