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个主导消费群体。但当代的大学生缺乏理财意识和方法,在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冲击下,其消费行为往往呈现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在校的正常学习及走向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掌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意识、及其财务现状和理财观念,将是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并进行有效理财教育,将是社会各界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运用消费心理学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云南省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个人理财现状,并针对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及消费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注重加强云南省校园理财文化的建设,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为今后的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详细介绍:
云南高校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云南经济发展落后,家庭平均收入水平远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云南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出现了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而80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上的不成熟,使之在面对丰富的社会物质文化的冲击下,必然会出现相互攀比、冲动消费、情绪化消费、追求时尚与品牌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和现象。这一方面削弱了保持正常学习所需的经济保障,而且由于消费具有惯性,大学期间培养的消费习惯和方式,还将影响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生活和发展。 理财意识的建立和方法的掌握,可以通过合理消费,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引导与理财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国内在大学生消费引导与理财教育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针对经济不发达,贫困悬殊大、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成果极少。基于此,我们小组通过走访和抽样问卷调查等实证明研究的形式,对云南省大学生消费及理财现状进行了调查。期望本调研结果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为共同打造和谐校园贡献力量,为今后的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品图片

  • 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研究
  • 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研究
  • 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研究
  • 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掌握云南省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及个人理财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并总结针对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及消费引导的可借鉴方案;希望此课题引起各界再度重视,让大学生学以致用,为今后的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思路:通过座谈访问与问卷调查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提出问题;设计问卷,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提出意见与建议,作为报告的最终结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先进性: 从消费现状出发,通过实地访谈及问卷抽样调查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利用SPSS、EXCEL工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论文及文献资料,得出结论。 独特之处: 1.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下,针对云南省这一特定区域大学生展开论述; 2.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保证数据详实、准确; 3.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统计规律。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提出了云南省大学生消费与理财的现状,通过建立模型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首先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消费特征和理财现状,以调控自身的消费行为,有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的了解,有助于多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消费与理财意识; 再次,建立和谐发展的节约型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品摘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个主导消费群体。但当代的大学生缺乏理财意识和方法,在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冲击下,其消费行为往往呈现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影响在校的正常学习及走向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掌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意识、及其财务现状和理财观念,将是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并进行有效理财教育,将是社会各界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运用消费心理学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云南省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个人理财现状,并针对云南省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及消费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注重加强云南省校园理财文化的建设,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为今后的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唐能斌在《经济伦理学》中提出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各种不合理消费现象。保罗.彼德在《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一书中指出感知与认知的关系。侯玲,王洪斌在《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谈到大学生消费现状影响因素[3]。Chen,H.&Volpe在《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一书中提出开展个人理财教育以及消费道德引导的重要性。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在大学生消费引导与理财教育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针对经济不发达,贫困悬殊大、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成果极少。 国内外认为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诸多不合理安排费用,没有明确消费目标等现象,容易出现盲目片面的消费行为。李岩在研究中提出大学生消费呈现个性消费、从众消费,唐能斌在经济伦理学中提出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超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 保罗.彼德指出感知与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外部环境的事物与刺激可能产生的人在心理上的两种类型的反应。大学生由于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等未完全成熟定性,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流行趋势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向个性和群体靠拢,同时表现出消费的冲动性和情绪化。大学生不顾财力,攀比消费的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也会对学习生活、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杨雄对大学生消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指出模仿性的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将日趋明显。 西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快速,其理论体系、研究层面也较为成熟和深入,研究的文章著作涉及到个人理财的方方面面。Q维克托霍尔曼和杰利S诺森布鲁门详细论述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多种理财工具的介绍及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加拿大夸克•霍和克里斯•罗宾逊对个人理财策划进行了更为详细系统的论述,包括货币的时间价值、预算、目标设定、风险管理、税收筹划、保险、抵押融资、债务管理、投资原则和实践、退休计划、职业道德等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备知识,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价值,对我们系统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框架,吸收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大大高于一般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对于这种现象,首先是家庭因素及社会的影响,其次是学校因素,最后是大学生自身消费观不成熟。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家长、学校、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做好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和教育工作。而从理财本身来说,家长、学校的帮助只是外因,大学生自身理财观念的确立以及合理理财能力的提升是内因,起根本作用。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个人理财教育中,首要的是进行理财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在开展个人理财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消费道德的引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