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论社会的有机性
小类:
社会
简介:
社会的“有机性”,即社会是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该整体通过语言媒介和社会个体的主体间性进行沟通,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子系统以及其他各种要素结成的复杂结构发挥作用,并且与其产生的现实根源保持着深刻的合理的必然联系,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其内部要素的变化调适自身的有效性;同时社会的有机性还体现在其自身有严密的逻辑承递性和整体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的活跃力量。圣西门经孔德到斯宾塞,无不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而现代系统论所倡导的整体性、结构功能、目的性和最优化原则更是给了我们全新的理论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
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社会的有机性做了深入地考察和探究,同时进行理论建构而成。 有机社会的概念早就提出,最早有意向建立社会物理学的圣西门主义者把社会假定为一个有机实体,孔德将生物学“整体先于局部”的研究思想移植到社会学的研究,斯宾塞认为社会的结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等方面是比生物有机体更高级的“有机体”,此后帕森斯、卢曼等社会学家也对社会系统有过精辟而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建构,认为社会的“有机性”,即社会是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该整体通过语言媒介和社会个体的主体间性进行沟通,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子系统以及其他各种要素结成的复杂结构发挥作用,并且与其产生的现实根源保持着深刻合理的必然联系,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其内部要素的变化调适自身的有效性;同时社会的有机性还体现在其自身有严密的逻辑承递性和整体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的活跃力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作品通过对社会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联系的阐释,尤其是社会有机演化性的深入讨论,以期引起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当今中国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建立和谐社会的呼声日渐高涨并已付出行动,探讨社会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最适合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基本思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社会有机性的一般内涵,再在资料分析和经验观察基础上,对社会的有机性进行理论的重新建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理论建构,概念上有新的见解和把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类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发展的过程,在社会的各个发展时期人们都在探索人与社会,社会与环境以及社会阶层和结构的最适应关系,以期获得最佳的生活状态。当今中国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矛盾不断凸显,建立和谐社会的呼声日渐高涨并已付出行动,此时探讨社会系统的有机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品摘要

社会的“有机性”,即社会是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该整体通过语言媒介和社会个体的主体间性进行沟通,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子系统以及其他各种要素结成的复杂结构发挥作用,并且与其产生的现实根源保持着深刻的合理的必然联系,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其内部要素的变化调适自身的有效性;同时社会的有机性还体现在其自身有严密的逻辑承递性和整体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的活跃力量。圣西门经孔德到斯宾塞,无不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而现代系统论所倡导的整体性、结构功能、目的性和最优化原则更是给了我们全新的理论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08年5月24日,此文刊载于网站“社会学吧”(); 2008年6月13日,此文被“中国社会学网”转载(); 2009年6月15日,作品获得第七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司汉武. 结构与功能的哲学考察[J]. 汉中师范 学院学报(社科). 2000,(04):26. 2.汪玲萍. 从两对范畴看滕尼斯与涂尔干的学术旨趣——浅析“共同体”“社会”和“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12):9. 3.科瑟. 社会学思想名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7. 4.司汉武. 社会、社会化与社会主义[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29. 5.舒晓兵,风笑天. 结构与秩序的解构——斯宾塞、帕森斯、达伦多夫的社会变迁思想评析[J]. 杭州:浙江学刊. 2000,(01):83. 6.刘卓红. 论卢卡奇社会存在整体性思想的新意[J]. 广州:现代哲学.2003,(03):39. 肖文明.观察现代性——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新视野[J].北京:社会学研究.2008,(05):47. 7.程倩春. 进化观念演变的现代意义[J]. 哈尔滨:学术交流. 2007,(10):16. 8.乔纳森H 特纳著. 张泽奇等译.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2006:55. 9.焦瑶光, 吕寿伟. 复杂性与社会分化——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研究[J].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12):59. 10.米丹. 从现代系统论的视角浅谈社会与自然的动态和谐[J]. 呼和浩特:前沿.2007,(09):183.

调查方式

查阅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有机社会的概念早就提出,最早有意向建立社会物理学的圣西门主义者已经把社会假定为一个有机实体,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将生物学“整体先于局部”的研究,斯宾塞也持社会有机体论。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者把社会跟有机体类比,把个人行动放置在这个社会系统的不同领域中去分析。德国社会学家卢曼也曾对社会系统有过精辟而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当前学术界虽然没有学者对社会有机体论进行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社会有机性的内涵没有深入挖掘,但是已经基本接受了社会的有机系统性原理。在刘卓红《论卢卡奇社会存在整体性思想的新意》(《现代哲学 》2003年03期)、程倩春《进化观念演变的现代意义》(《学术交流》2007年10期)等很多从社会的不同侧面进行阐释的相关学术论文里明显渗透着社会有机体思想,或提到社会有机性内涵的某一方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