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报告的主要发现是:网络成乡村企业最主要的生产信息来源;网络给大坡村带来了“文化反哺”现象和“网络化生存”体验。发现的问题有:乡村企业的创立更多外地务工带回的直接经验,信息的间接示范作用不大;网络在乡村企业具体的经济环节中尚未发挥作用;布依族民族文化让位经济,几乎消失殆尽。主要建议是边远地区的网络推广,政府不能缺位,应论证推出惠及边缘地区网络政策;建设专业化和地方特色的农村网站;同时注重培训服务。
详细介绍:
该调研报告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的方法,深入贵州一个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大坡村”进行调研。大坡村是贵州省安顺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市级示范点,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以养殖、建材等为特色的乡村企业,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观察大众媒介在这个村庄建设中的角色、作用,以及引起的变迁。 报告分为三大主要部分:一、大坡村人民对大众媒介的使用状况,发现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在大坡的作用微乎其微,而电视、网络确是村民最主要的信息源;第二部分,也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重点考察了网络媒介的大坡村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作为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文化的保存现状和困境。 报告的主要发现是网络成为以乡村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大坡村的最主要生产信息来源;网络给大坡村带来了“文化反哺”现象和“网络化生存”体验。而出现的问题则有:乡村企业的创立更多依靠外出务工人员从他乡带回来的直接经验,信息的间接示范在创业环节作用不大;网络在乡村企业具体的经济环节中尚未发挥作用;网络带来的数字鸿沟;而布依族民族传统文化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却几乎消失殆尽,令人惋惜和沉思。 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是政府转变思路,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边远地区的网络推广,政府不能缺位,应适时推出惠及边缘地区网络推广的优惠政策;同时注重培训服务,指引那些渴求网络信息的农民“上”网。

作品图片

  •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 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络媒介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深入大坡村这个已经接触到网络媒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总结目前网络接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他们期望得到的改善之处。 1、探讨网络媒介在少数民族地区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借助网络媒介了解和使用信息的情况。 2、网络对少数民族原有的政治、经济、组织方式产生的影响。 3、网络在该地区普及的特点和壁垒,及期望得到的改进之处。 4、布依族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在面对由网络媒介等强势介入时出现的新问题。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方法上的创新:参与观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的结合。单一方法不足以完整反映一个地区的传播特征,作品以民族志的方法为主,辅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 2、研究对象的创新:网络媒介 从研究现状来看,多以电视与乡村为主题,以网络媒介与少数民族地区为对象,本身就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对象。 3、关注群体的创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语言的不同,在网络媒介的使用中可能面临特殊的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网络媒介使用背景下的大坡村少数民族信息获取、使用方式和生活的变迁,可能是数字化浪潮下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即将体验的大致相似的经历,这使得本研究具有了普遍意义。 调研对象大坡村,是一个布依族少数民族聚居村,也同时是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因此,报告中描绘的现象和反映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对全国类似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和乡村地区的建设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该调研报告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的方法,深入贵州一个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大坡村”进行调研。大坡村是布衣族聚居村,也是贵州省安顺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市级示范点。 报告分为三大主要部分:一、大坡村人民对大众媒介的使用状况,发现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在大坡的作用微乎其微,而电视、网络确是村民最主要的信息源;第二部分,是报告的核心,重点考察了网络媒介的大坡村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布依族民族文化的保存现状和困境。 报告的主要发现是网络成为以乡村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大坡村的最主要生产信息来源;网络给大坡村带来了“文化反哺”现象和“网络化生存”体验。而出现的问题则有:乡村企业的创立更多外地务工带回的直接经验,信息的间接示范作用不大;网络在乡村企业具体的经济环节中尚未发挥作用;布依族民族文化让位经济,几乎消失殆尽。 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是政府转变思路,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边远地区的网络推广,政府不能缺位,应适时论证推出惠及边缘地区网络推广的优惠政策;建设专业化和地方特色的农村服务网站;同时注重培训服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挑战杯”校级选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优秀博士论文,复旦大学 2.[美]柯克.约翰逊,展明辉 张金玺/译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大出版社,2003年7月 4. 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1月 5.周大鸣主编:《中国田野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6.方晓红著:《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 [法]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李红艳主编:《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23页 10、巢乃鹏:《现代媒介技术与传统社会的张力——以黄羊川为例的个案研究》,P118,载于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8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调查方式

1参与观察:一个多星期走访观察大坡村的环境、生活条件、民俗民风做细致记录。2深度访谈:对象有教师、外出务工人员、乡村企业家和普通村民。3问卷调查:入户填写问卷对象73人,分析使用SPSS17.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众传播与乡村社会发展和变迁研究”近年一直是传播学者高度关注的领域。我国代表性的研究有:张国良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2002);方晓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大众传媒与农村》(2002);益西拉姆的《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2002);姚君喜的《甘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报告(2002-2003)》(2005);谢咏才、李红艳的《中国乡村传播学》(2005),李红艳主编《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2007);姚玉芹《鄂温克人与电视》(2009);另有两部关注独龙乡电视体验的研究: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2003)和吴飞《火塘.教堂.电视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2008)。分类如下: 一.大众传播与乡村发展 《大众传媒与农村》(方晓红,2002)发现的问题有媒介受所传播的信息时效性太差, 导致实用性不强;未建立和提供反馈的机制与条件;创办农村节目的指导思想与市场需求难以适应。 《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李红艳,2007)该书主要是对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的研究综述。从历史发展,信息建设,和传播机制三个层面梳理了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的研究成果。 二.少数民族地区和电视体验 (一)独龙乡人与电视 《火塘.教堂.电视》(吴飞,2008)著作认为电视等大众媒介改变了独龙乡人的作息时间、消解了原有的权力机构,重构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想象,并建构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想象共同体。 《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郭建斌:2003)深描了以电视给独龙乡所带来传媒文化与当地原有的地域文化存在着的张力问题。同时分析了独龙乡人对电视的解读接受模式。 (二)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姚玉芹,2009)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分析了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 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与大众媒介 《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益西拉姆,2002)系统地梳理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和和民族文化特点、面临的问题。 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林晓华,2006博士论文)文中提出公开化的信息平台的作用。只有广大民族地区农民的媒介素养提高了,能够积极主动接触信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