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及归国全程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以对西班牙语专业学生调研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采取发展心理学中的横断研究设计,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将质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学生出国前、留学中和归国后全过程中社会文化冲突与适应过程的问题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提升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际能力的一些教育对策,如改进相应课程设置、提供多样化留学选择、设计跨文化适应指导手册、开办留学交流课堂、安排专门指导人员等。
详细介绍:
本研究采取发展心理学中的横断研究设计,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将质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学生出国前、留学中和归国后全过程中社会文化冲突与适应过程的问题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与出国前相比,中国赴西班牙留学生在出国以后,以及留学期满归国后确实会遇到一定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同时社会文化适应的困难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自我能力的信心;在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方面,同学们出国前的预期与留学时期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且这种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对社会文化适应的不同预期影响同学们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程度,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程度;国外留学生活经历对于提高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鉴于此,研究还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提升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际能力的一些教育对策,如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改进相应课程设置,培养对东道国文化的融入能力;提供多样化留学选择,拓展跨文化适应的实践能力;设计跨文化适应指导手册,促使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自觉提升;开办留学交流课堂、安排专门指导人员,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后顾之忧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学生出国前、留学中和归国后全过程中社会文化冲突与适应过程的问题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留学生实际遇到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给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启示,进而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等教学策略提出改进意见和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际能力,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本研究首次将学生在出国前、留学期间以及留学期满回国后的多次文化适应问题作为一个连贯的过程进行研究,强调研究的连贯性和对问题的纵向研究深度。二、本研究采取了发展心理学中的横断研究设计,采用深度访谈和调查将质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了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三、本研究着眼于国内高校国际化办学不断深化的趋势,使对留学生教育跟得上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留学教育实践,使留学生辅助工作更加科学。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对跨文化适应与冲突问题的研究成为现实之需。本研究针对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困难的实际情况,对于进一步做好提升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际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育对策,如改进相应课程设置,设计跨文化适应指导手册,开办留学交流课堂,安排专门指导人员等,为留学生轻松、有准备地应对文化冲突问题,更好地享受留学过程提供帮助;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发展。

作品摘要

本研究采取发展心理学中的横断研究设计,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将质的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学生出国前、留学中和归国后全过程中社会文化冲突与适应过程的问题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与出国前相比,中国赴西班牙留学生在出国以后,以及留学期满归国后确实会遇到一定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同时社会文化适应的困难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自我能力的信心;在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方面,同学们出国前的预期与留学时期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且这种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对社会文化适应的不同预期影响同学们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程度,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程度;国外留学生活经历对于提高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鉴于此,研究还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提升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际能力的一些教育对策,如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改进相应课程设置,培养对东道国文化的融入能力;提供多样化留学选择,拓展跨文化适应的实践能力;设计跨文化适应指导手册,促使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自觉提升;开办留学交流课堂、安排专门指导人员,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后顾之忧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于2011年6月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Gerald F. Lackey. "Feeling blue" in Spanish: A qualitative inquiry of depression among Mexican immigrants. 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8(5). 2.Zheng & Berry.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ojourner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1(4). 3.Kathrin.Meye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German version of the 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8(5). 4.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于桂敏,王艳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6.袁慧.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看如何提高留学生的适应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7.曾利娟.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8.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9.陈慧.在京留学生适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基础心理学,2004 10.邬志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不同学者因其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文化一词内涵的描述不尽相同,但都一致认为文化既对个体乃至社会群体的行为、思想、观念等会产生深远影响,而同时也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不同地域、社会特征等的差别,就形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千差万别的社会生活现象。不同文化现象的交织与碰撞引出了人类学家奥伯格早在1960年就提出的“文化冲击”概念,这一概念被一直沿用至今,用来研究和探讨外国人的文化适应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一直蓬勃发展,留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留学生是一个感受跨文化冲突与适应最突出的群体之一,近年来关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在近年大量涌现,如陈向明研究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适应,徐光兴研究了中国学生在日本的适应,郑雪研究了中国学生以及访问学者在美国的适应。长期以来,研究中国留学生赴美、英、日等国家遇到的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多,而对赴其他国家留学生遇到的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少;对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时期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多,而对中国学生在留学前、留学中和留学归国后的全过程遇到的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少;对留学生跨文化冲突与适应现象描述的研究多,而对引发留学生跨文化冲突与适应原因等的纵向深入研究得少。 目前在西方,关于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其中涉及了移民群体、少数种族群体、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和转学生等)等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如Gerald F.Lackeys, Kathrin Meyers, P . Ornetti等学者的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多是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料为基础。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国情的不同,西方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留学生的适应问题。 综上所述,从现有国内外研究来看,一方面研究背景多放在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大国,对其他文化背景国家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关于留学生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和教育管理方面,探讨如何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或是将研究主要焦点还简单集中在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所遇到文化适应冲突问题,而没有将其在出国前的准备、心理预期中的文化适应与留学期间的文化适应以及留学期满回国后的再次文化适应问题作为一个连贯的过程进行研究,割裂了研究的连贯性和对问题的纵向研究深度,为此,所展示的问题只是留学生问题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