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化养老问题研究——以社会养老的“开封现象”为中心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报告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获得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就开封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兴起、形成、生存状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社会事业的发展存在其自身逻辑、政府的公共政策既可能成为其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障碍,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超越国家视角、以优势视角来解决社会“问题”。
- 详细介绍:
- 开封,527万常住人口,60岁以上老人有655400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12.44%;全市人均GDP1.65万元,在河南省名列第14位(倒数第5);社会办养老机构(城区)66家,是该市公办养老机构数量的66倍,全省各市养老机构平均数量的3.86倍;67%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少于60个;一个普通的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却呈现“别样风景”——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中的这一独特景象,进而探寻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可能出路,是本研究的关切所在。 具体来讲,这一主题可以分解为以下问题:①在开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城市何以出现如此之多的养老机构——是一种社会事业发展的“乱像”还是一种可选择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②这些养老机构是如何生长起来的?③其生存状况如何?④对于像开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城市,这些养老机构将意味着什么——一种新的社会管理“危机”,还是一种可选择的新“道路“? 进而言之,这还意味着对于以下问题的回答:①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之间呈现何种关系?是否必然正相关?②社会事业的发展契机是什么?动力是什么?障碍又是什么?③如何看待人们从事社会事业的动机——逐利、慈爱之心、谋求生存过程中生长的慈爱之心、亦或其它?④在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当社会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潜在“问题”突出的“乱象”,且与政府的“现代化”社会事业“构想”相悖之时,政府应该怎么办?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以开封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为主线展开调研和论文创作,力图揭示这些养老机构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生存状态如何,有着怎样的未来,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有何启示,以期为政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供第一手分析资料及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为经济欠发达城市合理地解决养老问题、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借鉴。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以开封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为主线展开调研和论文创作,力图揭示这些养老机构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生存状态如何,有着怎样的未来,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有何启示,以期为政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供第一手分析资料及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为经济欠发达城市合理地解决养老问题、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借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先进性与科学性:报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根据调研对象特征确定抽样方法;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引入“政府-社会”互动的分析框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独特性:相关研究多以发达城市、问题视角、宏大关切、微观个案为切入,本研究以欠发达城市的社会养老机构(整体)为研究对象,引入国家视角与优势视角理论进行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运用上有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探讨社会养老的“开封现象”之特征、发展逻辑和未来走势,揭示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化养老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发展模式,为社会力量介入社会养老事业及政府社会管理提供经验性认识及决策参考。 2、相关研究多以经济发达城市、问题视角、宏大关切、微观个案切入,本研究以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社会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强调政府进行社会管理需超越国家视角以优势视角来制定政策,在方法和理论上有一定得价值。
作品摘要
- 开封市(市区)现有社会办养老机构66家,是本市公办养老院数量的66倍,河南省各市平均数量的3.86倍,然而人均GDP在河南省仅名列第14位。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在开封市呈现出一种非正相关关系,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获得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就开封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兴起、形成、生存状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社会事业的发展存在其自身逻辑、政府的公共政策既可能成为其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障碍,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超越国家视角、以优势视角来解决社会“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 [美]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华东理工出版社2004年版。 3.[美] 彼得.德鲁克,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美]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5. 陶立群主编:《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6. 孙艳艳,王炜:《对山东两个民办养老机构的比较研究》,载《社会》2004年第1期 。 7.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8.1990——2010年开封统计年鉴。
调查方式
- 1.走访 2.问卷 3.现场采访 4.个别交谈 5.图片、照片 6.文件 7.书报刊物 8.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国内,虽然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社会养老问题的研究几乎为零。 城市社会养老与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隶属于种属关系,有关社会养老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对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其中,傅亚丽在2008年《国内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综述》一文中,综合分析了20篇有关城市机构养老服务文献,并对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及问题、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目前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且特殊群体老年人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结论 。 通过仔细分析该研究发现,文章中涉及到的城市,全是国内一线省份和一线城市,例如浙江省、上海市、厦门等,没涉及欠发达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城市在社会养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经济基础这重要一因素,必定会导致欠发达城市社会养老事业——在养老机构的成因、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大多数城市尚欠发达,这导致先前的研究成果在关于我国社会养老问题研究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上大打折扣。为此,我们认为应对欠发达城市进行专题的、重点的研究。 在研究内容上,先前的研究几乎全是针对养老机构的需求、现状、问题、对策和发展模式的探讨,代表性的有作品有《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策略》,此类研究立足于“宏大关切”、实证性不足。也有立足于实证研究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多以个案为对象,在研究的代表性及与宏观理论的勾连方面存在欠缺;这些对个别养老院的访谈调查,在养老机构存在问题方面的发现虽然有其贡献,但由于缺乏对形成原因的探讨及缺乏理论指引,其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仍集中于“问题”层面,鲜有新意。 总之,相关研究多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宏大关切”、“微观个案”、“问题视角”为切入,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以欠发达城市(开封)的社会养老机构(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扎实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强调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必须实现从国家视角(通过宏大社会工程改造社会)到优势视角(强调对象的“资源存量”而非“存在问题”)的跨越,以期在解释开封市所存在的较为独特的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现象的基础上,为认识和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