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作品对沈阳市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保障情况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教育经费拨款来源及实际支出数据信息,分析研究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现状,找出教育经费供给缺口的具体原因,提出科学、合理解决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对策,为沈阳市政府发展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决策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沈阳市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规定建设的,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一体化的学校,是一种新型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其主要优势与特征是: 第一,学校由分散的一村一个小学、一乡一个初中的办学模式转为一乡一个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集中办学模式。 第二,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升,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环境更加人性化;教学楼、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日趋现代化。 第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育财力等资源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作用,提高教育水平。 以上优势和效果已被实践所证实,但由于集中办学,教育规模扩大,教学条件的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教育投入随之提高。而政府对此类学校的教育经费拨款仍然按照原来的经费标准划拨,所以一方面此类学校对教育经费投入需求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对学校的经费供给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造成教育经费供给相对不足,制约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作品对沈阳市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保障情况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教育经费拨款来源及实际支出数据信息,分析研究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现状,找出教育经费供给缺口的具体原因,提出科学、合理解决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对策,为沈阳市政府发展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决策提供参考。 本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样本特征及方法。主要说明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样本数量。第二部分调查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被调查市、县(区)农村义务教育总体情况;被调查的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详细情况。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义务教育资金的供给情况分析;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分析;关于义务教育供给与支出缺口分析。第四部分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从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针对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实行差别投入;明确政府投入责任;适当提高教育费附加的计征比例、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制定义务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监督与检查等方面提出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建议与措施。为沈阳市政府发展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品图片

  •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 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沈阳市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经费也随之提高。但财政仍然按照原经费拨款标准进行经费划拨,因此本作品就财政对其所拨经费也应按实际情况提高经费拨款标准。 本作品对建成的学校采用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学校的现行经费运行情况,调查出学校现存的资金缺口问题,提出合理解决其经费不足的对策,为沈阳市财政局对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拨款提供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先进性:本作品依据公共财政和义务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发展义务教育的先进经验,所研究的目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与我国发展义务教育的宏观政策相一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促进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独特之处:本作品注重解决地方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会、调查问卷、专项访谈等调研方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通过对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专项访谈等调研方法,摸清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供给及经费实际需求状况,找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缺口的具体原因,提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对策与建议,对解决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沈阳市政府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供参考,对促进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本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样本特征及方法。主要说明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样本数量。第二部分调查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被调查市、县(区)农村义务教育总体情况;被调查的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详细情况。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义务教育资金的供给情况分析;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分析;关于义务教育供给与支出缺口分析。第四部分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从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针对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实行差别投入;明确政府投入责任;适当提高教育费附加的计征比例、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制定义务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监督与检查等方面提出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建议与措施。为沈阳市政府发展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2008年8月在《国际教育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义务教育标准运行成本研究——义务教育之国际比较》 期刊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作品英文名称:《Research on the Costs of Runn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ndards: Comparis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ly》 2、2009年6月《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调查报告》获第九届“挑战杯” 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3、2009年8月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学术论文《关于沈阳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数据资料直接来源于实地走访的学校;间接来源于沈阳市教育局、财政局提供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2月12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07]337号,2007年11月26日. [3] 陈永明,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8. [4] 李晓多.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007.6.

调查方式

走访、调查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专题访谈、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 财务报表、统计报表、政府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外的研究 对国外义务教育经费研究的目的多为借鉴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高如峰和他的同事(2001)、周波(2003)通过大量的研究国外教育投入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公共投资成为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被调查国一般采取从政府财政总收入或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的方式筹措教育经费,且来自政府的公共经费一般均占义务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2、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并非一定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而是多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3、充分关注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义务教育,并在经费上给予特别援助。 孟旭(2004)的研究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投入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国家承担主要的教育经费,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国家立法,保证义务教育投入。 二、国内的研究 1、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内在缺陷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两大难题:一是经费存在巨大缺口;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 据韩俊(2002)在湖北、江西和河南的调查,由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占到了各县教育经费的40%左右,即农民直接负担了因政府投人不足留下的义务教育经费缺口,从而出现了政府投资主体的缺位和错位,加重了农民负担。 杨建松(2003)认为,国家财政一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总量不足;财政对义务和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结构、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结构、中央与地方对教育投入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 2、很多学者应用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了公共产品定位,得出结论:与其他教育层次相比,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更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保证(郭忠孝、杨阳,2005;李晓多,2005;张立华,2005)。只有切实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才会改变目前的弱势状况。 三、总结 纵观以上国内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研究的现状,现阶段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一是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二是教师绩效工资来源不足。三是教育管理机构正常办公经费无保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