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宅”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状态的影响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课题以“宅”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对尚未有明确定义的“宅”的现象解读,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状态的独特影响。从历史、文化等角度配以心理、统计等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应用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对于其中值得肯定之处将分析其合理性;对于其中有待改进之处寻找可能的引导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本课题将秉承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填补对“宅”现象理论与理性分析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引导和改善当代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状态的方法,改善社会对“御宅族”的看法,对实际大学生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详细介绍:
从“宅”一词在日本的含义发展至今,“宅”现象的本地化现象不容忽视,对“宅”现象的定义也成了研究的一大热点。从最初与动漫有关的定义,到如今与交流障碍、甚至自闭症相关的各方理解,“宅”现象的各方解读纷纭。 目前社会上对“宅”现象中的“御宅族”态度亦众说纷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鄙夷之,还有人漠视之。凡此种种态度,对“御宅族”与非“御宅族”的生活观念和态度都带来一定正面和负面影响。 本课题力求从词源出发,探索“宅”现象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发展状况,从文化和心理两个层面分析该现象利弊。本课题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宅”现象的认知程度,基于现状与理论,试指出该现象值得肯定之处与有待改进之处,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对策。 从文化和心理两方面分析“宅”的利弊,发现“御宅族”心理状况实则自闭、孤僻,对媒体依赖,具有去抑制性和自恋倾向。 本课题希望能填补中国研究范围内未尝涉及部分之空白,对日后该领域深入研究有所促进。 针对大学生中的“宅”现象,本课题提出了应对建议,主要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传播媒体正确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正确对待“宅”现象,宽容理解“宅男宅女”、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方面。本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及实践指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是分析“宅”现象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和观念的影响,对其中合理之处分析可取之处,对其中有待改进之处寻找引导措施。本课题希望能够填补对该现象研究的空白,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教育提供指导意义的措施。 基本思路是从“宅”现象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切入,辅以中日两方面文化层面分析,从而寻找“御宅族”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宅”现象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寻找其中症结,指导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是应用多种调查方法,辅以专业统计软件用以筛选样本和统计,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并走访日本文化和心理学专家获取专业指导。 先进性是前人尚未研究过的新领域寻找新发现,关注“宅”现象的本地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群体这一对象提出特别关注。 独特之处是对该研究领域空白的填补,延伸了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分析,为当代大学生思政和心理教育提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对“宅”概念作出准确的定义和分析,填补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通过对网络、动漫、心理的研究,探讨网络在当今大学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课题解读大学生中流行新事物,在新形势新问题下,帮助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为高校相关学生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实践意义。

作品摘要

本课题在社会学、日本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后了解到大学生中“宅”现象的发展情况和对“宅”现象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宅”现象对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状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课题提出了让“宅”现象优点有处可发挥、让“宅”现象弊端无处可藏身的对策建议。“宅”现象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中较为流行。“宅”生活方式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依托经济发达、网络普及、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而产生、流行。“宅”生活方式一方面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宅”经济的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宅”生活方式也有可能导致个人人际交往障碍、身心进入亚健康状态等弊端。针对“宅”现象的这些利弊,可从通过一系列的校内外学生活动帮助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加强舆论帮助和指导,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对待“御宅族”,每个人都要摆正心态,去除陈见,宽容理解“宅男宅女”,而“御宅族”本身也应该主动走出自己封闭的圈子,通过自身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冈田斗司夫《御宅入门》 [2]押野武志,御宅族文化与日本趣味 [3]Gibson, W. Modern boys and Mobile girls. The Observe. [4]谭佳英. 动漫亚文化的文化体系 [5]马川. “我很宅! ”——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 [6]汪靖, 顾晓晨. “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 [7]朱旖旎. 网络去抑制性行为研究

调查方式

1、网络文献资料法 2、专家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统计分析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御宅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语源一般认为是社会评论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中期于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ッコ》上连载的专栏中初次正式使用。 在80年代末发生了“宫崎勤事件”使“宅”群体的声誉被社会所质疑。1990年Volker Grassmuck发表了一篇《I’m alone, but not lonely》,文章探讨了“御宅族”的背景,以及信息时代恋物癖和动画狂热对于他们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一些电脑沉迷“御宅族”(Computer-Otaku)以及他们的社交状况。 90年代日本本土研究较多,1998年Sharon Kinsella发表一文探讨了动漫以及次文化所导致的“宅文化”。 在英语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Otaku”一词的普遍使用最早是在科幻小说家William Gibson1996年发表的Idoru小说中。他将“御宅族”这一特殊群体描述为“病态的,有社会缺陷的信息技术崇拜者和狂热者”。2001年,William在《The Observer》上发表一文,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什么是日本”,探求信息时代所造成的影响。 2001年Lawrence Eng系统阐述了“Otaku”一词的界定和用法,向西方国家的人们引入“Otaku”这一词汇。文章的副标题为“成为‘御宅族’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还有一些发表于报纸媒体相关的报道,如Eric Prideaux发表于The Japan Times的报道以及Tony McNicol发表于《Wired》的文章都深刻揭示了“御宅族”的现状。如今比较系统的综述是2006年野村總合研究所的《瞄准“御宅族”》。 在我国,对“御宅族”的研究港台地区起步相对大陆更早。《挑战者月刊》总编林依俐在博客中对“御宅族”的语源、演变以及进化论和既定论做了解释,对于Otaku和fan、collector等之间的区别进行了定义。而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吴伟明副教授在其著作中对“御宅族”现象在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做了不少解读。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海洋堂与‘御宅族’文化”展通过模型食玩对“御宅族”的发展直观展示。 在大陆,目前搜集到的有马川,朱旖旎,汪靖,顾晓晨等人从大众传播、应用心理学等方向展开的解读,有《“ 我很宅! ”——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网络去抑制性行为研究》等论文。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