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互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博弈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经济
- 简介:
- 利用多维博弈理论,建立了两个产量-关税策略下的多维博弈分析模型,即 国模型和 国(其中 )模型,对当前国际贸易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理论上探索用多维博弈模型分析互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自由化关系的新途径,得到各个国家在自由贸易时应采取的最优策略。
- 详细介绍:
- 在以多边贸易自由化体系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架构下,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也纷纷在所在区域内寻求建立区域与次区域的互惠贸易自由区,比如美国在北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国家(主要是西欧国家)寻求建立欧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10国建立10+1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日本、韩国也正在探讨与东盟10国建立10+3自由贸易区。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国际贸易制度由多边贸易一体化向区域贸易集团化格局转化的担忧,特别是经历2008年以来的金融风暴之后,人们自然要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在多边贸易合作的背景下,会产生区域贸易一体化趋势?这些区域贸易合作对世界各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新一轮的区域与次区域合作浪潮中,中国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作为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区域之一的珠三角地区,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指导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对珠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转移升级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作品首次利用多维博弈思想,探讨研究多国产量-关税策略博弈问题,建立了多国多种产量-关税下的Counot竞争博弈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种具有一定相互替代性产品之间的最优关税设定策略,拓展了以前单维博弈模型只能考虑单一产品最优关税策略的分析工具,充实了多维博弈理论。给出了多国多产品产量-关税策略下最大化本国社会总福利的新理论和新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家出口产业的规模与关税水平等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拟利用多维博弈理论上,针对“区域互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自由化”问题,建立产量-关税策略下的多维博弈分析模型,用多维博弈理论对当前国际贸易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理论上探索用多维博弈模型分析互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自由化关系的新途径,同时在应用上试图给出珠三角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应对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首次利用多维博弈思想,探讨研究多国产量-关税策略博弈问题,建立了多国多种产量-关税下的Counot竞争博弈模型,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种具有一定相互替代性产品之间的最优关税设定策略,拓展了以前单维博弈模型只能考虑单一产品最优关税策略的分析工具,充实了多维博弈理论。给出了多国多产品产量-关税策略下最大化本国社会总福利的新理论和新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家出口产业的规模与关税水平等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以国家做为博弈人,以国家福利函数作为衡量博弈的支付函数,每个国家的策略是产量和关税,由于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内销和出口并举的,因而国家可通过确定关税水平来宏观上对产量进行引导。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创新之处在于:我们是研究每个国家在确定其关税时,考虑多种产品而且这多种产品是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的。这与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总是假定每个国家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形相比,更接近现实情形,因此更有理论意义。
作品摘要
- 本作品利用多维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互惠贸易区域的形成扩张及其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得到了各个国家在自由贸易时应采取的最优策略。所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在3*3国模型下: ①在Counot竞争条件下,互惠贸易区的形成对多边贸易合作体系的影响取决于互惠贸易区关税的“互补效应”。由于关税削减的互补效应,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比单个的非成员国具有更低的外部关税。关税同盟的外部关税水平也低于非成员国Nash关税水平,但却高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外部关税水平。 若各国厂商生产的两种产品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替代性或影响性,各国厂商进行二维博弈Nash均衡产量下所取得的总利润,总是大于厂商分别对每种产品单独进行博弈时各自的Nash均衡产量下所取得的利润。 (2)在G*G国(G大于3)模型下: ① 若各国厂商生产的两种产品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替代性或存在着一定影响性,则各国厂商进行二维博弈Nash均衡产量下所取得的总利润,总是大于厂商分别对每种产品单独进行博弈时各自的Nash均衡产量下所取得的利润。 ② 在Counot竞争条件下,Bagwell和Staiger所谓的关税减让“互补效应”仍然存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的部分成果在2010年7月25日的“第十八届全国普通高校经济管理学院院(系)协作会议”上宣读,并已经发表于2010年7月出版的“经济参考”核心期刊上;另一篇拟发表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上。
参考文献
- [1]Bagwell,Kyle and Robert Staiger. 1997a. Multilateral Tariff Coopera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Free Trade Area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8:291-319. [2]Krishna,Pravin. 1998. Regionalism and Multilateralism: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227-251. [3]Mclaren,John. 1998. A Theory of Insidious Regionalism.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olumbia. [4]Bond,E,Syropoulos,C and L Alan Winters. 2001. Deepening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Mult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3:335-361. [5] 谢建国.区域与多边贸易一体化研究——一个博弈论分析框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谭德庆.多维博弈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 刘军、谭德庆和李成金. 研究得到了多个企业下的多维博弈模型及均衡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9,Vol. 18(1): 69_70. [8] 马国顺,吴广某. 基于三角形分布的多维Cournot模型博弈及均衡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Vol.28(6): 101-103.
调查方式
- 无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此类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Bagwell与Staiger利用一个竞争性出口模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合作体系的影响[1]。Krishna在文献[2]用一个Counot竞争模型研究了区域贸易自由化对多边贸易合作的影响。Maclaren利用一个特定要素模型,研究了投资的沉没成本在区域贸易协定及多边贸易中的作用[3]。Bond、Syropoulos与Winters研究了区域贸易合作深化对多边贸易合作的影响[4]。谢建国博士给出了单维博弈模型下,区域与多边贸易一体化研究的一个博弈论分析框架[5]。 以上学者的研究多是利用单维博弈思想进行研究的,所得到的结果只能逐一研究在一种产品的产量——关税最优水平,而不能同时研究具有一定关联性(如相互替代性产品)多种产品的产量——关税水平。因此与现实中每个国家多会同时有多种产品出口有较大差距,还不能直接用来指导产量——关税水平的制订。 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用多维博弈研究其他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结果,如刘军、谭德庆和李成金研究得到了多个企业下的多维博弈模型及均衡分析[6,7],马国顺和吴广谋研究得到了“基于三角形分布的多维Cournot模型博弈及均衡分析[8]。 因此,利用多维博弈理论研究多国多产品的产量——关税是必要和可行的。本作品以国家做为博弈人,以国家福利函数作为衡量博弈的支付函数,每个国家的策略是产量和关税,其中产量由所在国厂商按市场行为确定,由于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内销和出口并举的,因而国家可通过确定关税水平来宏观上对产量进行引导。本作品结果与以往文献研究成果相比,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是研究每个国家在确定其关税时,要同时考虑多种产品而且这多种产品是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的。这与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总是假定每个国家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形相比,更接近现实情形,因此更有理论意义,可以实际指导制订产业出口规模和关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