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史学的“可假设性”和“预见性”思考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哲学
- 简介:
- 史学的被边缘化激起了作者对史学研究对象、时空、方法的思考,针对当前众多史学研究者对“历史是否可以假设”的讨论以及史学本体论的史学“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的问题,作者研究了众多近现代史学理论研究的文献,批判“历史不可假设论”,提出要拓展历史研究视野和范围。本文围绕四个问题来讨论,什么是史学研究的“假设法”和“预见法”?史学的“可假设”和“预见”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怎样去对历史进行“假设”和“预见”?史学研究的“假设法”和“预见法”具体意义在哪里?文章成功论证了史学的“可假设性”和“可预见性”。并提出运用“假设法”和“预见法”来构建一条史学研究的新道路,用于服务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主体和未来社会。
- 详细介绍:
- 历史是否可以假设性?史学界有一些讨论,但并不热烈。关于史学“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是史学本体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通过思考,查阅了众多文献,文章论证了史学的“可假设性”和“可预见性”。并提出运用“假设法”和“预见法”来构建一条史学研究的新道路,用于服务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主体和未来社会。 什么是史学研究的“假设法”和“预见法”?怎样去对历史进行“假设”和“预见”?文章中表示,对历史的“假设”指对构成阶段历史的某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更换及历史主体在面对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主观意志选择,对历史的“预见”是建立在未知历史和人类未来社会基础之上的预见,从历史发展的相似或是同类性质现象中得出合理、科学的推论。 史学的“可假设”和“预见”的科学依据是什么?首先,历史的“已知的”但并非就是完全“真实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存在盲点;其次,现代人类挖掘历史并重构历史全貌的过程是一个对历史的重塑过程,很大程度上运用了科学的推断和合理的想象;再者,人类历史是“阶段规律性”和“终极不确定性”合力的结果,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有相似或是同类现象的再生(阶段规律)。 史学研究的“假设法”和“预见法”具体意义在哪里?本文从构建史学研究新道路出发,旨在引导历史研究者走出历史研究的误区,突破历史研究对象、时空、方法的局限,运用“假设法”、“预见法”来挖掘甚至创造更多的“合理性元素”,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提供具有合理性和实践性意义的方法和理论,找准史学的价值定位,为当代、未来史学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从史学的被边缘化出发,深入思考史学研究者进行史学研究视野(时空范围、对象)的狭隘性,试图构建史学研究的广泛空间和多角度的研究对象,并就当前史学界历史“假设无益论”进行批判,进而论证史学的“可假设性”和“可预见性”,最终提出构建史学研究新道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拓展了史学研究视野(时空范围、对象),论证了史学的“可假设性”和“可预见性”,并提出把史学假设法和预见法运用到史学研究中去,构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新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质疑,提出历史的发展是“阶段规律性”和“终极不确定性”的合力结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开拓史学研究者的思维,拓展史学研究视野(时空范围、对象),将史学研究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研究中去,构建史学研究在整个学术研究的广泛基础。
作品摘要
- 在历史的研究领域内,由于受到“史学无用论” 和“史学危机论”思潮的冲击,当代的史学研究者大都不约而同地趋向于构建新的史学研究对象、方向思考历史学的功能性。但是,由于受到兰克“客观历史主义”思想的束缚,广大的历史学研究者仍局限于对狭义历史(过去)的研究,逃不出历史时空限制的牢笼,因而难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少合理性和具有实践性的方法和理论。本文将立足于对历史时空、对象的拓展,论证历史的“可假设性”和“可预见性”,并在广义史学基础上构建一条对未来社会发展预见的史学研究新道路。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在本校第一届青年学术科技节中荣获一等奖。并在云南省“青春彩云南,动感地带杯”第五届云南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中荣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 朱卫斌《历史学不要放弃研究现实》[J] 《学术研究》1994年第5期 朱宗震《不要在“假设”上浪费时间》[J] 《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杜汝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曹招根《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合理理解》[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李丹阳、刘建一《“可能”与“可能性”:关于历史事实认识与表述的思考——对一种史学观的质疑》[J] 《学术界》2006年第4期 周建漳《历史与假设》[J] 《史学理论研究》 赵庆云《也说历史研究中的“假设”问题》) 姜继为《走出历史不能“假设”的藩篱》[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张利《论历史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J] 《许昌师专学报》1996第4期 李文海《“求真”才能“致用”》 [J] 《史学月刊》2001年底4 期 旷三平《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未来情结”》[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2 期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史学界内人士普遍认为历史是不可以被假设的,或者说“假设无益”,在此方面争议声极少。研究论著不多,没有形成系统研究理论。仅有的部分研究多在于讨论对狭义历史(过去)的假设,没有从根本上构建史学研究的时空、对象范围。史学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是史学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关讨论局限于对狭义历史(过去)的预见,关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见,史学界几乎没有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