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亟待拯救的千年“绝响” ——关于“巫音”文化生态现状的调查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巫音”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濒临灭绝却未得到科学保护。本研究应用文化生态学,通过深入调研“巫音”起源发展、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传承的困难,分析了其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动态演变情况,探讨了演变造成的功能分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满足保护与发展需求的新文化生态系统,提出了适应演变进程和系统要素的保护与传承模式,可为政府决策和保护同类非遗提供参考。
- 详细介绍:
- 本调研于2010年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资助。通过踏实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具备了一定的学理意味和应用价值,并已提交至重庆市巫山县宣传部,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将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本作品的调研对象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巫音”,也称“神歌”。它广泛流传于重庆市巫山县,现已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已濒临灭绝。 本调研试图通过调查并研究分析“巫音”的起源、发展、生存现状、其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境等方面,探索出科学、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巫音”的途径和模式。 明确了调研对象和目的,2010年及2011年年初,调查小组在巫山进行了为期17天的调查,其间访谈了“巫音”传承人、巫山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骡坪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等20余人次,并运用田野观察、文献梳理及综述等调查方法,对“巫音”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巫音”原始、神秘、古朴,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个性,是先秦楚地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和遗存,也是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祖先的关系中的智慧结晶,情感宣泄和愿望表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巫音”的生存在文化全球化、封建迷信概念扩大化等问题的影响下遭遇了严重的威胁,如“巫音”班子仅存三个,传承人年迈体衰且后继无人等。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思路: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重视“巫音”的动态发展变化,探讨其保护与传承模式。那什么是文化生态学呢?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它主要提出可应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对待文化,强调文化系统及其相关联的自然、社会、经济等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基于该学科的学科特性可得出: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巫音”的保护与传承,可避免现阶段保护措施单一、平面的缺点,得到更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传承模式。 在本研究思路的指导下,本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维分析”、“系统构建”、“模式探讨”的研究框架。 “三维分析”指在“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中,对其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演变过程中功能分化的情况及随之而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系统建构”指在三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优化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巫音”文化生态系统。“两种模式”指“巫音”保护与传承的两种模式。 首先,本研究对“巫音”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了“三维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巫音”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分化四个阶段,其功能也由前三阶段中单一的祭祀祈福分化为祭祀祈福、审美和研究。而与之而来的便是其利益主体由简单的传承人、消费者向传承人、多类型消费者、保护者、开发者的多元化转变。这是“巫音”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现代性转型的一种必然。 在“三维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优化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巫音”文化生态系统,并对系统中的构成因子进行了梳理。该文化生态系统是现有“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优化而非否定,也是适应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同时,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仍需要不断优化该系统,使其具有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三维分析”,我们认为“巫音”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未来演变过程中大致需经历两个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中其文化生态系统的特点、能量流动的方向、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新系统中的各构成要素及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别对应的“两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民间参与模式和民间主导,政府指导模式。例如,在第一阶段政府可主持打造主题旅游文化节等,第二阶段政府也可从文化政策、“巫音”继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指导。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使 “巫音”得以以良好、积极的态势继续发展和传承。 本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归纳为“四个有利于”。 首先,“巫音”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但是其现实的开掘研究,资源利用的文化和民俗意义却未被充分挖掘。而本调研使其得以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其次,本研究弥补了现阶段保护措施的平面性和单一性,形成首个系统的、整体的、生态的“巫音”保护与传承的思路和模式。 再次,通过对本思路和模式的适应性改变和推广,可为保护同类非遗提供一种新思路,模板和参考。另一方面,也可扩大文化生态学在保护非遗领域的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文化生态学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 最后,“巫音”得以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可充分利用其古朴审美性,转化为独具文化和民俗特色的旅游资源,也可促进巫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广与繁荣,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民俗风貌,促进三峡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为当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会培养三峡地区民众科学认识和保护非遗的意识,对于促进我国三峡地区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社会整合力和凝聚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保护“巫音”这一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是具有历史、现代和未来价值的,也是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挑战杯”这个大舞台,宣传、推广“巫音”,探讨其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使它不致灭绝,并让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将艺术和历史流传给后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写目的:通过对“巫音”的起源、生存现状与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困境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系统、整体、生态的保护思路与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探索适应于保护与传承同类非遗的普遍思路与模式。基本思路:分析“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动态演变情况,探讨演变造成的功能分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构建满足保护与发展需求的新文化生态系统,并提出适应演变进程和系统要素的保护与传承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本研究运用文化生态学,1、分析了“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2、实证构建了满足保护与发展需求的新系统,并梳理了系统的构成要素;3、提出适应于未来演进和系统构成要素的保护与传承模式。先进性及独特性:不同于以往音乐学、历史学的角度,1、首次将文化生态学与“巫音”保护相结合,提出了系统、整体、生态的保护思路和模式;2、在分析其文化生态系统演变进程的基础上,首次实证构建了适应发展的新系统。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该调研,1、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巫音”这一三峡地区传统民俗活动的“活化石”和巫文化的重要载体,该调查报告和所提出的保护模式也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巫文化这一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3、有利于打造三峡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4、有利于三峡民众对“巫音”及非遗的科学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其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社会社会凝聚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品摘要
- “巫音”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民族文化自我意识觉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急剧升温的背景下,更加具备了现实的开掘研究意义,和资源利用的文化与民俗意义。但在全球化和“封建迷信”概念扩大化的影响下,“巫音”濒临灭绝却仍未得到科学的保护。本研究通过对“巫音”的起源、生存现状与所面临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进行深入调查,运用文化生态学(1)分析了“巫音”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其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演变情况;(2)探讨了演变所造成的“巫音”功能分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情况及影响,预测未来演变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的特点;(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整体、生态地保护与传承“巫音”的思路和模式:构建优化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巫音”文化生态系统,根据未来各阶段的特点和新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巫音”的保护与传承模式:在第一阶段实行政府主导,民间参与模式,在第二阶段实行民间主导,政府指导模式,使“巫音”以积极、良好的生态势得以发展,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4)此外,通过对此保护与传承模式的讨论,可探索适应于保护和传承与“巫音”相似的非遗的普遍思路与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于2010年9月成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为101063540。 于2010年11月获XX大学第二届“XX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为确保作品的创新性,该作品正在查新,由于提交时间紧迫,查新报告只附于纸质作品中。
参考文献
- [1] 史新民.“巫音”探源 [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0(1). [2] 史新民.沮水“巫音”与楚音乐文化 [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 王忠虎.巫山巫音 [N] .重庆日报农村版(网络版),2010-7-21. [4] 江碧波,陶继锋.浅谈巫文化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创作 [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 [5] 管维良,林艳.三峡巫文化简论 [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6]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7] 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 [J] .民族艺术研究,2009(1):11. [8] 斯图尔徳.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3年第6期. [9] 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 [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0]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J] .经济地理,2005,25(5):716-719.
调查方式
-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田野观察、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影视资料、文件、文献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巫音”研究评述:国外对中国“巫音”研究成果尚未发现。国内,从对“巫音”的保护实践来看,“巫音”现以“民间音乐”的类别已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非遗。在申报过程中,政府和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工作,共收录了各历史时期“巫音”音乐上百首。此外,还以“巫音”为基本素材,创作、编排了《巫风祭祀》舞蹈及晚会等。从理论研究来看,国内对于“巫音”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关于巫文化的研究中,“巫音”以各种形态或名称多次被提及和研究,如在《三峡巫文化简论》(管维良,林艳,2003年)等文中便以“巫音”、“巫舞”、“做道场”等形式被提及。但关于“巫音”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多从历史学、音乐学的角度。虽然已达成应保护与传承“巫音”的共识,但并未形成有效的方案,相关著作如《“巫音”探源》(史新民,2000年)和《沮水“巫音”与楚音乐文化》(史新民,2001年)等。 2、文化生态学研究评述:文化生态学于1955年起源于美国。在国外,随着文化冲突的危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寻找一种使各种文化和谐发展,兼和共荣的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文化生态学迅速发展成熟,成为一门新兴的并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的兼和共荣的交叉学科。现阶段,文化生态学呈现出一派多国家和地区、多学科合作的繁荣景象。但对其学科基础性、综合性的系统研究,还略显不足。在国内,文化生态学的引进和研究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文化生态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显得薄弱。近20年,文化生态学只在某些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有简单介绍,以及有数篇文化生态学主题的论文,鲜有文化生态学理论体系的专著问世。相比之下,国内文化生态学的应用却走在前面。学者从文化生态学视野出发,研究教育生态学、艺术生态学以及媒体生态学等,形成了多本著作或专著。 3、“非遗”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国际社会,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应用。但将文化生态学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相结合,实证构建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和分析也仍然非常新颖。我国学者也逐步认识到,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需进行改良。如今,虽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正稳步开展, 但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稍显滞后:将文化生态学应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不多,且仍处于系统研究的初步阶段,并未实证构建非遗的文化生态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