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帘蛤科巴非蛤属贝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 种分析方法, 对我国东南沿海5 个织锦巴非蛤群体11 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可为我国巴非蛤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详细介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 种分析方法, 对我国东南沿海5 个织锦巴非蛤群体11 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三亚与福建厦门群体群体的形态接近,广东湛江、广东深圳和广东汕头三个群体的形态最为接近,而这五个地理群体很明显地分为了两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 个主成分, 贡献率: 主成分1 为37.489%, 主成分2 为17.803%, 主成分3 为10.704%, 累计贡献率为66.005%。建立了5 群体的判别函数, 判别准确率P1 为46.7%—66.7%,P2 为43.5%—72.7%。5 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52.6%。本研究可为我国巴非蛤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作品图片

  • 帘蛤科巴非蛤属贝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拟采用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序列对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巴非蛤属物种展开分子系统学分析,并通过分析多个巴非蛤属近缘属间的分子系统关系,对巴非蛤属形态学立属依据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地理解属内各类群的系统学地位及进化关系,为该属动物的的分类学工作提供新的依据,为该类生物的生态、养殖及病害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同时为我国巴非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其人工繁殖、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有关巴非蛤属贝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当前主要是集中在亚科及属的水平上,且涉及的物种数量较少,并没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本研究则集中研究属内亚属和种的水平上。 二、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沿海分布巴非蛤属贝类展开分子系统学研究,计划采用线粒体、核基因的多基因联合分析结合形态学性状,对巴非蛤属贝类系统学展开研究,对数据矩阵采用多种建树、分析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更好地理解巴非蛤属内各类群的系统学地位及进化关系,为该属动物的的分类学工作提供新的依据,为该类生物的生态、养殖及病害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同时为我国巴非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其人工繁殖、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 种分析方法, 对我国东南沿海5 个织锦巴非蛤群体11 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三亚与福建厦门群体群体的形态接近,广东湛江、广东深圳和广东汕头三个群体的形态最为接近,而这五个地理群体很明显地分为了两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 个主成分, 贡献率: 主成分1 为37.489%, 主成分2 为17.803%, 主成分3 为10.704%, 累计贡献率为66.005%。建立了5 群体的判别函数, 判别准确率P1 为46.7%—66.7%,P2 为43.5%—72.7%。5 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52.6%。本研究可为我国巴非蛤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获奖情况

广东海洋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Canapa, A., Marota, I., Rollo, F. &Olmol, E. (1996).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Veneridae (Bivalvia): comparison of molecular and palaeontological data.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43(5): 517-522. Canapa, A., Schiaparelli, S., Marota, I. &Barucca, M. (2003). Molecular data from the 16S rRNA gene for the phylogeny of Veneridae (Mollusca: Bivalvia). Marine Biology 142(6): 1125-1130. Fischer-Piette, é. &Métivier, B. (1971). Révision des Tapetinae (mollusques bivalves). Editions du Muséum. Habe, T. (1977). Systematics of Mollusca in Japan. Bivalvia and Scaphopoda. Hokuryukan, Tokyo. Keen, A. M. (1951). Outline of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pelecypod family Veneridae. Min Conch Club S Calif 113: 1-10. Keen, A. M. (1969). Veneridae. Treatise of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nd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Lawrence, pp 671. 庄启谦 (2001). 中国动物志. 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帘蛤科.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29—236.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巴非蛤属贝类在缀锦蛤亚科系统学地位、属下亚属等分类阶元设置及属下种间相互亲缘关系等重要问题, 尚存在诸多问题(Keen, 1951; Habe, 1977; Harte, 1992)。Fischer-Piette 等(1971)在“缀锦蛤亚科的订正”一文中指出, 该亚科在世界范围的106 种动物应划分为10 个属, 即Venerupis、Tapes、Ruditapes、Paphina、Marcia、Gomphina、Liocyma、Katelysia、Psephidia 和Irus。Habe(1977)在《日本产软体动物分类学二枚贝纲、掘足纲》一书中, 认为该亚科有12个属, 即在上述10 属的基础上, 另加上Siratoria和Nipponomarucia 两个日本的化石属。我国学者庄启谦(2001)基于铰合齿的形态特征及贝壳的形态,将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的巴非蛤贝类分类分为3个亚属8种。 现代系统学对许多双壳类类群研究结果证实,基于形态的系统学往往不能揭示所研究内类群间的亲缘关系(Lydeard et al., 2000),这主要是由于形态性状的平行或趋同进化所引起的(Canapa et al., 1996)。对于形态系统学研究来说,选择能客观反应类群单系分析的特征性状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作,由于帘蛤科贝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对不同栖息环境的适应,其亲缘关系较远类群间表型的趋同及亲缘关系较近类群间的表型多样化(Harte, 1992),导致帘蛤科贝类缺乏判别各类群单系性的形态学衍征(Mikkelsen et al., 2006)。Keen(1969)也承认其关于帘蛤科各亚科的安排是为了方便描述,不一定反映其系统关系。目前,不少学者开始借助分子系统学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已有的基于16S rDNA(Canapa et al., 2003; Canapa et al., 1996) 及16S rDNA、COI 和核编码基因H3 (Mikkelsen et al., 2006; Kappner and Bieler, 2006)合并序列的系统学研究均证实了巴非蛤属为一个单系类群,与形态系统学较为一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