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文章立足于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不断融合这一研究视角,对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的文化传承及发展现状进行微观分析。调查采取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实体要素层次和态度感知类层次两方面对高碑店村的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进行深入调查,意在找到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冲突点,最终找到一个平衡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机制,促进乡村本源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协调发展。
详细介绍:
在商业化背景发展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大大的加速了本源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速度。然而,在异质文化与本源文化碰撞、交融、整合的过程中,乡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商业化对乡村本源文化的冲击。 然而,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从商业化这一背景研究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的问题相对较少。尚且,在商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外来文化是强势文化,本源文化是弱势文化,强势文化较容易取代弱势文化,从而使得本源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无形流失。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文化冲突这一研究视角,以高碑店民俗村为研究对象,寻找商业化背景下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冲突点,探讨出乡村旅游地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协调发展机制,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促进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份作品,课题组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从而为对这一问题的治理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品图片

  •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 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在商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高碑店村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冲突点的识别,探讨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协调机制,以实现乡村旅游地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协调发展。 研究思路:本文以高碑店村为研究对象,采取演绎及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实体要素层次和态度感知层次两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以找到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冲突点,探讨出乡村旅游地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和谐发展的协调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选题科学。文化冲突问题,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及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2、研究对象典型,视角独特。通过对高碑店村的实证研究,寻找该地的文化冲突点,从而提出合理的协调机制,弥补了国内对文化冲突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 3、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过程严谨。通过实证分析与演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数据真实可靠,科学性强。结论可行,实际意义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通过对高碑店村文化冲突点的识别,探索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的协调机制,对乡村旅游地文化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建设有重要意义。 2、本文从文化冲突这一视角着眼,提出促进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协调发展机制,为有关行政部门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 3、运用文化冲突的协调机制,指导乡村旅游地合理有效的挖掘和保护本源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本源文化的同时,促进本源文化与外来文化协调发展。

作品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旅游积极影响发展的同时,与乡村旅游地文化的冲突不断加剧。在商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探讨与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协调机制,是实现乡村旅游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章选取高碑店民俗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和量性的研究方法,对高碑店村的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进行深入调查,意在找到商业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冲突点,最终找到一个平衡外来文化与本源文化的协调机制,促进乡村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3):510—512. [2]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2):64 [3]Ian Knowd,"Rural tourism:panaca and paradox"available at [4] 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7,18(2):285 [5] 刘赵平.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1998(4):1 [6] 何景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 农村经济[J],2005(1):126-127 [7] 北京民俗博物馆.高碑店村民俗文化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33 [8] 郑承庆等.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保护问题探析[J].理论参考.2010(10):5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影视资料、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关于乡村旅游地社会文化的研究问题,社会各界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学术界更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根据有关文献的整理结果,从1997年-2003年期间,发表有关“旅游”的文献有9000多篇,而有关“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章则只有60篇。在这60篇文章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及相关旅游方面期刊上的文章则只有42篇,而有关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的研究少之又少。 2、就研究领域来看,现阶段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社区参与、村庄治理等人文社会方面的关注度要高于乡村旅游经济层面,对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国内,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多数学者以西方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在乡村旅游的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学者是从人文地理等角度来描述和认识乡村旅游的,而较少的从态度感知这一层面去研究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冲突问题。 3、在相关文化研究的理论上,国内理论创见不多,并且部分理论尚存在争议。目前,主要理论包括刘赵平的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其中,童恩正在1989年提出,涵化理论尽管从宏观范围上说明了在旅游开发后的社会文化改变,但其仅停留在解释性理论的层次,人们据此很难推断出具体操作性的控制影响方法。 4、在研究方法上,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何景明在2005年提出,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少,跨学科的研究很少。因此,在乡村旅游地文化冲突的研究过程中,降低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