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云南临沧德昂族口传文化的调查与分析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笔者从小生活在离德昂族聚居区不远的地方,对德昂族文化有一定了解。2008年初笔者进入多个德昂族聚居区,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记载德昂族口传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现代传承方式,并对所收集到的德昂族口传文化进行分类,分析文化磁场在德昂族各类口传文化中的作用,对德昂族各类口传文化传承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德昂族口传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德昂族现存社会及文化的现实情景提出德昂族口传文化传承保...(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德昂族口传文化是一类十分丰富、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德昂族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 —— 临沧,其区域内居住的德昂族拥有很多珍贵、新奇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的各类资料对此的记载很少、或不详、或根本无记载。作者进入多个德昂族聚居区,和德昂人民共同生活了较长时间,通过调查、采访(拍照、录音)等方式记载德昂族口传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现代传承方式,并对德昂族口传文化进行分类,分析德昂...(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德昂族口传文化的现有记载,为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注入新的内容,让社会关注该少数民族,发掘其潜能,从而带动该民族(物质、精神、行为)的综合大发展。 基本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认识德昂族文化。对德昂族口传文化进行具体的田野调查工作,通过手工记录、录音、访谈等方式记载德昂族口传文化的内容,发现德昂族口传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德昂族口传文化保护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笔者家离德昂族聚居区较近,自小受到德昂族文化的影响,该研究选择德昂族口传文化典型区域作为调查地,笔者深入德昂族聚居区,和德昂人民生活了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调查、访谈等多样的方式收集德昂族口传文化,其调查收集资料过程真实,所得信息可靠。 文章充实了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文化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口传文化快速消逝的事实,通过研究区的情况来说明传承、保护和发展德昂族口传文化的迫切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①本作品收集整理得到的德昂族口传文化文本有助于充实德昂族口传文化的记载,有助于临沧德昂族积极投入到云南旅游文化大省的建设大潮中。 ②本作品为不同地区德昂族口传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提供了展示平台,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可以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极大的个性发展空间。 ③该调查报告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该少数民族,唤醒整个社会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的保护意识。
作品摘要
- 笔者进入多个德昂族聚居区,通过调查、访谈(文本记录、录音、拍照)等方式记载德昂族口传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现代传承方式,并对所收集到的德昂族口传文化进行分类,分析文化磁场在德昂族各类口传文化中的作用,发现德昂族口传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对德昂族各类口传文化传承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德昂族现存社会及文化的现实情景提出德昂族口传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建议。文章将丰富和完善德昂族的非物质文化...(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于2008年4月被所在学校评为“优秀课题”。 于2008年12月获所在学校第五届学生科技界暨第十六届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 于2009年6月获云南省第五届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刘锡诚; 保护民间文化的迫切性 [J];西北民族研究; 2002年02期 [2]钟敬文; 口承文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位置 [J];文艺研究; 2002年04期 [3]许钰; 口头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06期; 4-8 [4] 桑耀华. 德昂族[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 江帆. 民间口承叙事...(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包括: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会议、亲临实践、个别交谈、图片、照片、自发、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文件、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从国际上对民族口传文化的研究来看,口传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中,很多国家把口传文化列入重要领域。如英国苏格兰地区、新西兰等。爱尔兰在口传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研究水平也较高。早期爱尔兰诗人保留下来的民间文学,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和历史故事遗产。现代作家反过来又从这些故事中吸取养分来丰富他们自己的作品。爱尔兰民间文学也吸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