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竞技体育成绩追求的“马太效应”,导致运动员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在不断追求优异成绩的同时,社会却离他们渐行渐远,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政策,但无论是现实可行性,还是未来发展性,与运动训练的现状和运动员的实际需求间均存在较大的矛盾。调研报告采用了走访与问卷调查等社会科研方法,对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的现状从选材、培养与就业整个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与总结,并鲜明提出了目前的“体教结合”或“读训结合”政策无法达到优秀运动员融入社会的目的,正渐渐成为一种形式,在融入社会的途径上,研究报告提出了把职业技能这种目的性教育纳入到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这种提法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性,值得重视。
详细介绍: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了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的辉煌成绩,位于金牌榜的第一位,全面展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高水平。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被全球所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彰显。作为奥运优秀运动成绩取得的核心载体,运动员的长期努力功不可没。与此同时,随着体育项目职业化的推广,一些群众性基础和市场化较好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部分运动员的职业取向,如足球、篮球、网球等,但从事这些项目的运动员数量比较少,而且也普遍不具备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的政治功能,绝大多数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职业化程度低,训练环境封闭,竞技体育的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大多数运动员不可能将其作为终生职业。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动员的发展问题主要由各级劳动人事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运用行政手段统一分配安置。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确立,仅凭原来的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要求,在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同时,运动员成长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中国进入21世纪后,相继发生才力、邹春兰、艾冬梅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竞技体育辉煌的同时必须关注辉煌背后庞大的优秀运动员群体。这不仅关系到运动员未来适应社会的问题,更关系到中国体育的持续辉煌。了解现役运动员对社会的认识,更有助于运动员相关管理机构制定合理运动员培养政策,未雨绸缪不仅把运动员培养成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更要把其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 本论文在上海职业体育技术学院、上海莘庄基地和上海体育学院优秀运动员、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与咨询。本研究通过对54项指标10类因子的运动员社会融入现状调查与分析,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当前上海市优秀运动员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并得出了(一)上海市优秀运动员训练环境相对封闭、社交范围小、运动员的社会适应性低;(二)国家对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缺失,缺乏运动员培养过程的连续性;(三)运动训练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影响着运动队管理的各级人员;(四)运动员各项保障性政策不完善且执行过程不彻底、学训矛盾突出等影响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的相关结论;(五)“体教结合”的形式主义倾向越来越重。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建议:(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政府应避免其保障成为一种功利思想影响到运动员的培养目标。而应把运动员的培养应纳入健康发展的社会化轨道;(二)完善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跟踪体系,建设持续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保障服务与运动员信息双向互通,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运动员需求做出调整,使优秀退役运动员利益最大化;(三)以职业技能教育取代如今的体教结合。运动员掌握一些社会职业技能可以弥补运动员后训练时代步入社会的缝隙,提高运动员社会介入的本领,效果比体教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应。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目前绝大多数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职业化程度低群众基础差,因此大多数运动员不可能将其作为终生职业。原来由政府统一安置的培养机制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运动员的成长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了解现役运动员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培养政策,不仅将其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更把运动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思路:以“选材—培养—就业—跟踪”为主线,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优秀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社会科研方法和研究客观规律进行调查和论证。本文从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的社会感知现状出发,并走访了多家运动员培养机构、专家、运动员,获得了第一手的调查材料和数据。也查阅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了国内外培养运动员的目的、模式和思路等,在国内首次从微观的角度对优秀运动员融入社会的现状进行细致的剖析,找到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运动员的社会认知,是个易被忽略的社会问题,国家采用的“体教结合”模式无法较好的弥补运动员融入社会的缺陷。运动员培养应以完全社会人为导向,对运动员进行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实意义:运动员的社会融入是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问题;研究运动员社会融入有助于运动员的培养目标更合理;研究运动员社会融入有助于弥补运动员的价值缺失;研究运动员社会融入有助于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的运动训练。

作品摘要

本文以“选材—培养—就业—跟踪”为主线,摆脱国内一般选取运动员成长片段作研究的研究方法,完整反映了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对54项指标10类因子的调查与分析,如实地反映出当前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认知。 结论:(一)上海市优秀运动员训练环境封闭、社交范围小、社会适应性低;(二)国家对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缺失,培养过程缺乏连续性;(三)运动训练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影响各级管理人员;四) 保障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彻底、学训矛盾突出;(五) “体教结合”流于形式的严重倾向等影响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 建议:(一)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政府应避免功利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运动员培养目标,把其培养纳入健康发展的社会化轨道;(二)完善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跟踪体系,建设持续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保障服务与运动员信息双向互通,及时根据社会和运动员需求做出调整,使退役优秀运动员利益最大化;(三)以职业技能教育取代体教结合。运动员掌握社会职业技能可以弥补运动员由训练步入社会的缝隙,提高其社会介入的本领,比体教结合能产生更大的效应。 【关键词】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与认知;现状与分析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刘青,郑宇,何芝,辛双双,谢卫.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方式社会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3):3-9. [2] 虞重干,刘伟,匡淑平,谢燕歌,张霞,王鲁蛟.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体育科技,2008,28(7):26-36. [3]王凯珍,潘志琛,王华倬,刘海元.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分析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4. [4] 王永盛, 缑小燕, 马宪英. 中国、美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09,21(3):5-8.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指标确定与筛选;研究对象访谈: 对管理人员、相关专家、上海市各项目的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多次访谈、咨询;实地考察法: 到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等地进行考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化是特殊的运动员培养体系造成的突出问题,因此相关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国内,国外研究较少。总体来看,关于优秀运动员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但对比其他社会特殊群体的研究情况,目前关于优秀运动员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仍存在着局限和不足,具体表现为研究对象和方法以政策研究、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运动员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系统定量分析研究,研究集中关注于宏观政策如学训矛盾等制度问题,缺少对于运动员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与融入社会的途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影响并作用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随之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人才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国内学者对于运动员生存与发展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末,研究历程比较短暂。当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的运动员培养体系统同欧美日等体育大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性分析,多以文献资料法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如《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王永盛,1998),《中美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郑久华,张淑华,2007)等 。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运动员培养和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随着邹春兰、艾冬梅等事件的相继曝光引起的重大社会反响,运动员社会化问题相关研究的数量与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此时的研究开始将运动员人才培养、退役安置等作为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国家制度设置与社会环境变迁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我国专业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学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虞重干等,2008;刘一民等,2007)等正是这一阶段相关研究的代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