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产业集群:谱写“海西”县域经济新篇章--以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为例的调查报告
小类:
经济
简介:
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头戏,它有利于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本文着重以晋江、石狮、南安三地为例,阐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产业集群,揭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优化方式,它谱写海峡西岸县域经济新篇章。
详细介绍:
本调查报告立足于实地调查材料、政府机构提供资料以及网络数据等资源,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海西名城——泉州建设县域经济的辉煌成就,系统地总结区域内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和部分经验以及制约集群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优化产业集群的方法与建议。 海西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经济实力由弱到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主导型向多元化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发展格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民营企业数从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的转变;地区形象由“三无”到品牌林立的转变。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和部分经验:地理区位和人文优势是产业集群萌芽的基础;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诱因;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实体企业、政府、助推组织三大主体。 制约集群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政府方面提出的工业用地开发不足,产业链缺失,管理制度瓶颈,品牌战略水平低下等的问题。以及企业反映的企业间合作不足、过度竞争,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中小企业缺少政府扶持,专业市场利用率低下,明星企业总部外迁等。 优化产业集群的方法及建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品牌和人才战略,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从低价格竞争优势向差异性竞争优势转变,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共同推动企业间和谐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

作品图片

  • 产业集群:谱写“海西”县域经济新篇章--以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为例的调查报告
  • 产业集群:谱写“海西”县域经济新篇章--以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为例的调查报告
  • 产业集群:谱写“海西”县域经济新篇章--以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为例的调查报告
  • 产业集群:谱写“海西”县域经济新篇章--以泉州的晋江、石狮、南安为例的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城及其周边区域,因此,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是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海峡西岸经济的大背景下,本调研报告在对具有产业集群代表性的晋江、石狮、南安三地的调查基础上,力求为泉州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国其他地区建设产业集群,推动海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报告以晋江、石狮、南安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采用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总结出泉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对海西经济区来说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从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海峡西岸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集群化道路更具有适时性、可推广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入了解晋江、石狮、南安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可为其他地区政府建立和扶持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地区经济以及为海西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建议。探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切合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为其他地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借鉴。

作品摘要

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础层级,是城乡经济的纽带,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在促进城乡统筹、地区协调发展的作用明显加强。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它在外部规模经济、信息互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能有力地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种种问题,集群内众多企业沿着产业链集聚在一起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而集聚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有利于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三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即晋江制鞋业、石狮服装业、南安石材业,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制约因素以及优化产业集群的建议等方面。文章主要涉及: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制约集群发展的因素;培育产业集群、壮大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方向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于2009年在第九届“挑战杯”某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何福龙.《福建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其嵌入性研究》.[M].2006-12-31. [2]林亭.《营销主导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以福建水头石材产业集群为例》.[N].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05.第四期 [3]郭建辉,刘继云.《产业集群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J].《世界管理论坛2005》,[2006]. [4]顾强,廉莉,李毅.《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障碍、路径与政策取向——以台州市产业集群为例的研究》.[M].中国产业集群,2006,5. [5]福建年鉴编纂委员会.《福建年鉴》.[M].1985-2006. [6]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中共泉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好中求快 支撑带动—2007年务虚研讨会材料汇编》.[G]. 2008. [7]晋江市经济发展局.《晋江制鞋行业发展情况》.2008. [8]南安市经贸局. 《南安市石材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

调查方式

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其他调查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图书馆、网络获取相关资料数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产业集群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近年来,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和有关政府部门探讨的热点。包括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创新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加入到集群现象的研究队伍中。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最近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克鲁格曼等人的新经济地理学和凡勃伦(T.Veblen)的组织生态学为代表,为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当前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在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节约成本等方面。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环渤海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总结出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这三种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典型。但是,针对泉州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对产业集群的动态研究也有待加强。 本文以晋江、石狮、南安三个县级市的特色产业群为对象进行实地调晋江、石狮、南安三个县级市的特色产业群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结果结合产业集群的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力图客观地呈现三地依托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取得的辉煌成果,并总结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面临的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产业的可行性建议。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证研究做出我们的贡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