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采用纯氧燃烧技术的二氧化碳全回收零排放高效新型车用动力系统初探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采用纯阳燃烧技术的车用内燃机。该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采用内燃兰金循环,循环效率可达56%,整机热效率可达44%,显著高于传统汽油机和柴油机。同时,该发动机无氮氧化物、HC以及CO排放,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的废气经冷凝过程分离,再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在达到高效率、低油耗的前提下实现了彻底的零排放,回收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出售,增加额外的经济效益。经计算分析,使用此...(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本项目研究设计的发动机采用内燃兰金循环(Internal Combustion Rankine Cycle),采用氧气代替空气作为助燃剂与汽油形成混合气。混合气燃烧过程中向气缸内喷入高温高压的循环水,一方面控制燃烧速度,以防缸内出现过高压力,另一方面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膨胀做功,使得在活塞下行初期缸内维持一稳定压力,大大增加了循环的热效率,经模拟计算,本循环最高热效率可达5...(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采用纯氧燃烧技术的二氧化碳全回收零排放高效新型车用动力系统初探
  • 采用纯氧燃烧技术的二氧化碳全回收零排放高效新型车用动力系统初探
  • 采用纯氧燃烧技术的二氧化碳全回收零排放高效新型车用动力系统初探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二氧化碳,减少其排放主要通过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技术。而在高效利用能源方面,传统发动机在自身热效率方面已达到某种瓶颈。基于高热效率的内燃兰金循环发动机以纯氧作为助燃剂,规避了氮氧化物排放问题,这样便可以实现富氧燃烧,有效控制CO、HC的生成,最后可以低成本分离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尾气固化二氧化碳并利用其固化放热汽化及加热液氧,最后回收二氧化碳,实现了零排放。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采用纯氧燃烧技术,规避了氮排放物,有效控制HC及CO排放,使尾气中仅包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现低成本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达到彻底的零排放,并无需传统尾气处理系统。 2.采用水循环技术控制燃烧温度,充分利用缸内废气热量,将循环效率提高到56%。 3.将氧气和燃料喷入缸内,实现了无扫气过程的二冲程工作循环,可将发动机的升功率提高到100KW/l(非增压汽油机为30KW/l)。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氧气为助燃剂不会产生氮氧化物,故而可以采用富氧燃烧,控制HC及CO的生成,实现低成本分离回收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ICRC循环采用水回收缸内废热,控制燃烧速度,并利用废热汽化循环水做功,该循环效率可达56%。 ICRC动力系统是现有技术的集成,是已成熟应用于发电领域的纯氧燃烧技术的小型化,其开发成本,周期将远远小于全新技术。回收的干冰可以在工业,农业领域再利用,创造一定的效益。

学术论文摘要

摘要:基于内燃兰金循环结合水再循环技术的碳氢燃料纯氧燃烧技术已经在涡轮机发电领域得到大力发展,但这一技术在往复式内燃机上的应用尚未展开。高效率的燃烧循环以及真正的零排放让这一技术在车用动力系统上的移植极具吸引力。我们从热循环效率计算,整体热机效率分析,动力系统成本估算,以及市场前景预测四方面入手,对ICRC系统做了较为系统的评估。结果显示,ICR循环在往复式内燃机工作模式下热效率...(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1.科技查新报告 编号200921D2001020 2.两项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名称:一种二冲程内燃机燃烧系统及使用方法 发明专利名称:一种车载液氧/二氧化碳热交换器

参考文献

基于兰金循环的纯氧燃烧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发电领域,通过将航天技术和传统发电系统相结合,开发了类似于火箭推动器上的“气体发生器”来代替传统的蒸汽锅炉和废气处理系统。燃烧过程中用循环水在高温高压下产生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并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废气由涡轮进入冷凝器/分离器从而冷却并分离成水和二氧化碳。回收的二氧化碳在净化后可以销售或进行妥善处理。 本项目把这种循环应...(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利用兰金循环回收余热一直是国内外内燃机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1976年加州理工大学针对卡车发动机余热利用发表的“Waste Heat Recovery In Truck Engines”文章就显示利用兰金循环可在理论上提升燃油经济性26%。2006年,AVL公司提出利用超临界有机兰金循环回收重型车用柴油机余热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宝马(BMW)公司也提出了兰金双循环系统。自1...(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