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聆听无声世界的音乐——图像与音乐的相关处理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本设计基于arm嵌入式平台,利用视听联觉的原理,实现音乐与图像、动画之间的相互转换,即听觉的视觉化以及视觉的听觉化。 具体功能描述为将一首音乐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成具有同等感情色彩的动画播放出来,将音乐的美可视化。同时还实现了这样的一个逆过程,即由操作者任意作画,当绘制完成后,系统将根据画作的色彩等信息,依照一定的规则,将其转换为在意境上相呼应的音乐并播放出来。
- 详细介绍:
- 本项目设计研发一种音乐与图像、动画之间相互转换的电子系统,即把一首音乐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成具有同等感情色彩的动画播放出来,把音乐的美可视化。同时,还实现了这样的一个逆过程,即由操作者任意作画,当绘制完成后,系统将根据画作的色彩等信息,依照一定的规则,将其转换为在意境上相呼应的音乐并播放出来。 本项目的设计是基于嵌入式ARM9平台,同时以Qt为开发工具,实现了音乐播...(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作品设计发明目的:实现图像与音乐的相互转换,可让盲人“感知”图像,可让聋哑人“聆听”音乐,将声音信息视觉化,将图像信息听觉化。 基本思路:通过建立图像与音乐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绘图工具、音乐播放器、动画播放器为实体,表现出图像与音乐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图像与音乐的相互转换。 创新点:1.作品的想象力丰富,创新性比较独特,把看似无关的图像和声音通过人的...(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前人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在转换为音乐的道路上进行探索,而鲜少有人研究以音乐为主动方的转变为图像的过程,而且由于主观因素太大,并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而我们的这款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图像与音乐的相互转换,将图像转换为声音信号,这样那些听不见动人旋律、唱不出婉转乐曲的聋哑人可以使用此设备把他们心中的歌用画图的方式“唱出来”,同样,聋哑人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但他们可以通过观赏动...(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无
作品所处阶段
-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有偿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图片,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及技术特点和优势:我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操作简便。只要你拿起电子笔作画,绘制完成后点击按键以确认绘图完成,系统将自动对图画进行处理,然后播放出相应的音乐,这部分的转换是在后台进行的。反之,如欲实现音乐至动画的转换,则只需简单地让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那么,系统也将自动对音乐进行分析处理,播放出相应的动画。 适应范围:我们的设计基于ARM平台完成,成本...(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众所周知,从太阳光中可以析出七种色彩。而音乐与色彩一样,都能表达人内心世界的情绪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从而也就引起了人们对这样的联系的研究。 1.国外色彩与音乐的研究现状 在康定斯基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将色彩和音乐的情感联系起来,并在每一种色彩的解释中都用一种乐器的声音作为中介和归纳,即每一个色彩都有不同的客观伴音。在色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