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生短期支教--城市反哺农村的爱之路--对北京高校34个支教项目的调查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课题组选取大学生短期教育支持项目这一当今参与广泛并且日益增多的实践形式,从描述现状入手,以北京高校的34个支教项目为案例,分析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效果,并运用社会距离、社会网络、教育平等的理论加以解释,明确短期支教项目的积极意义与显存问题,为其发展提供方向与建议。
- 详细介绍:
- 随着要求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高校及社会的重视,甚至由此,大学生被视为促进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众多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公益融入实践的大学生支教活动成为众多高校组织的热门选择。而随着支教项目的普及与深入,其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质疑。然而大学生支教究竟现状如何,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其效果怎样衡量,应该如何发展?学界至今未给出有力地回答与评价解释。课题组选取大学生短期教育支持项目这一当今参与广泛并且日益增多的实践形式,从描述现状入手,以北京高校的34个支教项目为案例,分析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效果,并运用社会距离、社会网络、教育平等的理论加以解释,明确短期支教项目的积极意义与显存问题,为其发展提供方向与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当今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质疑也同步上升。而学界对于其实证描述,效果分析以及理论解释都相当缺乏。 我们基于北京高校34个短期支教项目的调查描述了城乡二元背景下:1)大学生如何影响农村儿童,促进社会公平,2)他们通过支教深层体认社会、重塑价值,3)政策、公众对于支教的看法与推动。我们运用社会网络等理论对支教的效果加以剖析,最后在支教模式、政策、内容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1)理论上,运用社会网、教育平等理论对支教效果多元分析,2)数据上,跟踪34个短期支教项目运作2年的组织信息,3)方法上,运用教育评价、社会距离问卷等工具; 先进性:1)成果上,深入指导短期支教的发展2)影响上,获得团中央、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等机构的重视与支持; 独特:1)分析上,首次综合数十个短期支教项目进行实证分析,2)视角上,突破以往只考虑单方群体的研究,全面衡量参与双方的收获。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建立支教信息反馈,提升支教项目质量:首次全面展现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与15所高校、34个项目建立反馈机制,促进项目间的交流。 (2)提出支教评估机制,推广支教教案建议:完善志愿者与受众的支教效果评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初步应用于绿光网络支教项目。 (3)协助支教政策制定,改进支教运作模式:在鼓励短期支教发展基础上,提高其门槛,避免资源浪费;实行志愿者统一培训管理模式,保证参与方收获。
作品摘要
- 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健康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大学生发挥力量的重要平台,短期支教活动日益普及,其发展、推动也有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作品即描述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运作现状,多元探讨其给大学生与受助方带来的影响。 首先,实证描述分析大学生短期支教发展过程。我们采集了北京15所高校34个短期支教项目的详细信息,从产生、发展、现状对其进行描述,发现短期支教项目具有起始早、灵活性强、参与度广、稳定性差、受高校推动影响大、效果难以测量等特点。 然后,针对支教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首先肯定了短期支教对于大学生体认社会、价值塑造的正面导向;然后运用社会网视角,透视短期支教对农村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对其情感、咨询网络的拓展与结构优化;最后通过衡量双方的社会距离,判断双方融合程度,探索支教对增进农村儿童的社会融入的作用;最后我们总结了支教这一城市反哺农村的行为所能带去的具体资源。 最终,从支教模式、政策和内容三方面进行导向性建议。基于调研,我们建议形成多项目下的统一培训管理模式,制定整体支持而较高门槛的支教政策,开拓以知识为主多元教育内容并存的教育形式,从而全面促进短期支教质的飞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09年12月12日 我校公益学术促进会举办的“支持型教育•学术型公益”研讨会 初步发表研究成果 2010年11月20日 我校团委与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举办的远洋之帆大学生助学论坛 发表初步研究成果 2011年3月 我校团委与我校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第2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 数据来源: [1] 北京15所高校,21个组织,34个短期支教项目的详细信息以及参与组织者、志愿者的访谈信息。 参考文献: [1] 赵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众商务,2010:3,197 [2] 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8 [3] 刘道香,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18. [4] 刘五驹,实用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5] 龚孝华,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丁学梅,大学生支教[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7. [7] 余民宁,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 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8]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9] 金娣、王钢,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已有的对于大学生短期教育支持项目的文献着重从来源、发展、成效三个层面分析支教项目。尽管缺乏相应支持数据,对现有的研究仍有一定推动作用。 来源层面,已有文献主要认为大学生短期支教由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而来的,认为在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随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开始受到青年志愿者的关注(王瑞,2009),而高校大学生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刘道香,2009),使大学生支教活动逐渐成为了具有区别性特点的志愿形式。这类分析主要从大学生单方面入手,而缺乏对诸如农民工流动现状、汶川地震等特殊事件等社会大背景的考虑。 发展层面,现有文献主要将大学生支教项目归为两个发展阶段:1996至1999年,大学生支教开始以独立身份出现;2003至2005年,大学生支教获得政府支持和认可。然而,这个两阶段划分主要针对长期教育支持项目,并不能准确描述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的发展。而事实上,短期支教的发展脉络与此确实存在差异。 效果层面,部分研究和评论肯定大学生支教活动带来的成效,如“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动力;使大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素质”(赵芬,2010)等。另外,也有相当的研究认为支教影响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程海燕, 王小丁等),这是由于支教时间普遍较短,造成了支教者的经常更替,使得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绩效。大学生支教活动也在组织、管理、沟通、教学等多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支教活动的成效(丁学梅,2007),所以部分学者对它的延续性持保守观望态度。研究中提及的可行对策包括加强培训、完善组织、加强反馈、建立评估激励体制等(王瑞,2009)。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效果评估方式,因此这些研究往往只将效果的衡量限定在支持对象上,而缺乏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涵盖。另外,这些研究同样未对长期与短期支教类型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