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鉴于现有的白蚁诱捕和监测装置引诱剂投放不便,引诱效果不强,入侵白蚁容易逃遁等问题,我们经过两年的研制,开发出一种以植物材料为主要诱集物的新型白蚁诱集装置,本装置以松木块为载体,将香樟树皮粉末置入松木中,再佐以精油——β-蒎烯作为白蚁诱集剂材料,摆脱了化学药物防治的范畴,更环保。
详细介绍:
本装置有两种使用方式: 1、白蚁诱捕。使用时,选择在有明显白蚁危害迹象的地方,如树木、房屋、堤坝等。在其周围大约挖5个约40cm深的坑,竖直放入该诱集装置的地下部分,并将装置的内筒2、外筒1的穿孔7调整到重合状态,形成供白蚁进出的通道,然后盖上泥土。将精油瓶4固定在周围的树枝上或者其他可以固定的地方,由精油导管6链接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调节精油控制阀5使精油保持适宜流速导入诱集内芯3中。放置时选择一个相对阴暗潮湿的地点。最后画一个诱集装置的位置简图备用。从放置诱集装置1-2个星期后开始,每1-2月检查一次,将有大量白蚁的诱集内芯3取出,重新放入新的诱集内芯并补充精油。即实现连续诱捕白蚁的目的,对诱集到的白蚁可以进行药剂处理,集中歼灭或将其用于试验研究等使用。 2、白蚁的饲养。埋入地下的方法同使用方法1, 从放置诱集装置1-2个星期后开始,每1-2月检查一次,当有大量白蚁在诱集内芯中活动时,调整外筒1、内筒2是穿孔7呈交错状态,将白蚁困在装置内,后期不需要精油导入结构部分,即实现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白蚁。 技术特点及优势:本装置外壳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材质套筒式结构,分为内筒和外筒,两个筒的筒壁均具有供白蚁进入的穿孔,内外两层套筒紧密贴合,旋转或提拉内筒使内外筒穿孔不再重合,即可将白蚁困在装置内,可以为实验研究解决白蚁的诱捕和野外饲养的问题。同时,为了摆脱化学药物防治白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装置采用松木为载体,将香樟树皮粉末置入松木中,再佐以精油——β-蒎烯作为白蚁诱集剂,松木、香樟树皮、精油——β-蒎烯都是对白蚁具有很强诱集活性的纯天然植物材料,可以保障装置的诱集效果,同时解决了化学药物防治白蚁带来的诸多弊端。 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单,用于诱集时,诱集材料置换也十分简单,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同时具有环保意义,可靠性好:其次本装置可用于室外饲养白蚁可供科研和生产(如制成白蚁药酒、白蚁胶囊等)。 技术性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项目图片中展示的是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中:1、外筒,2、内筒,3、松木载体,4、精油瓶,5、精油控制阀,6、精油导管,7、穿孔 实施例:它包括外筒1,内筒2,松木载体3及其中的香樟树皮做成的诱集内芯,精油瓶4、精油控制阀5和精油导管6组成的精油导入结构四部分。其中,精油导入部分和诱集内芯构成了整个诱集材料部分。外筒1和内筒2构成套筒式外壳,通过旋转或提拉调整内外筒上穿孔的重合或交错以实现诱集材料与土壤的连通或隔离。松木载体上沿轴向均匀分布三个圆柱通道,里面填充佐以精油——β-蒎烯的香樟树皮,松木载体外壁分布的穿孔7与圆柱通道相连,使诱集材料的气味可以很好的挥发。 适应范围:在已经发生白蚁为害和需要监控白蚁为害的地方均可使用。 推广前景:该装置对白蚁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同时具备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可以重复使用、对环境零污染等优点,在白蚁的监控和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作品图片

  •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 一种新型植物性白蚁诱集装置的研制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现有的诱捕装置主要有两大类,即圆形和纺锤形的两类装置。前者由圆形外壳和装有饵木的内芯组成,后者在一纺锤形壳体内直接塞满饵木,这两类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1)检查时容易干扰到白蚁,导致白蚁逃走,甚或不再进入该装置;(2)投入诱捕剂不易操作;(3)引诱剂比较单一,对白蚁的引诱力不强。 鉴于现有的白蚁诱捕和监测装置引诱剂投放不便,引诱效果不强,入侵白蚁容易逃遁等问题,我们经过两年的研制,开发出一种以植物材料为主要诱集物的新型白蚁诱集装置,本装置以松木块为载体,将香樟树皮粉末置入松木中,再佐以精油——β-蒎烯作为白蚁诱集剂材料,摆脱了化学药物防治的范畴,更环保。 此外,在白蚁的实验研究中,白蚁的捕捉和饲养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装置在外形上的巧妙设计和无害化的材料选择,可以为实验研究简便的解决这个问题。 基本思路:从白蚁与植物的关系,寻找对白蚁有诱集作用的植物及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结合白蚁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一种诱集白蚁的安全、无害、高效的装置,用于对白蚁的监测与防控。 创新点:(1)在具有诱集活性的天然植物材料中筛选诱集材料;(2)结合最新的设计技术设计诱集装置,充分发挥诱集材料的诱集功能,实现对白蚁的监测和防控;(3)诱集内芯可以更换,使用简便,可重复使用。 技术指标:所筛选的植物材料对白蚁的诱集活性强于现有诱剂。诱捕装置对白蚁的诱集效果较好,并可实现白蚁的野外诱集和饲养。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性:本装置外壳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材质套筒式结构,分为内筒和外筒,两个筒的筒壁均具有供白蚁进入的穿孔,内外两层套筒紧密贴合,旋转或提拉内筒使内外筒穿孔不再重合,即可将白蚁困在装置内,可以为实验研究解决白蚁的诱捕和野外饲养的问题。此外,该装置采用对白蚁具有很强诱集活性的纯天然植物材料,诱集效果很好。 先进性: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单,用于诱集时,诱集材料置换也十分简单,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同时具有环保意义,可靠性好;其次本装置可用于室外饲养白蚁可供科研和生产。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本作品获得xx大学第二届国家创新试验计划支持,获得资助经费2万元。 为确保作品的创新性,该作品正在查新,由于提交时间紧迫,查新报告只附于纸质作品中。

作品所处阶段

专利申请已受理

技术转让方式

成果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图纸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装置外壳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材质套筒式结构,分为内筒和外筒,两个筒的筒壁均具有供白蚁进入的穿孔,内外两层套筒紧密贴合,旋转或提拉内筒使内外筒穿孔不再重合,即可将白蚁困在装置内,可以为实验研究解决白蚁的诱捕和野外饲养的问题。同时,为了摆脱化学药物防治白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装置采用松木为载体,将香樟树皮粉末置入松木中,再佐以精油——β-蒎烯作为白蚁诱集剂,松木、香樟树皮、精油——β-蒎烯都是对白蚁具有很强诱集活性的纯天然植物材料,可以保障装置的诱集效果,同时解决了化学药物防治白蚁带来的诸多弊端。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白蚁危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三峡库区和我国南方地区,受害的建筑物达到50%以上。广东10年以上的堤坝水库90%受害。农林作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山区新种甘蔗常遭受白蚁蛀蚀,严重地影响影响蔗糖的产量。水库堤坝的土栖白蚁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但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律,土白蚁在我国的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在美洲地区由于没有该属昆虫的发生,因此,国际上相关的高水平的研究报道很少。我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来说,我国的水利白蚁研究还停留在防控的层面上,对于生物学的基本研究还很落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形成组合技术和集成技术。 等翅目 Isoptera昆虫(白蚁)是一类原始的社会性昆虫,具有复杂的品级分化和集群的巢居生活等,显示出等翅目昆虫在进化道路上获得了极其先进的特性,使之得以巨大的发展,这些进化的生物学特性在整个昆虫纲中都是少见的。但等翅目昆虫在昆虫分类系统上属于比较原始的低等类群,等翅目昆虫在进化道路上与蜚蠊近缘(黄远达,1999)。 白蚁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早期的原始白蚁化石尚未找到。现在找到了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的白蚁化石。白蚁常与蚂蚁相混淆,两者同属社会性昆虫,但蚂蚁属于高等昆虫,与蜜蜂近缘,距今约仅7千万年的历史,因此白蚁是至今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李桂祥,2002)。 目前白蚁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我国是防治白蚁历史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614年就有白蚁为害房屋以及公元214年白蚁为害堤坝的记述(李桂祥,2002)。但在旧社会,我国白蚁的防治工作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白蚁防治重新得到重视,白蚁研究重新开始起步,经过几十年几代白蚁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白蚁防治与研究工作得到长足进展。尤其是水利堤坝白蚁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国推广应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白蚁为害长期存在,白蚁防治与研究工作也需长期不懈努力。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