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生金钱往来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研究由“谈钱伤感情”这一俗语出发,探讨了大学生金钱往来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和自编金钱往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测查了285名北京某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请客行为对大学生之间的友谊质量有积极意义;而借钱情况增多会增加冲突,但不会显著地影响友谊质量。本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都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
- 详细介绍:
- “谈钱伤感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意思是在朋友之间谈到钱的问题时,双方的感情会遭遇到尴尬和挫折。这使得人们都极力避免牵扯到金钱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钱”,到底谈钱伤不伤感情,怎样谈钱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感情的融合性?这也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大学生处于向社会人过渡的时期,他们一般没有直接经济收入,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金钱观,正是这种特点成为我们研究的兴趣和切入点。同...(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谈钱伤感情”和“亲兄弟明算账”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似乎在谈到钱的问题时,亲密的感情会变得尴尬,受到威胁,这使得人们都避免牵扯到金钱的问题。但同时,朋友之间请客借钱又是一种沟通感情和互相帮助的方式。到底谈钱伤不伤感情,这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向成熟高速迈进的时期,在成年后的友谊、人际关系大部分是在大学时期就奠定了基础,因此大学生金钱行为对其自身友谊状况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关于金钱和情感的研究都很多,但是鲜有人对它们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而对金钱观念及行为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的研究也多见于国外。但对金钱观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国外研究的结果我们很难直接参考,所以本土化的研究非常必要。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北京林业大学311个本科生进行测查,对年级和专业进行匹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按照统一的程序进行施测。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在金钱交往中行为与心理的探究,试图分析出金钱在大学生友谊中的地位,一方面以此为基础,重视在友谊中的“谈钱”技巧,促进友谊的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友谊观,合理科学的看待金钱和友谊的关系。 另外,本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对惯用的俗语进行批判性思考,重新审视和检验俗语在真实生活中的适用性,并指出在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谈钱伤感情”俗语的适用性。
作品摘要
- 目的:探讨大学生金钱往来行为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指导大学生的金钱往来行为。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和自编金钱往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测查了285名北京某大学本科生,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结果:①借钱情况上,男生(14.064±3.375)比女生(13.230±2.542)更多,非独生子女(14.299±3.100)比独生子女(13.182±2.879)更多,农村(14.70±3...(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研究论文于2010年获得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梁希杯”学术论文大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 [1] DW Krueger. Money meanings and madness: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analytic review. 1992,78:209-224 [2] Belk. W, Wallendof M. The sacred meanings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p...(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友谊质量问卷和通过访谈、初测等环节自编的金钱往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大学生金钱心理 杜林致等人通过自编的金钱心理问卷研究了我国大学生金钱心理特征与其自我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上对金钱持积极、认可的态度,但不把金钱视为成功的标志。杜林致之后又研究了金钱心理与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用问卷法调查分析了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的金钱心理类型及其发生不道德工作行为可能性的差异。研究发现,大学生比管理人员在工作压力、从众、组织氛围等情境中更容易发生不道德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