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三峡移民作为典型的非自愿性移民,其搬迁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库区甚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无疑也成为了三峡移民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大县——云阳县新县城调研结果的阐述,全面探析云阳县移民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力图为政府所实行的措施提供一些依据与建议。
详细介绍:
本文将云阳县城的水库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对莲花市场的调查以及非公职人员的调查,来探讨云阳县就业困境背后的原因,首先概述了云阳县目前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问题,然后从三个角度来探析就业难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客观环境因素,里面包含了产业空虚影响就业,同时还有国家的特殊政策和城镇化的发展制约了就业,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因素,一方面政府基层工作的遗漏导致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社保的不落实,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缺乏实施保障就业措施的权力,第三个原因是移民自身的因素,自身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缺乏,就业观念的不恰当,强烈的职业刻板印象都导致了对职业的认知出现问题,导致了就业的问题。移民就业难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在寻求解决措施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辨症施治。

作品图片

  •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 三峡移民就业困境原因探析--以库区贫困县城云阳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云阳县移民类型以整体近迁为主,整体近迁的突出代表就是云阳新县城——云阳新县城是由原来的云阳镇、云安镇和双江镇构成,都是属于整体乡镇的集体搬迁。本文通过对原云安镇搬迁至水库路的居民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对莲花市场低收入者的调研,并且在全县范围内对非公职人员发放问卷,对云阳县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相对全面的探析,从客观环境因素、政府因素和移民个人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力图为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是在资料收集方面,用一年半时间深入移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合了官方资料,访谈了有关官员,做到将民间与官方信息相结合,得出相对真实的结论。 二是比起已有的关于三峡移民就业的研究而言,该作品分析更全面,从客观环境、政府和个人三个方面都进行了分析。 三是选取的研究对象较典型,首先云阳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又是贫困大县,客观上代表了移民县城普遍发展的情况,对其他移民县城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目前三峡移民进入新时期,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人民生活幸福的有力保障,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关键,解决好移民的就业问题会促进整个库区的安定和繁荣,反之则不然,本调查着眼于研究移民就业困境,力图通过挖掘产生就业问题背后的原因,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是找出云阳县这个集移民大县与贫困大县两顶帽子于一体县城发展问题的症结,对于云阳县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有重大意义。

作品摘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移民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单一元素所引起的,而是由客观环境、政府与个人三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在客观环境因素中,产业空虚在环境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还是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都与产业空虚密切相关,破解产业空虚这一难题成为不仅是云阳而且是整个库区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峡库区的产业空虚问题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素,要解决这一难题也必须对症下药,解决“产业空虚” 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还需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着手,尤其是对工业,辨症施治。 二是在政府因素中,一方面是基层工作的遗漏所导致了移民就业的问题,职业培训不到位,宣传工作的不落实和社保水平低,就业贷款门槛高都导致了移民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现实的情况是政府实施和落实政策十分困难,人力物力的缺乏限制了基层政府的政策落实程度。 三是从移民自身出发,移民中失业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同时就业心态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某些职业的刻板印象和保守的就业心态都导致了移民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在寻求解决措施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12月荣获第十二届智慧星火(校级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工作专业组)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孙元明 三峡库区“后移民时期”重大社会问题前瞻研究[N] 重庆日报 2010-04-29 [2] 李鹤鸣 三峡库区移民社会生态类型初探 社会学研究[J] 1994年第三期 [3] 中共重庆市委课题小组 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就业调研报告摘要[R] 重庆行政 2007 [4] 王乾丰 解决三峡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 重庆三峡学院 2009年第20期 [5] 数据分别来源于云阳县就业局和中山大学刘林平的课题项目: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影响[R] 2009 [6] 傅端香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 特区经济2008.2 [7] 杨凤勇、李娟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J] 商场现代化 2007年12月(上旬刊) [8] 陈素川 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就业素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针学版)1996年第2期 [9] 张伟、郑东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就业能力问题探析[J] 时代经贸2007.10

调查方式

1.走访 2.问卷 3.个别交谈 4.亲临实践 5.统计报表 6.图片、照片 7.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笔者将这12篇文献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政府直接出面调研或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研究,一类属于学者自己的学术研究。 在政府类的调研中,首先他们发现了目前部分三峡移民就业生活困难,审计署随机走访了个乡镇的户后靠安置农村移民。由于受安置环境容量所限,部分移民生活较为困难。此次审计也发现, 部分移民后期扶持和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较慢 。在这类调查中,更多是侧重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很多方案。例如:一、打好“库区牌”,加快库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大力发展库区特色产业,通过发展库区产业来吸纳库区劳动转移和移民就业。二、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库区移民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类方案更多地侧重于政府的政策方面,一部分文献属于直接的来自日报上的会议记录。 在学者学术研究的文献中,他们更多地侧重于探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在原因探析中,(一)从历史来看,国家投入极少。一方面制约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减少了就业岗位。(二)从现实来看,需就业人员猛增。(三)从主观来看,就业观念落后。(四)从客观来看,就业岗位不足。该区经济基础薄弱,提供就业岗位有限 。在现状分析中,学者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原因本身:1、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就业岗位严重不足。2、移民就业收入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3、失业移民素质偏低,再就业竞争能力弱。4、移民就业观念陈旧,就业依赖思想较重 。 还有一些学者从一种影响因素入手,力图更为深层次地对其进行探讨,劳动力的智力因素在就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殿球学者通过在同一时段, 相同地域或不同地域的国内外实例的横向比较, 说明了智力开发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劳动者的智力开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解决方案中,侯玲教授单从社会企业促进就业这一方面入手进行了较为深刻地剖析,提出了社会企业介入库区移民就业社会资本建构的主要途径,一是创建就业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着力于创建以社区为基点的移民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二是挖掘与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社会企业服务于库区移民就业应当注重挖掘与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 加强其个人能力与社会资本的融合。三是创建草根金融, 加强移民就业金融支持 。 目前为止,直接针对就业的文献较少而且多为政府牵头组织的调查,同时三峡地区的确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有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必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