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以北京七校人力资源行业相关专业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从微观角度出发,建立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人力资源行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以期填补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微观研究领域内宽口径衡量所带来的行业适配度缺失。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专员胜任力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企业问卷,得出人力资源行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力资源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量表》。
详细介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难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至今仍未能突破瓶颈。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就业问题也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然而,目前理论界从宏观体制层面谈论的解决办法并不能从实质上指导微观个体的行为,因此对于及时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从一个更加实际的角度进行探讨。 近些年来,该领域内对大学生...(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大学生竞争力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掌握是重要且基础的环节。由此,为建立科学实用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本研究选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研究的行业对象,调研确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求,进而开发出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量表工具,考察样本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差距,提供相关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在仔细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同时,特别重视实证环节:进行企业调研以获取雇主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求,以胜任特征理论为依据建立行业导向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型,以自陈式量表为工具考察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 研究弥补了我国相关研究与实证脱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缺陷,并首次针对HRM这一具体行业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相应评价工具,保证了成果的科学性和重复操作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热点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改善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考察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重新设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方案,具有高度指导意义。 成果应用上,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量表工具可以为相关学生及雇主所用,降低学生择业和雇主聘用的成本;另一方面,学校可利用量表工具甄别出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短板所在,改进培养方案。

作品摘要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建立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人力资源行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以期填补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微观研究领域内宽口径衡量所带来的行业适配度缺失。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专员胜任力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企业问卷,得出人力资源行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力资源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量表》。并通过对北京七高校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1.David Rae. Connecting enterprise and graduate employability: challenge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ulture and curriculum[J]. Education þ Training, 2007, Vol. 49 (No. 8/9): 605-619. 2.Stephen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1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2问卷调研分析法:由《人力资源专员从业技能调查(专家问卷)》 和《人力资源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量表》 两部分组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研究 把握就业竞争力的定义是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的基础。不同的研究成果中,就业竞争力的定义体现出导向相似、细节有别的情况,都含有如下三个特征:(1)就业竞争力是一组技能、知识和个人特征的集合;(2)就业竞争力的内容是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动态更新的;(3)就业竞争力面向的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就业结果和质量只是这一过程的副产物。 国际上对大学生就...(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