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城市住宅模式在四川灾区重建中的乡村演绎--新型集合住宅应用策略研究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0级地震,农村房屋受损极其严重。本研究基于一年来对德阳等地区农村的多次调查,发现现有农村住宅重建模式成绩显著,使灾区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存在着三个问题:经济成本不具可操作性、农房使用不符合客观需要、四川农民聚居传统与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项目基于上述三点,选择了城市集合住宅模式,并对其进行了乡村化演绎,提出了灾区重建新模式“四川农村集合住宅模式”。其不仅实现住宅的物质重建,同时实现家园情感的重塑。
- 详细介绍:
-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0级地震,农村房屋受损极其严重。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为提高灾后农户生活水平,促进灾区新农村建设,重建者们很自然的将城市住宅模式应用于农村,即在灾区农房重建中大量运用了城市独栋式、联排式住宅模式。此举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使灾区农村住宅面貌焕然一新,但根据我们在德阳等地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建设模式,即照搬一些城市住宅模式存在着三个问题:首先,是经济可行性上的问题。现行建设模式提高了灾民居住条件,但建造成本过高;其次,目前使用的城市住宅模式忽视了农村地区对农业空间的使用需求,与农村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最后,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四川当地农村有着传统的聚居习惯,而灾民经过地震之后对于公共交往有了更多的心理诉求,而现在公共空间建设相对不足,灾民的社区归属感难以形成。 当地重建者选择城市住宅模式,改善灾区农村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符合国家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以城促乡的基本战略,而上述问题的出现则是源自于对城市住宅模式在农村应用中的机械照搬。在乡村城镇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找到适合灾区农村重建的城市住宅模式,并对其进行农村化演绎,使其既能提高灾区农民生活品质,又能够切合灾区农村实际,是我们此次调研的出发点,以及提出对策的立足点。 基于上述目的,一年来,在大量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建筑学中城市集合住宅模式,并对其进行了理论革新,通过一系列新元素的引入,提出立足于灾区的新型集合住宅模式及相应设计导则。我们将这种新模式命名为“四川乡村集合住宅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对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为灾区农房重建开辟一条新路,帮助灾民完成实体重建的同时,促进其“家园情感”的回归,恢复其社区归属感。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以灾区农村为载体,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作为有益的探索。 在这一年来的调研中,我们已经多次前往德阳等地展开调研,并走访了当地建设局及相关部门,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本作品的研究意义,技术路线等内容已得到他们的肯定,样板案例已纳入当地设计方案库。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汶川地震后农房受损严重。重建者将城市住宅模式用于农村,灾区面貌焕然一新,但其在三个方面考虑不妥。我们希望通过对新模式的探讨,帮助灾民完成实体住宅和家园情感上的重建。 思路:本作品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归纳出三个问题:成本可操作性、农房使用需要、四川农民聚居传统与心理需求。作者提出“四川乡村集合住宅模式”:提出农房重建分步走思想;在传统理论中引入农业空间;通过院落营造,恢复社区归属感。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一.作者从三方面入手,将城市集合住宅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应用于重建的新型集合住宅模式。二.通过住宅水平生长、垂直加建的分步走策略减轻灾民短期经济负担;通过农用空间与传统集合住宅结合满足农业需要;通过强化公共交流重塑家园情感。 先进性及独特之处:一.农村住房建设亟需城市住宅模式与农村实际结合的具体研究。本作品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二.重建中强化公共交流,将精神重建寓于实体建造过程中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提出的新模式对于灾区重建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现已为德阳市建设局采纳)。 2、提出的样板案例已纳入当地农房重建方案库。 3、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被收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08BAJ08B00)中,作为其课题四:“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B04)中的一部分。
作品摘要
- 本作品基于灾区实地调研,发现现行农房重建模式成绩显著,灾区面貌焕然一新,但在经济成本可操作性、农房使用客观需要、四川农民聚居传统与心理需求这三方面存在问题。 当地重建者选择城市住宅模式,改善灾区农村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符合国家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以城促乡的基本战略,而上述症结的出现则是在于对城市住宅模式在农村应用中的机械照搬。 因此,作者革新城市集合住宅理论,提出灾区重建新模式--“四川乡村集合住宅模式”:通过允许建筑的水平生长和垂直加建,提出农房重建分步走思想;通过在传统理论中引入农用空间,适应农村实际;通过院落组团的营造,强化公共交往,恢复社区归属感。其不仅完成实体住宅的重建,同时完成家园情感的再塑。希望通过以灾区农村为载体,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本作品的发展基础是《关注德阳灾民安置,共建震后美好家园--川籍学子德阳灾区实践服务行》和《大学生巡访之关注城乡建设》两个暑期实践项目,2008年10月两个项目分别获得“校优秀实践项目”和“上海市优秀实践项目”称号。 2、项目中、前期成果相关内容被专业杂志《设计新潮》2009年第3期报道(上海社科院主办)。 3、本作品的研究意义、技术路线等内容已受到德阳市政府及相关专家的认定。样板案例已纳入当地方案库(鉴定书见后文)。
参考文献
- [1]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年6月 [2]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版 [3]华西都市报,《新房很漂亮,就是有点不方便》,2009年2月 [4]叶耀先,冈田宪夫,《地震灾害比较学》,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年版 [5]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6]莫斯泰迪(西),何炳威,《集合住宅》,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7]张菁,刘颖曦,《战后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新建筑 2008年第2期 [8]扬盖尔(丹麦)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9]聂晨,《复杂适应与互为主题 谢英俊家屋体系重建体验》,时代建筑,2009年第1期 [10]方明/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 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年版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相关政策研究: 2008年6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系列文件。文件在农房重建这一方面上提出要根据灾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帮助房屋倒损农户建造有抗灾能力、造价适中的房屋。地方政府通过多渠道融资,为灾民提供一定经济补助,重建成绩显著。但在具体建造中,现行建造模式与灾区农村实际存在一定错位,原因在于将城市住宅模式机械照搬用于农村。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指导。 国内同类学术研究: 1、“十一五”规划后,为全面提升农村住宅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在农村住房设计规范、住宅节地节能模式、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化技术及结构抗震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此项课题尚在进行中。 2、作者以“城镇化”为关键词,通过万方数据标准镜像系统进行数据检索,对大量文章作了浏览,发现目前国内缺乏涉及城市住宅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3、作者以“社区文化”、“社区精神”、“社区归属感”为关键词,展开检索,发现全部都是针对城市展开的讨论。农村的“社区文化”缺少相关理论研究。此次灾后重建中,基于大量实地调查,作者认为对于灾民而言,重塑灾区农村社区文化,恢复其精神家园与实体家园重建同等重要。作者希望通过建筑学中部分理论上的革新将二者结合起来,目前国内尚缺乏这一部分研究。 其他国家及地区相关案例: 日本坂神地震后兴建大量集合住宅以解决灾民安置,重建房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持地方传统合风格,确定邻里社区重建项目,推进发扬“神户精神”活动,将社区参与理论用于灾后城市重建帮助灾民重塑社区文化。但鉴于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性,将两者与农村灾区实际相结合这一层面上缺乏相关案例。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谢英俊在台湾1999年地震后在灾区开展了协力造屋的实践,将社区参与理论引入农村,但他更多的是基于调动灾民生产积极性减少经济成本的考虑,在公共交流的加强和社区文化的重塑上相对考虑不足。 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水平的举证和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城市住宅模式与农村实际的结合缺乏相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