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中村居民对外联系特征与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树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项目以目前关注较少的城中村对外联系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宏观规律与微观机制相结合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典型城中村——树村进行调查,研究了城中村特别是大城市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在出行、就业和消费三个方面与城市的联系——即对外联系情况。
详细介绍:
本项目以目前关注较少的城中村对外联系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宏观规律与微观机制相结合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典型城中村——树村进行调查,研究了城中村特别是大城市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在出行、就业和消费三个方面与城市的联系——即对外联系情况。主要揭示了城中村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通勤、购物以及娱乐出行的圈层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与对外联系类型机制;研究了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联系在城中村生活中的地位、就业联系空间、时间和社会关系特征和机制;分析了城中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对外联系特征,并从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出行方式与频度研究城中村居民对外联系情况,通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反映出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进程。以求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实现城中村居民的全面市民化、提升城市化内涵,以及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掌握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出行、就业、消费活动的基本时空特征;以“开放系统”的视角探索城中村作为一种相对封闭的城市子系统与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求更全面的理解城中村这一特殊现象,为我国下一步城市化和解决城中村问题服务。 基本思路: 以对外联系为关键点,细分为对外出行、就业、消费三方面紧密相关的联系类型,针对不同方面展开实际研究,最终研究其相互关系得到整体性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的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均建立在扎实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共有:有效问卷为303份,有效出行日志为255份。样本量适中、抽样方法科学。此基础上,又选取了17例典型样本进行了深入访谈补充问卷调查结果,保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本研究运用地理学“空间”视点,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外联系”来研究城中村现状,以“开放系统”的视角探索城中村居民对外联系的特征与机制,揭示其生活方式特征的内在本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村民对外联系特征,揭示村民与其生活环境之间联系的内在机制,为政府改造城中村的政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其中包括根据居民出行需要的交通设施规划、配合居民生活习惯的周边配套设施(超市、邮局和银行等),最终实现城中村居民逐步完成全面的城市化,从而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作品摘要

“城中村”现象,即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周边农村土地被征用,原来村落被城市包围而形成的一种“城市里的乡村”特殊现象。本项目以目前关注较少的城中村对外联系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宏观规律与微观机制相结合的调查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典型城中村——树村进行调查,研究了城中村特别是大城市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在出行、就业和消费三个方面与城市的联系——即对外联系情况。主要揭示了城中村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通勤、购物以及娱乐出行的圈层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与对外联系类型机制;研究了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联系在城中村生活中的地位、就业联系空间、时间和社会关系特征和机制;分析了城中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对外联系特征,并从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出行方式与频度研究城中村居民对外联系情况,通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反映出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进程。以求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实现城中村居民的全面市民化、提升城市化内涵,以及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快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Hagerstrand T. What about people in regional science.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70, 24:7~21. [2] Shapcott M. and Steadman P. Rhythms of urban activity [A]. In Carlstein T., Parkes D. and Thrift N. (Eds.). Human activity and time geography (Volume 2),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49~74. [3] Cullen I.G.The Treatment of Time in the Explanation of Spatial Behavior [A]. In: Carlstein T. et al. Timing space and spacing Time. Vol. 2: Human activity and Time Geography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4]高橋伸夫.日本の生活空間にみろれる时空間行動に関する一考察[J].人文地理,1987(4): 295~318. [5]神谷浩夫,岡本耕平,荒井良雄,川口太郎.長野県下诹訪町における既婚女性の就職に関する時間地理学的分析[J].地理学評論,1990(11):766~783. [6]柴彦威.时间地理学的起源、主要概念及应用[J].地理科学,1998,18(1):65~72. [7]柴彦威,张纯,李昌霞.北京市老年人日常活动路径及时空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116~119. [8]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9]冯健,陈秀欣,兰宗敏.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 2007,62(10):1083~1096. [10]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走访、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城中村”问题除了与快速城市化这一背景紧密相关之外,更与中国特有情况相关。因而国外罕有直接与城中村相关的研究。能供参考的研究有城市边缘带研究,城市蔓延研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蔓延问题研究,国外贫民区的改造问题,国外“都市村庄”的研究,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的研究等等,但这些研究其研究调查区域多是在东南亚或南美等地区,与我国的历史、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而对于“城中村”研究而言虽具有参考价值但程度有限。 我国城中村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现象的认识和诠释的研究、城中村居民研究、城中村治理的研究三个方面: 城中村现象的认识和诠释的研究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中村内涵研究:即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城中村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产生原因研究:即探究城中村现象的原因。;形成演变机制研究,即对城中村问题出现和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城中村分类研究:即从城中村自身特点出发,对城中村进行分类;城中村文化观念研究:即研究由于社会环境得变化对于城中村居民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城中村居民的研究,则将视角主要放在城中村的居民身上,具体而言: 主要集中在对农民工生活状态的关注,谈城中村改造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城中村居民健康状况、行为及认知调查,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等等。 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问题,从行为主体的视角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近年来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行为地理学方法的相关研究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认知地图和城市意象、居住空间、消费行为、城市空间结构、时间地理学等方面上。欧美、日本和中国学术界运用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对中国城中村特点的已有研究多侧重于对其特点的简单、宏观描述或对某个方面的具体分析,直接以城中村居民调查对象并以开放系统的视角关注其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研究还甚少。由于城中村承担的吸纳流动人口特殊功能,以及众多的数量,其已成为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的一个重要类型,要进一步丰富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应当重视城中村居民日常活动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开展详细的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