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管理理念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议题的出现,是理论发展和现实国情的实际需要。通过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政府和公众从整体上把握公共服务绩效状况,引导政府树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绩效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公共部门运行向更加公开、透明、节约和高效的方向转变,最终使老百姓真正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课题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突破相关领域研究的瓶颈,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将机构统计数据和公众满意度相结合,建立了“双元综合评估”模型,设计出一套涵盖公共服务十个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不断完善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际应用经验。通过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1.厦门市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比较满意的;2.厦门市区域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现象,岛内明显高于岛外;3.机构统计数据与公众满意度之间的正负相关关系直接揭示了公共服务政策实施是否到位;4.通过厦门市和聚类相似城市的比照分析,本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详细介绍:
一、课题研究意义。 管理就是服务,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应该能够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建构一套科学实用、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并加以应用,以确保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课题结合厦门市公共服务的实际情况,利用双元综合评估模式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尝试建构厦门市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探索出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模式。其次,通过公共服务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实际应用,能够为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绩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推进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最后,通过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这一尝试,能够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 课题综合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课题设计,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绩效评估相关理论及国内外评估实务,确定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提出课题的研究假设。随后,通过三轮大规模调研,设计筛选指标,结合问卷调查收集的民意,设计指标体系。在统计分析方面,调查数据中定性部分(主要指访谈)根据访问提纲进行手工汇总;调查问卷则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对厦门市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之间以及厦门市与聚类相似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绩效状况的比较分析,实现课题推广应用的研究目的。 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应用课题组设计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开发模式,统领课题研究。该模式主体结构包括:价值原则、评估主体、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制度安排五个向度。课题本着客观全面、简明实用、软硬兼联、规范稳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坚持双元综合评估模型,将机构统计数据和公众满意度相结合设计指标体系。在文献研究和三轮大规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六大步骤,最后建构起涵盖公共信息、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文体休闲、科学技术等十个领域的厦门市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课题创新之处。 (一)从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开创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新思路。 反思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陷,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成熟技术,立足于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战略目标,开创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新思路。 (二)建构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服务型政府建设实际,建构出一套包括价值原则、评估主体、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以及制度安排等要素组成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三)根植厦门市实际情况,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运用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开发模式及评估方法,设计和筛选指标,建构厦门市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科学方法赋予指标体系权重,检验指标体系效度,对厦门市和聚类相似城市公共服务的绩效状况进行测评。 (四)分析指标体系应用的局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观念障碍、制度困境、组织缺陷、运作机制问题等层面分析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实际应用面临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实际,针对应用局限提出解决问题的宏观策略和具体对策。 四、课题应用分析。 课题以厦门市六个行政区为主要调研区域。通过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课题组发现厦门市的公共服务绩效状况呈现出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与厦门长年来致力于民生建设密切相关。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指标体系应用结果也显示厦门市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供给上还存在着非均等化的问题,这一结论可以从机构统计数据和公众满意两个方面得到验证。厦门市岛内各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和公众满意度要普遍的高于岛外各区。 课题组通过SPSS对中国35个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八个维度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找出了与厦门情况最为相似的城市珠海。应用课题组设计的指标体系,对两个城市间公共服务绩效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应用比较分析,不仅能够发现两个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也说明了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性。 五、课题完善路径。 (一)合理界定目标群体,努力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课题在指标体系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公众评估与政府部门自身评估相结合的多元评估模式,这对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及信度起到了很好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对目标人群的职业、收入、年龄段等进行更具体、更合理设计,努力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二)完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致力于实际分析应用。 为了更好发挥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定期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完善现有指标体系;同时,做好相关公共服务数据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公民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情况,做好指标量化工作,将指标投入实际分析应用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保证指标体系的评估效果。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指标体系设计并投入实际应用后,还必须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首先,政府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信息评价系统,保障评价信息收集和评价结果反馈的准确和通畅。其次,完善绩效奖惩机制。最后,政府还要加强配套监察制度建设,保证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有效运转,防止评估过程中“黑箱操作”现象的发生。 (四)与其它城市合作,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广应用。 一项研究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理论层面上,更表现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今后应该结合具体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对目标群体、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最终形成广泛适用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模式,以推动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发展。

作品图片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目的 课题将机构统计数据和公众满意度相结合,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指导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我国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研究思路 课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建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赋予指标权重,结合厦门市、聚类相似城市公共服务状况加以应用,验证其推广应用性,不断地完善指标体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视角的前瞻性 课题采用自创的双元综合评估模式,建构和应用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前沿性和独创性。 (二)内容的现实性 课题对督促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提高公众满意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方法的科学性 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相互转换的方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操作价值 课题不仅能够对厦门市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还能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和公民满意度相互比照分析。 (二)推广价值 课题的理念方法、建构流程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三)现实意义 课题得到厦门市发改委、厦门市机关效能办、厦门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专家的认可和推荐。

作品摘要

我国正处于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这一过程中,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供给方式,同时也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加强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效果与服务型政府管理责任的考核,保障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实现。 国内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刚刚起步,本课题通过借鉴和反思现有绩效评估领域的研究成果,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以厦门市为试点,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步骤,建构起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出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模式。 课题力图实现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双元综合评估模型”,对厦门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状况、聚类相似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情况、机构统计数据与公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针对指标体系应用上的局限问题,提出完善指标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厦门市公共服务整体绩效状况呈现出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也存在着诸如区域分配不均等、机构统计数据与公众满意度不相符等问题。同时,通过厦门市和聚类相似城市的比照发现,本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2008--2009年度某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获某校某学院2009年学生论文竞赛特等奖。 2009年课题成果受到厦门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厦门市机关效能办公室、厦门市民政局的认可和推荐。 2009年课题成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拟发表于《理论与改革》(核心期刊)2009年第4期(双月刊)。

参考文献

[1]Kathryn E.Newcomer.1997.Us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Improve Public and Non-profit Programs. Jossey-Bass Inc. [2]Catherine E.Needham.2006.'Customer Care and The Public Service Ethos'.Public Administration. 84(4),pp845–860. [3]Steve Martin.2007.'Public Service Improvement:Policies,Progress and Prospects'.Public Administration. 85(1),pp227–253. [4][美]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范柏乃.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际测度[J].政治学研究,2005,(1). [8]彭国甫、盛明科.公共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论纲[J].东南学术.2008,(3). [9]孟华.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从机构绩效评估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9,(2). [10]浙江大学课题组.浙江省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与规划研究[R].200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集体组织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会议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课题研究伊始,国内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尚属空白,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各国对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此,课题组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做出以下概述。 一、国外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是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而开始勃兴,各国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对某项具体公共服务开展评价。二十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针对公民与服务对象态度的测量就已经为学者所关注。进入90年代后,随着顾客满意度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公民参与提升绩效评估价值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为学者所关注。 随着政府绩效评估逐渐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转变。一些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成果面世并投入实际运用,开始对一些具体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发现,明确公共服务涵盖的领域,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水平概述 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绩效管理理念的引入和政府绩效管理意识的增强,国内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逐步兴起,周志忍教授、刘旭涛教授、卓越教授、包国宪教授等借鉴和总结西方经验,从内涵到外延方面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阐述。当前较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估有:目标责任制的绩效评估、以社会服务承诺制进行绩效评估、效能建设中的政府绩效评估、基于满意不满意的机关效能评估等。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2004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绩效理论研究、实施方案、价值理念、评估体系构建、评估主体选择、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方法应用、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李军鹏教授、刘武教授、田华教授、薛冰教授等初步界定了公共服务涵盖的领域,介绍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方法。彭国甫教授及盛明科博士认为,“公共服务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将其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学者还对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实际操作进行了探索。陈昌盛、蔡跃洲两位博士后分析了2000—2004年我国政府八类基本公共服务情况。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有益尝试。浙江大学课题组进行了浙江省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与规划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