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猪附红细胞体半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课题组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建立一种猪附红细胞体病半巢氏PCR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实用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临床检测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
- 详细介绍:
- 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攻关,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实验室内建立一种猪附红细胞体病半巢氏PCR诊断方法。其次通过实验室内验证性染毒试验,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再现该病的临床症状,用半巢氏PCR诊断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证实该方法的快速、特异性、敏感性。最后进行了推广式的田间试验,对辽宁省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辽宁省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可信区间。有望将该成果在全省范围猪群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国内外大部分研究仅限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很多学者依据16S rRNA 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特异性不高。 针对畜牧生产上这一难题,为寻求一种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快速诊断方法,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攻关,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建立一种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半巢氏PCR诊断方法。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课题组依据猪附红细胞体部分基因组序列建立一种PCR诊断方法。通过动物疾病模型和田间试验证实此方法的快捷、灵敏、特异性和实用性。并完成了辽宁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本项技术研究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为现场提供一种快捷、灵敏、特异的诊断方法。大大减少治疗药物的投入,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效防治附红细胞体所致人兽共患病。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附红细胞体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此项成果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水平,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本病不仅对猪、牛、羊、犬等动物危害严重,而且还引起人的发病。所以本项目成果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在保证动物健康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人兽共患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 摘 要:目的 为能够更加准确、敏感的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M.suis),本实验建立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hem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hemi nested PCR)。方法 利用oligo6.0和Primer 5.0软件设计筛选出合适的PCR引物,经酶切分析和半巢式PCR进一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同时与普通PCR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测得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AJ504999)同源性为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设计的PCR引物不能扩增出弓形虫、链球菌、大肠杆菌DNA、猪瘟病毒cDNA和猪伪狂犬病病毒。通过敏感性试验,半巢式PCR诊断方法最低能够检测出0.12fg的DNA。通过与普通PCR比较,证明本实验建立的半巢式PCR更具敏感性和实用性。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半巢式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实用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
获奖情况
- 第五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一等奖 论文“猪附红细胞体半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发表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4):322-326
鉴定结果
- 从2007年开始至2008年底,课题组在省内六个市的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推广应用。2007年推广应用530万头,2008年推广应用760万头,合计共创经济效益9141.2万元。
参考文献
- [1] 张浩吉, 谢明权, 张健. 猪附红细胞体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 ]. 中国兽医学报, 2005, 25 (5) : 480-483 [2] U ilenberg G, Thiaucourt F, Jongejan F. Mycoplasma and Eperythrozoon (Mycoplasmataceae ) comments on a recent paper[J ]. Int J Syst Evo lM icrobio l, 2006, 56 (P t 1) : 13-1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猪群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给中国的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 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对该病的主要致病机理、病原体分类、分子生物学特性、宿主特异性和交叉感染、具体生活史等还不十分清楚。国内学者大部分研究仅限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传统的光镜和电镜诊断,生产实践中预防控制措施还不完善,没有有效的猪附红细胞体诊断技术。而很多国内学者依据16S rRNA 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特异性不高,主要是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 基因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16S rRNA 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是畜牧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畜牧生产上这一难题,为寻求一种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快速诊断方法,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攻关,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AJ504999),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建立一种猪附红细胞体病PCR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半巢氏PCR诊断方法。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其次通过实验室内验证性染毒试验,建立小鼠动物模型,再现该病的临床症状,用本项目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证实该方法的快速、特异性、敏感性。最后进行了推广式田间试验,对辽宁省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辽宁省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的可信区间。有望将该成果在全省范围猪群中进行推广应用。