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如何培养抢手的物流人才分析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我们,如何拉近自身与社会所需人才之间的差距?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凸显出来?如何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针对目前物流人才紧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存有差异的现象,我项目组有目的的对此现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简要地分析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抢手的物流人才。
- 详细介绍:
- 本作品采取了从物流企业、物流专业教师、物流学生等三个视角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方案。随着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从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就排在21世纪十大急需人才之列。但现今大多数从事物流事业的人都只适合传统物流行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因此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仍有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造成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不够完善,造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懂得物流知识的“皮毛”。由于我国物流市场庞大,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因此对物流操作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目前我国各高校培养出的物流管理人才在规格与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而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其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应该在教育上更重操作、技能和实践,同时还应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抢手的物流人才,以这种新的模式才能顺应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了解物流行业人才供求状况, 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能力和素质;2.明确物流专业的发展方向,探讨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促使加快专业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实践型、高技能型人才;3.让学生们看到自身的专业知识构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培养学生创新、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吸收供需结合、校企联手共同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理念,从物流企业、物流专业教师、物流学生获取前沿、真实的数据,结合三者的理念形成科学、独特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之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作品在目前物流人才紧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存有差异的现象时如同“及时雨 ”般出现,为培养现代物流人才,推动首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仅供参考的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作品摘要
- 随着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从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就排在21世纪十大急需人才之列。但现今大多数从事物流事业的人都只适合传统物流行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因此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仍有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造成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不够完善,造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懂得物流知识的“皮毛”。由于我国物流市场庞大,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因此对物流操作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目前我国各高校培养出的物流管理人才在规格与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而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其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应该在教育上更重操作、技能和实践,同时还应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抢手的物流人才,以这种新的模式才能顺应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无
调查方式
- 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有200多万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10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物流大专以上人才就是20万,每5个企业输送1个就是40万,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给每个企业各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而专业人才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与需求数量相差甚远,这种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状况很难实现社会需求。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 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尚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各不相同 ,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 ,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 ,存在着急功近利现象 ,没有注重对物流人才市场的充分调研 ,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实际现状分析不到位、实际需求把握不准确,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不尽合理 ,专业师资队伍质量不佳 ,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不高 ,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